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路况识别的半主动悬架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07156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路况识别的半主动悬架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针对现有半主动悬架控制方法存在的数据检测结构复杂,控制逻辑计算复杂等问题,根据路面激励振动与车身振动实时改变悬架系统阻尼,以实现车辆悬架系统在不同路况下输出合理的阻尼实现车辆的操稳和平顺性要求。而本发明专利技术仅需要两个车轮加速度传感器和1个车身传感器,整个数据检测结构大幅简化,而控制算法需要处理的数据也大幅减少,使整个系统简单化,成本降低。成本降低。成本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路况识别的半主动悬架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悬架系统控制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路况识别的半主动悬架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设计中,汽车悬架系统性能总需要是在平顺性和操稳性之间做平衡,选择提升平顺性则会牺牲部分操稳性能,选择提升操稳性能则会牺牲平顺性,为了能解决这个问题,越来越多的汽车采用半主动悬架系统。目前半主动减振器的控制系统主要包含数据检测、控制逻辑和结果输出三个部分。
[0003]在半主动悬架系统可调整的部分通常为减振器的阻尼和弹簧的刚度,在数据检测部分现在大部分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需要包含4个车身加速度传感器、4个车轮加速度传感器或高度传感器;也有部分控制系统包只包含5个传感器。但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控制系统,其都包含了5个及以上的传感器,使整个系统复杂,并且成本较高。
[0004]在控制逻辑部分,大部分控制系统采用的是天棚或地棚原理及其衍生算法,整个算法要求输入数据较多,且对系统的实时性要求较高,这增加了系统的计算难度和复杂度。
[0005]在结果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路况识别的半主动悬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汽车的前左轮和前右轮上分别设置对应的车轮加速度传感器,并在汽车车身上设置车身传感器;分别获取车轮加速度传感器得到的路面激励振动数据和车身传感器获取的车身姿态数据;所述路面激励振动数据包括车轮垂直地面方向受地面激励的振动加速度数据;步骤2:分别对两个车轮加速度传感器获取的路面激励振动数据进行特征提取,获得对应的路面激励数据特征值;步骤3:根据获取的路面激励数据特征值识别出汽车左侧和右侧的路况;步骤4:建立包含专家评价数据的专家系统,结合步骤3获取到的左侧和右侧的路况,获得对应路况下半主动悬架的车辆左侧减震器阻尼输出和车辆右侧减震器阻尼输出;步骤5:根据车身传感器获取汽车的车身姿态数据,根据车身姿态数据计算得到阻尼力闭环修正值;使用阻尼力闭环修正值分别对车辆左侧减震器阻尼输出和车辆右侧减震器阻尼输出进行修正,得到最终的车辆左侧减震器阻尼输出和最终的车辆右侧减震器阻尼输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路况识别的半主动悬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具体操作为:获取前左轮的车轮加速度传感器得到的车轮垂直地面方向受地面激励的振动加速度数据;获取前右轮的车轮加速度传感器得到的车轮垂直地面方向受地面激励的振动加速度数据;获取车身传感器得到的车身垂直于地面的振动数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路况识别的半主动悬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具体操作为:步骤2.1:对振动加速度数据和振动加速度数据分别维持滚动一段时间,计算出在不同频率f下对应的振动幅值A;步骤2.2:将对应的频率f除以车辆的速度v作为路面距离的表征,并计算得到单位距离下振动幅值A的分布;步骤2.3:将单位距离下振动幅值A的分布划分为按照频率区段划分为高中低三个频率范围段;并分别选取出三个频率范围段中对应的最大振幅作为特征值来对汽车左侧和右侧的路况进行判断;所述最大振幅包括高频率范围段的最大振幅、中频率范围段的最大振幅和低频率范围段的最大振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路况识别的半主动悬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具体操作为:步骤3.1:设置不同的对比路况,将设置的对比路况在不同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安志唐兵邵翀冯红国陈维福孙双德李庆伟李标李国华袁秀安吴萍李风云李皓龙葛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九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