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7324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动机包括:一主轴,具有一环状凹槽;一毂部,固定于主轴上,具有一凸部,连设于毂部中心下侧的内缘;至少两个轴承,用以承载主轴;一轴承座,用以容纳至少两轴承,轴承座具有至少一阶梯部,阶梯部介设于至少两轴承的相邻两者之间;以及一弹性环,用以套入环状凹槽,并与轴承座的阶梯部和毂部的凸部共同作用而弹性固定轴承。此种电动机具有对轴承预压固定与吸振的功能。(*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机,特别是一种具有小型轴承预压装置与吸震装置的电动机。目前所使用的电风扇中,电动机为一个重要的部分。由于散热系统的薄型化,必须缩小风扇的厚度,即必须缩小电动机的厚度。轴承为电动机中的一个重要构件。熟习技术的人应可理解,必须对轴承施以预压以维持其正常动作。轴承预压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美国专利公报5,343,104中,以套筒的阶梯部与止推平板两者来对轴承施以预压,其中,止推平板又必须与主轴紧压配合。由于其构件数目较多,较难缩小风扇的厚度。以下将以一种市面上常用的风扇电动机来说明另一种轴承预压方式。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习用风扇电动机的剖面图。此风扇电动机包括一基座101;一轴承座102,固定于基座101的中央部位,具有一阶梯部102a;两轴承103与104,分别从上向下装入于轴承座102内,而两轴承103与104的中间介隔着阶梯部102a;一主轴105,具有一环状凹槽105a;一叶轮部108,固定于主轴105上,以旋转,具有一毂部108a与数个叶片108b;一线圈座106,具有矽钢片部106a、绝缘部106b、线圈部106c与卡扣部106d;一电路板107,固定于基座101上,并与线圈座106的卡扣部106d扣接固定;以及一弹簧109与一C型环110。如图1所示,为对轴承103与104施以预压力量,于轴承104上端设有一弹簧109,轴承103下端设有一C型环110。弹簧109的两端分别与轴承104和毂部108a接触。藉由弹簧109与阶梯部102a的共同作用,即可对轴承104施以预压。另一方面,C型环110嵌入主轴105上的环状凹槽105a。藉由弹簧109的弹力,加上C型环110与阶梯部102a的共同作用,即可对轴承103固定并施以预压。如图2所示,其为图1的轴承103与104受力的自状态示意图。参见图1与2,作用力F1与F2由弹簧109提供,作用力F3、F4、F5与F6由阶梯部102a提供,作用力F7与F8由C型环110提供。所以,作用力F1-F4可对轴承104作预压,而作用力F5-F8可对轴承103作预压。以下将参考图1说明此习知风扇的缺点。在图1中,轴承座102固定于基座101上,线圈座106可藉由点胶而固定于轴承座102的外围。对轴承103与104施以预压及定位的功能,是由轴承座102、弹簧109以及C型环110三者共同提供。由于轴承座102与轴承103、104皆近乎刚性物质,所以当两者有组装公差时(特别是余隙配合的状况),电动机运转所产生的振动将不能有效地被吸收。再者,弹簧109与C型环110的主要功用为对轴承103与104施以预压并固定,若能以一构件组合此二者的功能,除可使生产与组装过程更为便利之外,更使制造出超薄型电动机成为可能。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厚度小的电动机,其可在不减少原有功能的情况下减少构件数目,可提供较佳的吸振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措施本技术的1、一种电动机,包括一主轴,具有一环状凹槽;一毂部,固定在主轴上;一轴承座,用以容纳轴承,具有一阶梯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轴承,用以承载主轴,以作旋转;一弹性环,用以套入环状凹槽,并与轴承座的阶梯部和毂部的凸部共同作用而弹性地固定所述轴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毂部具有一凸部,设于毂部中心下侧的内缘;包括至少两个轴承;轴承座,用以容纳两轴承,轴承座具有至少一个阶梯部,阶梯部介于至少两轴承的相邻两者之间;所述弹性环,并与所述轴承座的至少一阶梯部和毂部的凸部共同作用而弹性地固定两轴承。其中,所述弹性环可为一O形环。其中,所述弹性环可为一螺旋弹簧。附图简单说明图1为一种习用风扇电动机的剖面图。图2为图1中轴承103与104受力的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风扇电动机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薄型风扇电动机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风扇电动机的而结构特征说明如下如图3所示,第一实施例,风扇电动机包括一基座1;一轴承座2,固定于基座1的中央部位,具有一阶梯部2a;两轴承3与4,分别从上向下装入轴承座2内,两轴承3与4的中间介隔阶梯部2a;一主轴5,具有一环状凹槽5a;一叶轮部8,固定于主轴5以旋转,具有一毂部8a、数个的叶片8b与一凸部8c;一线圈座6,具有矽钢片部6a、绝缘部6b、线圈部6c与卡扣部6d;一电路板7,固定于基座1上,并与线圈座6的卡扣部6d扣接固定;以及一O型环11,嵌入于环状凹槽5a中。比较图3与图1,可发现本技术的特征在于以一O型环11来取代图1的弹簧109与C型环110。O型环11套入主轴5的环状凹槽5a内并与轴承3接触。利用O型环11所具有的弹力(内缩力),即可对轴承3施以上推力量。藉由在毂部8a中央的下端内缘设置凸部8c,即可对轴承4施以下压力量。所以,配合凸部8c、阶梯部2a以及O型环11的共同作用,即可对轴承3与4施以预压力。轴承3与4所受预压力的状况与习知技术相同,故省略其说明。如上所述,藉由O型环11组合习知技术的弹簧109与C型环110的功能,可减少构件的数目,从而可对风扇电动机薄型化。以下将以一种薄型风扇电动机来说明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第二实施例,如图4所示,其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薄型风扇电动机的示意图。参见图4,风扇电动机包括一基座1;一轴承座2,固定于基座1的中央部位,具有一阶梯部2a;一轴承3,装入轴承座2内;一主轴5,具有一环状凹槽5a;一叶轮部8,固定于主轴5以旋转,具有一毂部8a、数个叶片8b与一凸部8c;一线圈座6,具有矽钢片部6a、绝缘部6b、线圈部6c与卡扣部6d;一电路板7,固定于基座1上,并与线圈座6的卡扣部6d扣接固定;以及一O型环11,套入环状凹槽5a,并与轴承3接触。比较图3与图4,可得知本技术的特点在于风扇电动机仅使用一个轴承3,以承载可旋转的主轴5。为对轴承3固定,在毂部8a中央下端内缘设置一凸部8c。藉由凸部8c与阶梯部2a的共同作用,即可对轴承3施以预压。因为8a、轴承3与阶梯部2a均为近乎刚性物质,所以当凸部8c无法与阶梯部2a同时与轴承3接触时,即无法固定轴承。此情况下,必须藉由O型环11以协助阶梯部2a固定风扇电动机,并藉由O型环11以吸收风扇电动机所产生的振动。因此,轴承3、轴承座2以及毂部8a在制造上的公差要求就不需非常严格,从而可降低生产成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效果综上所述,在上述两实施例中,O型环11除了可对轴承施以预压之外,更可提供吸震功能。当轴承和轴承座间因有间隙,整个电动机产生振动时,O型环可提供吸震功能。在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所提出的具体实施例仅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而并非对其加以限制。在不超出本技术的构思的前提下,可作种种变化实施。例如,在第一实施例中,虽仅使用两个轴承,但使用两个以上的轴承以因应较长的主轴亦未尝不可。再者,第二实施例中,虽然毂部的凸部是靠近毂部中心的内缘,但是将此凸部移至毂部中心的内外缘,或同时在毂部中心的内外缘皆设有凸部亦是可行的方式。虽然本技术皆以O型环来达到预压或吸振的功能,但使用其余具有弹性的弹性环亦可。本技术的电动机不限于风扇电动机,亦可用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机,包括:一主轴,具有一环状凹槽;一毂部,固定在主轴上;一轴承座,用以容纳轴承,具有一阶梯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轴承,用以承载主轴,以作旋转;一弹性环,用以套入环状凹槽,并与轴承座的阶梯部和毂部的凸部共同 作用而弹性地固定所述轴承。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喜林国正黄裕鸿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