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刚度阻尼主动可调的油气悬架结构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64875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刚度阻尼主动可调的油气悬架结构及其控制方法,悬架结构包括液压缸、活塞和主控系统,活塞内部为储油腔,活塞与液压缸围合构成气体腔和环形油腔,在活塞侧壁上的油液流道内设有单向阀和可调阻尼阀,可调阻尼阀与主控系统连接;主控系统包括电磁比例阀、CAN总线、ECU控制模块和车身传感设备;可调阻尼阀、车身传感设备均通过CAN总线与ECU控制模块连接,在活塞底部设有外接油路将储油腔与电磁比例阀连通,电磁比例阀的信号接口通过CAN总线与ECU控制模块相连通。通过调节可调阻尼阀和电磁比例阀的开度能主动调节悬架结构的阻尼和刚度并保持性能稳定,提高油气悬架的减振效果且能够控制车身姿态和高度。减振效果且能够控制车身姿态和高度。减振效果且能够控制车身姿态和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刚度阻尼主动可调的油气悬架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悬架
,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式半主动油气悬架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汽车悬架是车架或车身与车轿之间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统称,汽车悬架弹性地连接车轿与车架或车身,缓和行驶中车辆受到的由不平路面引起的冲击力,保证乘坐舒适和货物完好,迅速衰减由于弹性系统引起的振动,传递垂直、纵向、侧向反力及其力矩,并起导向作用,使车轮按一定轨迹相对车身运动。
[0003]传统被动油气悬架系统中通常采用液力减振器,利用液体流动的阻尼来消耗冲击振动的能量,当车架或车身与车轿间受振动出现相对运动时,减振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减振器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消耗了振动的能量,而对振动形成阻尼力,使汽车振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由减振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减振器若阻尼力过大,振动衰减变得过快,使悬架的弹性元件的缓冲作用变差,甚至使减振器连接件及车架损坏,故无法满足不同路面以及行驶工况下的减振需求,难以达到最佳的减振效果,很难平衡操纵稳定性以及乘坐舒适性之间的矛盾,但是对于传统被动油气悬架而言,阻尼刚度调节过程的控制精度是难以把控,所以传统油气悬架在耗能和振动控制效果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0004]主动悬架可根据路面和行驶工况自动调整悬架刚度和阻尼,从而使车辆能主动控制垂直振动及其车身或车架的姿态,进而可以达到控制车身高度,提高通过性,兼顾汽车的平顺性与操纵稳定性等目的。但是现有的一些主动油气悬架结构又普遍存在结构复杂,部件的配合精度及执行机构的控制精度等都难以达到装配要求的问题。
[0005]中国专利CN202010054263.6公开了一种刚度和阻尼多级可调油气悬架及控制方法,通过外接多个阻尼阀和蓄能器,并使用开关电磁阀控制接入油气悬架中的阻尼阀数量和蓄能器数量,从而可实现油气悬架系统阻尼和刚度的多级可调。但该悬架系统连接结构复杂,存在着空间利用率较低的问题,不符合工业设备集成化设计的趋势,且无法实现油气悬架系统参数的无级调节,另外,外置蓄能器的结构对密封件的密封效果要求很高,因而制备成本得不到很好的控制,且常见的活塞式蓄能器因为受到活塞惯性的影响,在低压情况下,不适合高频率的运动,使用时的限制性较强。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刚度阻尼主动可调的油气悬架结构及其控制方法,利用内置可调阻尼阀以及外接油泵的方式,实现了可控油气悬架系统的部分集成化设计,通过传感器和ECU控制可调阻尼阀和电磁比例阀的开度,可以实现油气悬架系统阻尼和刚度的动态无级调节,从而提高油气悬架的减振效果。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刚度阻尼主动可调的油气悬架结构,包括液压缸、活塞
和主控系统,活塞设在液压缸中,活塞内部为储油腔,活塞顶部与液压缸内壁面间围合构成气体腔,液压缸内侧壁面与活塞外侧壁面间围合形成环形油腔,在活塞侧壁上设有连通储油腔和环形油腔的油液流道,在油液流道内设有单向阀和可调阻尼阀,可调阻尼阀与主控系统电性连接;主控系统包括电磁比例阀、CAN总线、ECU控制模块和车身传感设备;可调阻尼阀的信号接口与ECU控制模块通过CAN总线电连接,车身传感设备通过CAN总线与ECU控制模块连接,在活塞底部设有外接油路将储油腔与电磁比例阀连通,电磁比例阀的信号接口通过CAN总线与ECU控制模块相连通。
[0008]进一步地,电磁比例阀的出油口通过接口与活塞上的外接油路连接、进油口与油泵连接、回油口与油箱连接,油泵始终保持固定的压力向电磁比例阀中泵油,多余的油液通过回油口返回油箱储存,电磁比例阀开度改变,油泵输入到储油腔中的流量也随之改变。
[0009]进一步地,在活塞的外壁内设有线束通道,连接可调阻尼阀与ECU控制模块的CAN总线从线束通道中穿过。
[0010]进一步地,活塞包括主杆体和设在其内侧端部的隔膜,主杆体内部为储油腔。
[0011]进一步地,隔膜由弹性材料制成。
[0012]进一步地,在主杆体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环状密封件,第一环状密封件的外周侧壁与液压缸的内壁面相接触。
[0013]进一步地,第一环状密封件的底面不低于油液流道的顶面。
[0014]进一步地,在液压缸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环状密封件,第二环状密封件的内侧壁面与主杆体的外侧壁面相接触。
[0015]上述刚度阻尼主动可调的油气悬架结构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6]步骤一:结合车辆状况,输入车辆基本参数数据及车身传感设备采集的状态信息,ECU控制模块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0017]步骤二: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身传感设备实时采集车辆运行信息数据,ECU控制模块计算出适合当前工况的阻尼和刚度值;
[0018]步骤三:ECU控制模块经过计算,通过CAN总线把指令分别传输给电磁比例阀和可调阻尼阀,调节各阀的开度大小,从而调节系统的阻尼和刚度,改变车身状态;
[0019]步骤四:车身传感设备继续采集车辆运行状态信息,并反馈给ECU控制模块对数据进行评估,如需调整转至步骤三;
[0020]步骤五:若车辆出行结束,结束本次服务。
[002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22]1.本申请中,ECU控制模块通过车身传感设备反馈的车身动力学信号计算出适合当前行驶工况的阻尼和刚度信息后,再对可调阻尼阀和电磁比例阀的开度进行调节,可控制储油腔和环形油腔之间的过流面积以及油泵输出到储油腔中的油液流量,从而对悬架的阻尼力和弹性力进行综合控制,获得最理想的悬架输出力,从而改善车辆乘坐舒适性,并且可以调节车身姿态和车身高度。
[0023]2.本申请无需外置蓄能器即可实现油气悬架阻尼系数的无级调节,结构相对简单,制备成本可得到有效控制,部件的配合精度及执行机构的控制精度等都易于达到装配要求,整体加工难度得到有效降低,易于实现商业化推广;
[0024]3.液压缸可以用来承载高压,消除背隙问题,且本申请公开的方案实现了可调阻
尼阀和单向阀的内置,大大优化了空间布局,集成化程度提升,符合工业设备一体化设计的趋势。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一种刚度阻尼主动可调的油气悬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图1所示一种刚度阻尼主动可调的油气悬架结构的系统运行流程图;
[0027]其中,1

液压缸,2

活塞,3

主控系统,4

储油腔,5

气体腔,6

环形油腔,7

油液流道,8

单向阀,9

可调阻尼阀;
[0028]21

线束通道,22

外接油路,23

主杆体,24...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刚度阻尼主动可调的油气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缸、活塞和主控系统,活塞设在液压缸中,活塞内部为储油腔,活塞顶部与液压缸内壁面间围合构成气体腔,液压缸内侧壁面与活塞外侧壁面间围合形成环形油腔,在活塞侧壁上设有连通储油腔和环形油腔的油液流道,在油液流道内设有单向阀和可调阻尼阀,可调阻尼阀与主控系统电性连接;主控系统包括电磁比例阀、CAN总线、ECU控制模块和车身传感设备;可调阻尼阀的信号接口与ECU控制模块通过CAN总线电连接,车身传感设备通过CAN总线与ECU控制模块连接,在活塞底部设有外接油路将储油腔与电磁比例阀连通,电磁比例阀的信号接口通过CAN总线与ECU控制模块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刚度阻尼主动可调的油气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电磁比例阀的出油口通过接口与活塞上的外接油路连接、进油口与油泵连接、回油口与油箱连接,油泵始终保持固定的压力向电磁比例阀中泵油,多余的油液通过回油口返回油箱储存,电磁比例阀开度改变,油泵输入到储油腔中的流量也随之改变。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刚度阻尼主动可调的油气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活塞的外壁内设有线束通道,连接可调阻尼阀与ECU控制模块的CAN总线从线束通道中穿过。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刚度阻尼主动可调的油气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活塞包括主杆体和设在其内侧端部的隔膜,主杆体内部为储油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霖贝绍轶李波杨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