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的转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1083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容易进行自起动、且组装容易的电动机的转子。转子(10)的外周侧磁化为S极的塑料磁体(16)与磁化为N极的塑料磁体(16)交替地设置在转子铁心(12)的外周面上,通过将各极的塑料磁体(16、18)的断面形状形成为螺旋形,通过使各塑料磁体(16、18)的内周侧的断面形状偏心,从而使起动时的转矩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单相同步电动机、无刷直流电动机(ブラシレスDCモ-タ)等电动机的转子
技术介绍
无刷直流电动机等电动机的转子,为了获得磁力将磁体配置成S极与N极交替的形式(参考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48827号公报在单相同步电动机中,为了容易进行自起动,如图5所示,使磁铁104偏心地安装在转子100的转子铁心102的外周部。另外,在磁铁104的外周侧安装高导磁率材料的极片106,以使转子100的外周部成为圆形。通过这样地使磁铁104的外周侧偏心,能够使自起动容易进行,但在组装转子100时,由于必须在偏心的状态下对磁铁104进行安装、进而对极片106进行安装,所以组装操作变得麻烦。另外,由于必须安装极片106,所以也存在部件成本提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容易进行自起动、且组装容易的电动机的转子。技术方案1的专利技术,是将转子外周侧磁化为S极内周侧磁化为N极的塑料磁体和所述转子外周侧磁化为N极内周侧磁化为S极的塑料磁体一极一极交替地设置在转子铁心的外周面上的电动机的转子,其中,所述各极的塑料磁体的外周侧的断面形状为相对转动轴呈同心圆形的圆弧形,内周侧的断面形状为相对所述转动轴偏心的圆弧形,在所述转子铁心的外周部上形成有对应于所述各极的塑料磁体的凹部。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各极的塑料磁体与所述转子铁心一体地成形。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电动机为单相同步电动机。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电动机为无刷直流电动机。当为技术方案1的专利技术的电动机的转子时,由于各塑料磁体的内周侧的断面形状呈偏心状,所以电动机起动时的转矩提高,容易进行自起动。另外,外形为相对转动轴呈同心圆形的圆弧形,可不需要其他部件,组装容易,成本降低。当为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的电动机的转子时,由于各极的塑料磁体与转子铁心一体成形,所以组装容易。当为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的电动机的转子时,由于电动机为单相同步电动机,能够使起动时的转矩提高,所以容易进行自起动。当为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的电动机的转子时,由于电动机为无刷直流电动机,起动时的转矩提高,所以容易进行自起动。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形态的转子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A-A线截面图。图3为第2实施形态的转子的俯视图。图4为第3实施形态的转子的俯视图。图5为现有技术的转子的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第1实施形态)下面,参照图1及图2对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形态的转子10进行说明。本实施形态的转子10为单相同步电动机的转子,为S极与N极的两极构成。对该转子10的结构与制造方法一同进行说明。作为第1制造工序,将钢板层叠、铆接,制造转子铁心12。在此,如图1所示,当以转动轴为中心将转子铁心12的平面形状左右分开地进行说明时,左侧部分为相对转动轴偏心的圆弧形,右侧部分为向与左侧部分不同的方向偏心的圆弧形。并且,由该偏心设置两处螺旋形的凹部14、14。作为第2制造工序,将转子铁心12收纳在金属模内部,填充塑料磁体,与转子铁心12一体成形为圆柱形。这时,在金属模的内周侧配置N极和S极的磁铁,由该磁铁分别使塑料磁体16、18磁化为S极和N极。作为第3制造工序,使作为转动轴的轴20贯通在上述那样一体成形的转子铁心12和S极的塑料磁体16与N极的塑料磁体18的中心部。由此完成转子10。在这样的转子10中,S极的塑料磁体16,外周侧的断面形状为相对转动轴呈同心圆形的圆弧形,内周侧的断面形状为相对转动轴偏心的圆弧形,所以,在图1中,塑料磁体的量从塑料磁体16的一方的端部开始逐渐增加,在另一端部为最大。N极的塑料磁体18也是如此。由此,塑料磁体16与塑料磁体18在相对转动轴偏心的状态下,设置在转子铁心12的外周部。在将该转子10配置在单相同步电动机的定子的内周、并使之起动时,通过所述偏心的塑料磁体16、18提高转矩,容易进行自起动。(第2实施形态)根据图3对本实施形态的转子10进行说明。在本实施形态中,塑料磁体16与塑料磁体18的断面形状,如图3所示为与第1实施形态的转子10的平面形状轴对称的形状。在本实施形态中,也能够得到与第1实施形态同样的效果。(第3实施形态)本实施形态的转子10为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转子,转子10磁化为4极。如图4所示,各极的塑料磁体22,其外周侧的断面形状为相对转动轴呈同心圆形的圆弧形,内周侧的断面形状为相对转动轴偏心的圆弧形。由此,在将该转子10配置在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定子上、并使之起动时,起动时的转矩提高,容易进行自起动。(变型例)在上述实施例中,已说明了2极以及4极的转子10,但并不限于此,8极等的多极的转子也可适用于本专利技术。工业实用性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单相同步电动机、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转子。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机的转子,将转子的外周侧磁化为S极内周侧磁化为N极的塑料磁体和所述转子的外周侧磁化为N极内周侧磁化为S极的塑料磁体一极一极交替设置在转子铁心的外周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极的塑料磁体的外周侧的断面形状为相对转动轴呈同心圆形的圆弧形、内周侧的断面形状为相对所述转动轴偏心的圆弧形,在所述转子铁心的外周部形成有对应于所述各极的塑料磁体的凹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极的塑料磁体与所述转子铁心一体地成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为单相同步电动机。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为无刷直流电动机。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容易进行自起动、且组装容易的电动机的转子。转子(10)的外周侧磁化为S极的塑料磁体(16)与磁化为N极的塑料磁体(16)交替地设置在转子铁心(12)的外周面上,通过将各极的塑料磁体(16、18)的断面形状形成为螺旋形,通过使各塑料磁体(16、18)的内周侧的断面形状偏心,从而使起动时的转矩提高。文档编号H02K15/03GK1681184SQ20051006298公开日2005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5日专利技术者吉田洋 申请人:日本电产芝浦株式会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机的转子,将转子的外周侧磁化为S极内周侧磁化为N极的塑料磁体和所述转子的外周侧磁化为N极内周侧磁化为S极的塑料磁体一极一极交替设置在转子铁心的外周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极的塑料磁体的外周侧的断面形状为相对转动轴呈同心圆形的圆弧形、内周侧的断面形状为相对所述转动轴偏心的圆弧形,在所述转子铁心的外周部形成有对应于所述各极的塑料磁体的凹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田洋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芝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