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3451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动机,通过将多个金属配线板16的各端子部16a沿周向以近等距间隔配置,这样在同样以周向配置的多个驱动线圈15的各末端部分15a的附近可配置上述金属配线板16的各端子部16a,驱动线圈15的各末端部分便15a便可容易地连接在金属配线板16的各端子部16a上,同时通过在包围上述端子部16a四周的状态下延伸上述各金属配线板16的导通部16c,可进一步提高埋设该金属配线板16的电动机衬底11的平面刚性,并可有效且高精度地进行电动机整体安装作业。(*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具有驱动线圈连接于电动机衬底内部所埋设的金属配线板端子部的结构。
技术介绍
通常,在将多相驱动线圈安装于定子铁心上的电动机上,从上述多相驱动线圈引出的各末端部分由锡焊等焊接在挠性电路板上。并且,在特开平10-127031号公报等中就有人提出了可在较大空间内进行驱动线圈子末端部分进行连接操作的电动机。在与此提案相关的电动机中,如图11所示,通过插入锭模成型等,压力加工后的多个导电性金属配线板2,2,…埋设于合成树脂电动机衬底1的内侧,这些金属配线板2,2,…的各端子部(整流子竖片)2a以轴方向安装于与上述电动机衬底1一体形成的铁心保持部3内。根据此类提案相关的电动机,可在较大的空间内将未图示的驱动线圈末端部分连接在上述金属配线板2,2,…的各端子部2a,同时也可不必使用昂贵的挠性电路板,可降低电动机成本。但是,即使在上述已有的提案装置中,也存在下述问题,即必须将驱动线圈的末端部分环状缠绕在金属配线板2,2…的各端子部2a侧,连接操作繁琐,同时也难以获得合成树脂制电动机衬底1所需的刚性,所以无法以该电动机衬底1为标准安装电动机,并且电动机的安装结构既复杂又大型化。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简单的结构实现有效、高精度驱动线圈连接作业及电动机安装作业的电动机。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在权利要求1相关的电动机系这样一种电动机固定在电动机衬底上的定子铁心上缠绕有多相的驱动线圈,同时,这些多个驱动线圈的各末端部分分别连接至埋设于上述电动机衬底内侧的多个金属配线板的各连接部上,在所述电动机中,上述多个金属配线板的各连接部沿周向以适当的间隔配置,同时,上述多个金属配线板分别设有从上述各连接部朝半径方向外向侧延伸的导通部,这些导通部相对上述定子铁心的近整个面延伸,并向一个连接部收敛设置。在权利要求2相关的电动机中,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个金属配线板的各连接部由延伸至上述多相驱动线圈的各末端部分附近的多个端子部构成,上述多个各端子部沿周向以大致等距间隔配置。在权利要求3相关的电动机中,上述权利要求1的多个金属配线板的各连接部由分别形成于上述各导通部上的多个台肩部构成,上述多个各台肩部沿周向以适当间隔配置。在权利要求4相关的电动机中,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配线板导通部由平板状构件形成,同时上述各端子部在由上述平板部构件形成的导通部一端侧弯曲。在权利要求5相关的电动机中,上述权利要求1的电动机衬底设有电动机安装基准面。在权利要求6、7相关的电动机中,上述权利要求1的电动机衬底作为兼作其他电动机衬底中继衬底而设,作为该中继衬底而形成的电动机衬底设有其他电动机用连接端子,并且上述电动机衬底连接于上述其他电动机连接端子上的上述金属配线板导通部延伸,上述导通部朝上述连接部收敛配置。在权利要求8相关的电动机中,上述权利要求1的金属配线板的连接部形成于外部连接用连接器构造上。在权利要求9的相关电动机中,上述权利要求1的金属配线板的导通部由平板状构件形成,同时多个导通部相对面向上述定子铁心的大致整体面延伸,具有加强上述电动机衬底大致整个面的作用。具有上述结构的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4所述电动机中,各金属配线板的导通部相对面向定子铁心的大致整体面延伸,所以有助于提高埋设金属配线板的电动机衬底平面刚性,提高了电动机整体安装精度。此时,根据权利要求2相关的电动机,在以大致等距间隔沿周向配置的多个驱动线圈各末端部分附近,配置多个金属配线板各端子部,驱动线圈各末端部分可容易且有效地连接在这些金属配线板的各端子部。根据权利要求3相关的电动机,驱动线圈各末端部分可容易且有效连接在沿周向以适当间隔配置的多个金属配线板的各台肩部。如权利要求5相关的电动机,如果电动机衬底上设有电动机安装用基准面,则可轻易且高精度安装电动机。根据权利要求6、7相关的电动机,作为中继衬底而设的电动机衬底兼作其他电动机衬底使用,由此可不必使用其他电动机衬底,可实现整体装置的低成本化及小型化,同时,上述电动机衬底连接在用于上述其他电动机的连接端子的上述金属配线板导通部延伸,以此进一步提高电动机衬底的平面刚性。根据权利要求8相关的电动机,连接部安装在金属配线板导通部的延伸端部,并与之成为一体,所以可不必使用由其他构件形成的连接器,可进一步降低成本。根据权利要求9相关的电动机,上述金属配线板的导通部由平板状构件形成,同时多个导通部相对面向上述定子铁心的大致整体面延伸,这种结构具有加强上述电动机衬底几乎整体面的作用,所以可进一步提高电动机衬底的平面刚性。附图说明图1为显示适用本专利技术的CD-ROM驱动装置用电动机构造例的剖视图。图2为图1所示电动机衬底部分平面说明图。图3为放大图1所示电动机衬底部分的剖视图。图4为放大连接部其他实施形态的剖视图。图5为图3所示电动机衬底上的金属配线板压模成型后形状的平面说明图。图6为适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载体驱动器驱动装置用电动机构造例剖视图。图7为显示图6所示电动机衬底金属配线板压模成形后形态的平面说明图。图8为显示其他电动机导线连接在电动机衬底上状态的剖视图。图9为显示其他电动机导线连接在电动机衬底上状态的侧视图。图10为显示电动机安装部分变形例的侧视图。图11为显示目前电动机衬底的外观斜视图。图中,10为定子组,20为转子组,D为装置本体,L为导线,11为电动机衬底,11a为电动机安装部,12为轴承支持架,12a为铁心支持部,13为金属轴承,14为定子铁心,15为驱动线圈,15a为末端部分,16为金属配线,16a为端子部,16b为端子底部,16c为导通部,16d为连接部,16e为连接端子,16f为贯通孔,16g为导通部,16h为外壳,16I为连接部,16m为台肩部,21为转轴,22为往返台,22b为转子箱,23为驱动磁电机(永久磁铁),24为夹板部。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下面针对可用于CD-ROM等各种媒体驱动器旋转驱动装置的主轴电动机,说明适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图1及图2所示轴旋转型媒体驱动器驱动装置用主轴电动机整体由作为固定构件的定子组10、作为旋转构件轴向安装在该定子组10上的转子组20构成。其中,定子组10设有由合成树脂制平板状构件构成的电动机衬底11,安装于电动机衬底11的电动机安装部11a上的基准面11b通过与本体装置D侧的抵接而定位,同时固定整个电动机。在上述电动机衬底11的大致中央部分,一体设有大致圆筒状的轴承保持架12,在所述保持架内部侧,作为滑动轴承构件安装有金属轴承13。金属轴承13采用烧结含油轴承部件,设于该金属轴承13中心部分的轴承孔内,转轴21可自由旋转地插入,并得到径向支承。上述转轴21从上述金属轴承13的图示上端侧的开口部向上方凸出,但在该转轴21的图示下端部分,设有成为部分球面的轴尖21a,通过该轴尖部21a以点接触式配置于安装在上述电动机衬底11侧上的推力挡盖部11c上,上述转轴21整体受径向支承。又,上述合成树脂制轴承保持架12的半径方向外方侧区域形成于铁心支持部12a,在该铁心支持部12a的外周侧,固定安装有由电磁钢板的叠层体构成的定子铁心14,同时在该定子铁心14上,相对在其周向以大致等距配置的各凸极部,分别缠绕有驱动线圈15。此时,上述驱动线圈15设有多相极,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固定在电动机衬底上的定子铁心上缠绕多相驱动线圈,同时这些多相驱动线圈的各末端部分分别连接在埋设于上述电动机衬底内部侧的多个金属配线板的各线圈连接部;上述多个金属配线板的各线圈连接部沿周向以适当的间隔配置,同时上述多个金属配线板分别设有从上述各线圈连接部沿半径方向外向侧延伸的导通部;这些导通部相对上述定子铁心的全面延伸,并朝一个连接部收敛配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赤羽诚武井宏光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