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恒专利>正文

整体式电磁离合器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9132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整体式电磁离合器电动机,特点是电机部分的转轴与离合器部分的导轴制成由同一根转轴构成的同轴结构,转轴上活动套接着带有套的导磁飞轮,转子与飞轮的套部分呈静配合套接,离合器部分由一个带双环槽的磁轭,一个活动盘和摩擦块构成,活动盘通过键与转轴活动配合,并可沿着轴向移动与飞轮或前端盖吸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分体式结构为整体式结构,保证了同轴度要求,工作平稳,降低了电机的振动与噪音,整机结构简化,装配容易,工艺性好,并降低了成本造价。(*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制造
,特别是一种具有整体式结构的电磁摩擦式离合器电动机,可与电脑控制的全自动工业缝纫机配置作动力驱动,以及那些需轻载起动、频繁准确启停的波形自动、半自动机械作电力驱动。现有国内外厂家生产的电磁离合器电机呈组合式(或称分体式)结构,即制成具有转轴的电机部分与具有独立导轴的离合器部分构成。在安装,使用中会造成两轴同心度不易保证,离合过程产生振动,噪音大。另外离合器部分设有两个磁轭和位于磁轭内圈的两个活动盘,造成整机零部件多,机加工精度要求高,装配复杂,增加了成本造价,一次装配合格率低。本技术的目的是要对上述现有电机进行改进,从而设计一种能克服该类型电机之弊端的具有整体式结构的电磁摩擦式离合器电动机。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整机仍由电机部分和离合部分以及轴承、机壳、 等构成,其中的电机部分包括有定子绕组、定子、转子,离合器部分的包括有磁轭、活动盘、前端盖以及前激磁绕组和后激磁绕组等,特点是电机部分的转轴与离合器部分的导轴制成由同一根转轴构成的同轴结构(即用一根延长后的转轴代替),在该转轴上活动套接有一个带有套的导磁飞轮,该飞轮的套部分与转子以静配合方式套接,使转子可直接带动飞轮转动;而离合器部分由一个带有双环槽的磁轭、一个活动盘和配置在活动盘两侧环槽中的摩擦块构成,其中磁轭两侧的双环槽分别用来配设前激磁绕组和后激磁绕组,位于该磁轭内圈的活动盘以键连接方式与转轴呈活动配合,安装后,该活动盘(连同摩擦块)在前后电磁力的作用下可沿着转轴作轴向移动并分别与飞轮和前端盖吸合。本技术电机的工作原理过程如下工作时,若让后激磁绕组得电,活动盘在电磁力作用下,吸合在前端盖上,通过键把转轴给刹住。这时,可把定子绕组通电,转子在电磁力作用下与飞轮一起转动,飞轮与转子为静配合连接,由于轴与飞轮之间为滚动轴承安装,这时转轴不动,没有通过转轴输出电机功率;当需要转轴工作时,让后激磁绕组失电,同时前激磁绕组得电。活动盘及其上的摩擦块在电磁力作用下,被吸合到飞轮上,与飞轮一起转动,这里,飞轮与活动盘之间是通过摩擦方式传递动力。这时,活动盘又通过键带动转轴运转,输出电机功率。(如果对前激磁绕组进行控制外加控制装置改变电磁力,还可以达到调速的目的)。相反,需要轴停止工作时,前激磁绕组失电,后激磁绕组得电,活动盘吸合在前端盖上把转轴给刹住,这时活动盘与飞轮脱离,电机不通过转轴对外输出功率。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机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是飞轮为分体式制造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磁轭的双环槽结构为分体式制造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现有的分体式结构的电磁离合器电动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在图1中1轴承,2机壳,3定子绕组,4定子,5转子,6(导磁)飞轮,6-1飞轮的套部分,6-2飞轮的轮盘部分,7磁轭,7-1双环槽,8摩擦块,9前激磁绕组,10后激磁绕组,11活动盘,12前端盖,12-1凸环式平台,13键,14转轴。在图4中,1轴承,2机壳,3定子绕组,4定子,5转子,6飞轮,7-1前磁轭,7-2后磁轭,8摩擦块,9前激磁绕组,10后激磁绕组,11-1前活动盘,11-2后活动盘,12前端盖,13离合部分中带花键的导轴,14电机部分的转轴,15导磁盘,16前盖。从图1可知,本技术的转轴14的两头是通过前后轴承1安装在前端盖12和机壳2上。在具体加工制造时,飞轮的套部分6-1与飞轮的轮盘部分6-2可连体制造(见图1),但也可分体制造(见图2)。在具体加工制造时,磁轭7的双环槽结构可连体制造(见图1),但也可分体制造(见图3)。从图1可知,本新型电机前端盖12的结构特点在于其内侧设有一圈供活动盘11和摩擦块8吸合的凸环式平台(12-1)。这是由于本新型电机在采用单个磁轭7和单个活动盘11时缩小了电机长度,为了使整机装配更紧凑,其前端盖12的形状可制成与已有技术的前端盖12略有不同(见图4)。从以上可知,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的电机相比,由于将组合式结构改为整体式结构,保证了电机在安装和离合与制动过程中的同轴度要求,离合工作平稳,降低了电机的振动与噪音,同时结构合理,在电机的离合部分也可采用一个磁轭替代原有的两个磁轭,一个活动盘代替原有的两个活动盘,不仅工艺性好,装配简单易行,一次装配合格率高,也降低了电机的制造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权利要求1.一种整体式电磁离合器电动机,整机包括有电机部分的定子绕组(3)、定子(4)、转子(5)、离合器部分的磁轭(7)、活动盘(11)、前端盖(12)、前激磁绕组(9)和后激磁绕组(10),以及机壳(2),其特征是电机部分的转轴与离合器部分的导轴制成由同一根转轴(14)构成的同轴结构,在该转轴(14)上活动套接有一个带有套的导磁飞轮(6),该飞轮(6)的套部分(6-1)与转子(5)呈静配合方式套接,转子(5)可直接带动飞轮(6)转动,离合器部分由一个带有双环槽(7-1)的磁轭(7)、一个活动盘(11)和配置在活动盘(11)两侧环槽中的摩擦块(8)构成,其中磁轭(7)两侧的双环槽(7-1)内分别配有前激磁绕组(9)和后激磁绕组(10),位于该磁轭(7)内圈的活动盘(11)以键连接方式与转轴(14)呈活动配合,该活动盘(11)在前后电磁力的作用下可沿着转轴(14)作轴向移动并可分别与飞轮(6)和前端盖(12)吸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是所述的转轴(14)的两头是通过轴承(1)安装在前端盖(12)和机壳(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带有套的导磁飞轮(6),其套部分(6-1)与飞轮的轮盘部分(6-2)可连体制造,也可分体制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是磁轭(7)的双环槽结构可连体制造,也可分体制造。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是前端盖(12)的内侧设有供活动盘(11)吸合的凸环式平台(12-1)。专利摘要一种整体式电磁离合器电动机,特点是电机部分的转轴与离合器部分的导轴制成由同一根转轴构成的同轴结构,转轴上活动套接着带有套的导磁飞轮,转子与飞轮的套部分呈静配合套接,离合器部分由一个带双环槽的磁轭,一个活动盘和摩擦块构成,活动盘通过键与转轴活动配合,并可沿着轴向移动与飞轮或前端盖吸合,本技术改分体式结构为整体式结构,保证了同轴度要求,工作平稳,降低了电机的振动与噪音,整机结构简化,装配容易,工艺性好,并降低了成本造价。文档编号H02K7/10GK2183043SQ9420233公开日1994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1994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1994年1月30日专利技术者苏恒, 郭少英 申请人:苏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整体式电磁离合器电动机,整机包括有电机部分的定子绕组(3)、定子(4)、转子(5)、离合器部分的磁轭(7)、活动盘(11)、前端盖(12)、前激磁绕组(9)和后激磁绕组(10),以及机壳(2),其特征是电机部分的转轴与离合器部分的导轴制成由同一根转轴(14)构成的同轴结构,在该转轴(14)上活动套接有一个带有套的导磁飞轮(6),该飞轮(6)的套部分(6-1)与转子(5)呈静配合方式套接,转子(5)可直接带动飞轮(6)转动,离合器部分由一个带有双环槽(7-1)的磁轭(7)、一个活动盘(11)和配置在活动盘(11)两侧环槽中的摩擦块(8)构成,其中磁轭(7)两侧的双环槽(7-1)内分别配有前激磁绕组(9)和后激磁绕组(10),位于该磁轭(7)内圈的活动盘(11)以键连接方式与转轴(14)呈活动配合,该活动盘(11)在前后电磁力的作用下可沿着转轴(14)作轴向移动并可分别与飞轮(6)和前端盖(12)吸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恒郭少英
申请(专利权)人:苏恒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