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庆林专利>正文

一种端部全金属焊封的潜油直线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6802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端部全金属焊封的潜油直线电机,由内管(1)、外壳(2)构成,内管(1)与外壳(2)的环形空间内装有直线电机的绕组与电磁系统(3),直线电机端部的电机头(4)与内管(1)、外壳(2)的连接处(5、6)采用全金属焊接成为一个整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直线电机的端部将电机头分别在与内管、外壳的连接处采用全金属焊接,使电机头与内管、外壳成为一个整体,使直线电机的绕组与电磁系统完全封闭在内管与外壳的环形空间内,有效的防止了井液掺入内管与外壳的环形空间损坏电机,彻底解决了直线电机的密封问题。(*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潜油直线电机,具体是一种端部全金属焊封的潜油直 线电机。二、
技术介绍
潜油直线电机由于应用环境的需要都是圆筒形的,由内管与外壳组成,内管 与外壳之间的环形空间是直线电机的绕组与电磁系统,直线电机两端的电机头与内管、外壳之间为丝扣连接,密封件为"o"型圈。由于潜油直线电机是在井液中并且是高温和震动的运行环境中长周期运行,高温、震动的运行条件使得丝扣容易松动、"o"型圈损坏,井液渗入而损坏电机。因此潜油直线电机两端部既直线电机两端的电机头与内管、外壳之间的密封效果直接影响潜油直线电 机的使用寿命和生产安全。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端部全金属焊封的潜油直线 电机,有效的防止井液掺入内管与外壳的环形空间损坏电机。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端部全金属焊封的潜油直 线电机由内管、外壳构成,内管与外壳的环形空间内装有直线电机的绕组与电 磁系统,直线电机端部的电机头与内管、外壳的连接处全金属焊接使直线电机 端部的电机头与内管、外壳成为一个整体。本技术具有的积极效果本技术在直线电机的端部将电机头分别 在与内管、外壳的连接处采用全金属焊接,使电机头与内管、外壳成为一个整 体,有效的防止了井液掺入内管与外壳的环形空间损坏电^1,彻底解决了直线 电机的密封问题。四、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l内管2外壳3绕组与电磁系统4电机头5电机头与内管的连 接处6电机头与外壳的连接处 五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根据图1所示, 一种端部全金属焊 封的潜油直线电机由内管l、外壳2构成,内管1与外壳2的环形空间内装有直 线电机的绕组与电磁系统3,直线电机两端部的电机头4与内管的连接处5及电 机头4与外壳的连接处6采用全金属焊接使电机头4与内管1、外壳2成为一个 整体,使直线电机的绕组与电磁系统3完全封闭在内管1与外壳2的环形空间 内。权利要求1、 一种端部全金属焊封的潜油直线电机,由内管(1)、外壳(2)构成, 内管(1)与外壳(2)的环形空间内装有直线电机的绕组与电磁系统(3),其 特征在于直线电机端部的电机头(4)与内管(1)、外壳(2)的连接处(5、 6)采用全金属焊接成为一个整体。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端部全金属焊封的潜油直线电机,由内管(1)、外壳(2)构成,内管(1)与外壳(2)的环形空间内装有直线电机的绕组与电磁系统(3),直线电机端部的电机头(4)与内管(1)、外壳(2)的连接处(5、6)采用全金属焊接成为一个整体。本技术在直线电机的端部将电机头分别在与内管、外壳的连接处采用全金属焊接,使电机头与内管、外壳成为一个整体,使直线电机的绕组与电磁系统完全封闭在内管与外壳的环形空间内,有效的防止了井液掺入内管与外壳的环形空间损坏电机,彻底解决了直线电机的密封问题。文档编号H02K5/12GK201038870SQ20072011600公开日2008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14日专利技术者孙庆林 申请人:孙庆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端部全金属焊封的潜油直线电机,由内管(1)、外壳(2)构成,内管(1)与外壳(2)的环形空间内装有直线电机的绕组与电磁系统(3),其特征在于:直线电机端部的电机头(4)与内管(1)、外壳(2)的连接处(5、6)采用全金属焊接成为一个整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庆林
申请(专利权)人:孙庆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