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东兴专利>正文

马达线圈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7449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马达线圈改良结构,以一线圈设置于一上铁芯与一下铁芯之间,该上、下铁芯的周缘分别设有相对间隔交错排列的多个磁极,并以一定子贯穿该上、下铁芯中央预设的中央孔而插入电路板上预设的定位孔,可使上、下铁芯分别夹合该线圈上、下方而定位;其特征在于:该线圈是自行固定成型,且于中央设一略大于定子外径的通孔,使该线圈于组装定位后,其与定子周缘可保持一适当间隙,而线圈的顶、底侧与上、下铁芯间并分别夹合有一极薄的绝缘垫片,以形成线圈与各铁芯间的绝缘。(*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马达线圈改良结构,特别是指一种低成本、体积小且具有稳定磁场环境的线圈结构。然而,上述传统的线套81结构,其多是以塑胶射出成型,而就目前塑胶射出的成型技术,其较经济而适当的平均厚度约为0.5mm左右,且其各部的厚度难以保持均一,如此,不但因较长的间隔距离而使整体磁路有较大的磁阻,且不均匀的各部厚度也产生磁束的损失与不稳定,相对地使马达运转时易有不稳定,耗电及温升等状况。有鉴于常见的马达线圈结构尚有上述的缺点,专利技术人针对该些缺点研究改进,终于有本技术的产生。本技术的此种马达线圈改良结构,其由于未使用较厚重的线套,而改以较轻薄(厚度几乎可忽略)的绝缘垫片垫设于线圈的上、下侧,其不但能有效减少产品的重量,也有助于降低整体的高度,具重量轻、体积小的特性,有助于轻巧、精密的产品设计趋势,此为本技术的另一目的。至于本技术的详细构造、应用原理、作用与功效,则参照下列依附图所作的说明即可得到完全的了解。图4是本技术与相关马达元件的组合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线圈与相关马达元件的构造分解图,由该图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本技术的线圈1主要利用适当的治具及方法(例如将漆包线经移经有机溶剂软化其表面的绝缘材质后,再缠绕于一适当的治具上,待其干燥后)使该线圈1自行硬化成固定形状,其配合一般小型马达的相关元件包括电路板4、下铁芯5、上铁芯6及定子7等部分,其中该电路板4上设有一定位孔41,而该上铁芯6与下铁芯5的中央分设有一中央孔62、52,且其周缘分别设有多个对称延伸的磁极61、51,定子7的中央设有一轴孔71,可供容置多个轴承73而与马达的轴承形成枢接,而定子7的一端并向周缘形成一扩张的挡止部72。图3、图4是本技术线圈与相关马达元件的组合示意图及其剖面图,由该二图所示可知,组装时,于该线圈1顶、底侧分别藉粘胶结合一上绝缘垫片2与一下绝缘垫片3,该上、下绝缘垫片2、3的中央并分别设有一镂空部21、31对应于线圈1的通孔11,然后,再将下绝缘垫片3的底侧粘合于下铁芯5上方,而上绝缘垫片2的顶侧粘合于上铁芯6下方(使各磁极61、51分别间隔交错排列),并以定子7贯穿该上铁芯6的中央孔62、线圈1的通孔11、下铁芯5的中央孔52而插入该电路板4的定位孔41,利用该挡止部72由上方压挚而使上、下铁芯6、5可分别夹合于线圈1上、下方定位,而利用线圈1的通孔11略大于定子7的外径的设计技巧,可使该线圈1于组装定位后,其与定子7周缘可保持一适当间隙,以避免因接触而产生漏电、短路的危险。本技术由上述极薄(厚度几乎可忽略)的上、下绝缘垫片2、3取代传统的线套81结构,以目前塑胶射出的成型技术,平均厚度以0.5mm计算,其于线圈1上、下侧即可降低约1mm,对于降低整体马达高度及重量有极大的助益,也可符合轻巧、精密的产品设计潮流与趋势;而省略的线套81,更可免除该线套81的开发及生产成本,有助于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同时,藉由缩减线圈1顶、底侧与铁芯间的距离,而可减少磁阻、有效集中磁力线,进而可提升马达的各项运转特性及功能。由上所述可知,本技术的马达线圈改良结构确实具有减少整体马达的高度与重量、降低马达的开发与生产成本、提升马达的运转特性、增进产品竞争力的功效,确已具有产业上的利用性、新颖性及进步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即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都为本技术专利范围所含盖。权利要求1.一种马达线圈改良结构,以一线圈设置于一上铁芯与一下铁芯之间,该上、下铁芯的周缘分别设有相对间隔交错排列的多个磁极,并以一定子贯穿该上、下铁芯中央预设的中央孔而插入电路板上预设的定位孔,可使上、下铁芯分别夹合该线圈上、下方而定位;其特征在于该线圈是自行固定成型,且于中央设一略大于定子外径的通孔,使该线圈于组装定位后,其与定子周缘可保持一适当间隙,而线圈的顶、底侧与上、下铁芯间并分别夹合有一极薄的绝缘垫片,以形成线圈与各铁芯间的绝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线圈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是利用有机溶剂软化漆包线表面的绝缘材质后缠绕,并待其干燥后自行硬化成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线圈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是以粘胶粘合成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线圈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所述绝缘垫片、所述铁芯间是以粘胶结合。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马达线圈改良结构,其主要是舍弃传统将线圈缠绕于线套上,利用该线套达到定型、绝缘的方式,而是于直接卷绕定型的线圈的上、下侧分别垫设一薄绝缘垫片,使该线圈与上、下侧的铁芯间形成绝缘,且使该线圈定位时,也与其中央贯穿的定子间保持一适当距离,藉以缩减线圈与矽钢片间的距离,除可减少整体的重量、降低其高度外,也可减少磁阻且产生有效集中磁力线的功效,有助于提升马达的运转特性。文档编号H02K3/32GK2566528SQ02266909公开日2003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6日专利技术者吴东兴, 尤丽宁, 林宗政 申请人:吴东兴, 尤丽宁, 林宗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东兴尤丽宁林宗政
申请(专利权)人:吴东兴尤丽宁林宗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