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的定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3413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机的定子,此定子的特征在于高的占空系数、小的绕组悬伸和高水平的生产自动化,此定子设置具有极轴(2)的内环和以外型锁定方式连接到极轴(2)端面区域的外环,极轴(2)沿径向向外突出并形成用于固定绕组的第一极轴(2.1)和布置在所述第一极轴之间的第二极轴(2.2)。(*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机的定子
技术介绍
从DE 198 42 948 AL得知,在定子中设置相同类型的径向突出极轴。此极轴装配有预绕的线圈。此种定子结构的缺点主要是大的绕组悬伸以及低水平的自动化,而大的绕组悬伸与低的占空系数相关。根据本专利技术,借助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点实现前述目的。内环具有沿径向向外突出的极轴,并且能以直接方式进行绕扎。由此省去其上可滑动的线圈。除了节省制造此线圈的工艺步骤以外,所获得的是非常紧凑且节省空间的绕组,因为在相邻极轴之间的整个空腔都用于所述绕组。定子的内环从外部机械地绕扎。利用已知的引入技术不再是比针状绕线器(needle-winder)技术更必需的,引入技术因是手工劳动而导致生产成本高并且与大的绕组悬伸相关,而针状绕线器技术因占空系数更小而导致更小的电机输出。以外型锁定方式把保证磁回路的外环推到已绕扎的内环的极轴端面区域上。以此方式制造的同心极具有非常小的绕组悬伸,并且对于电机允许有非常短的结构形状,而且效率高。由于双分的环状结构和从外部直接绕扎极轴,因此,与通常用于AC定子的引入技术的具体情况相比,制造成本明显降低。根据权利要求2,T形构造的极轴设置成用于绕组的夹具,并留有用于绕扎目的的开孔。用这样的方式,除了开孔以外,获得固定的绕组空间的定界。此绕组可完全填满绕组空间,由此避免与形状稳定性有关的问题。为了以最佳方式封闭绕组空间,根据权利要求3,即使在开孔区域内,在外环的内侧上也装配有适当的仿形段。在缠绕操作之后,用作回路环的外环被推到用作定子铁心的内环上。具有内环和外环并且极轴直接绕扎的定子的双分结构形状使短路磁通量最小。外环可具有在横截面为圆环形的外缘。根据电机的应用场合,辅助的电机罩有可能是多余的。圆环形外缘也有助于在由电机驱动的装置中安装电机,如在快门传动机构中。在图2中所描绘的外环在其内侧上形成有与内环外缘完全对应的仿形段6。外环能以准确的装配方式沿轴向推到内环上,这获得图3中所描绘的定子构造。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典型实施例。相反,即使在根本不同类型的实施例中也可设想许多采用本专利技术特征的变化。权利要求1.用于电动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具有极轴(2)的内环,此极轴沿径向向外突出,并形成用于保持绕组的第一极轴(2.1)和布置在所述第一极轴之间的第二极轴(2.2),以及能以外型锁定方式连接到极轴(2)端面区域的外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第一极轴(2.1)是嵌入绕组方式的T形构造,并且在第一极轴(2.1)和第二极轴(2.2)之间留有用于绕扎第一极轴(2.1)的开孔(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外环在内侧上具有周向嵌入极轴(2)并封闭开孔(5)的仿形段(6)。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机的定子,此定子的特征在于高的占空系数、小的绕组悬伸和高水平的生产自动化,此定子设置具有极轴(2)的内环和以外型锁定方式连接到极轴(2)端面区域的外环,极轴(2)沿径向向外突出并形成用于固定绕组的第一极轴(2.1)和布置在所述第一极轴之间的第二极轴(2.2)。文档编号H02K1/14GK1354544SQ01137679公开日2002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01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16日专利技术者弗兰克·库勒, 伯哈德·凯西尔 申请人:阿尔卡塔尔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电动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具有极轴(2)的内环,此极轴沿径向向外突出,并形成用于保持绕组的第一极轴(2.1)和布置在所述第一极轴之间的第二极轴(2.2),以及能以外型锁定方式连接到极轴(2)端面区域的外环。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弗兰克库勒伯哈德凯西尔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卡塔尔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