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动机通电装置及使用直流电动机通电装置的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2160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在定子铁心的周向将规定个数的绕组配设成等间隔的定子;在与外周面的定子的各绕组对应的位置配设多个永久磁铁磁极的转子;通过所述转子对来源于电源的直流电流进行换流并向所述定子的各绕组通电的通电装置;配设在所述转子的中心部上、随着所述转子的旋转而可沿轴向移动的轴构件;利用所述轴构件的移动而进行开闭的阀构件。(*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由整流子对来源于电源的直流电流进行换流、再将换流后的各电流通过集流环而向定子的各绕组通电的直流电动机通电装置,以及使用由直流电动机驱动、对废气等流体的通道或开口部进行开闭的直流电动机通电装置的阀装置。
技术介绍
这种现有的直流电动机通电装置揭示在例如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1996年第289520号公报等上,其结构是在最外周侧配设沿周向分割成多个的整流子,并在该整流子的内侧配设分割成与其同心圆环状的集流环,将由电刷供给的直流电流通过整流子而换流成所需的相数,并将经整流子换流后的各电流从集流环通过电刷而向定子对应的各绕组通电。现有的直流电动机通电装置,由于构成如上所述的结构,即在最外周侧配置整流子,整流子与电刷间所作用的滑动摩擦阻力较大,故存在着电刷磨损急剧而导致可靠性下降的问题。另外,图1是表示使用例如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1998年第21306号公报所揭示的这种现有的直流电动机通电装置的阀装置结构的剖视图。图中,P1是电动机壳体,P2是容纳在该电动机壳体P1内、上端和下端分别由滑动球P3、滚珠轴承P4支承且卷绕有绕组P5的转子,P6是定子,其在电动机壳体P1的内壁配设成围绕转子P2、在与转子P2的绕组P5对应的位置安装有永久磁铁磁极P7。P8是安装在转子P2上部上的整流子,P9是利用弹簧P10的按压力而与该整流子P8接触、将通过接线柱端子P11供给的直流电流向整流子P8通电的电刷,P12是与电动机壳体P1连接成同轴状的阀壳体,P13是电动机轴,其旋合在转子P2内,随着转子P2的旋转,通过导向套筒P14而可向轴向移动,P15是连接在该电动机轴P13前端上、通过导向板16而可移动的阀驱动轴,P17是阀构件,其固定在该阀驱动轴P15前端上,通过与安装在阀壳体P12内的密封构件P18接触、分离而开闭流通道P19。在如上述构成的现有的阀装置中,一旦从接线柱端子P11供给的直流电流通过整流子P8向转子P2的绕组P5通电,则与定子P6的永久磁铁磁极P7配合而构成直流电动机的转子P2进行旋转。这样,旋合在转子P2内的电动机轴P13也随着该旋转而旋转并仅与旋转量相应地移动,即,由于图1所示的场合向图中下方移动,故固定在电动机轴P13前端上的阀构件P17也向下方移动,离开密封构件P18而使流通道P19开放。现有的阀装置结构如上所述,由于利用转子P2的旋转而使旋合在转子P2内的电动机轴P13向上下移动,通过阀驱动轴P15而使阀构件P17与密封构件P18接触、分离,因此必须将电动机轴P13嵌插在转子P2内,并且,由于必须使绕组P5卷绕在转子P2的外周部,故存在着转子P2的外径增大而使惯性转矩增大、阀开闭动作的反应性变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抑制电刷磨损从而提高可靠性的直流电动机通电装置。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通过谋求转子的低惯性化而使阀开闭动作的反应性优异的阀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直流电动机通电装置,设有沿周向分割成多个的整流子,以将从电源通过第1电刷供给的直流电流进行换流;以及在整流子的周围分割成n个同心圆环状的集流环,其分别与整流子的各分割部电气连接、将由整流子换流成n相的各电流通过第2电刷而分别向定子的各绕组通电,由于这种结构,故可提高通电装置的可靠性。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直流电动机通电装置,其集流环是将圆板分割成n个同心圆环状而形成,整流子是将向圆板中央突出的圆筒状构件沿周向分割成多个而形成,由于如此分别形成,故可进一步提高通电装置的可靠性。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直流电动机通电装置,由于通过对整流子的分割成多个的各整流子片的下部进行折弯而分别形成与沿集流环的背面延伸且分别对应的集流环连接的连接片,故当然可提高通电装置的可靠性,并可提高配线作业效率。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直流电动机通电装置,集流环是由分别可向径向嵌合的n个环状构件所形成,整流子是由从环状构件的内侧、即从以分别不同的长度延伸的连接部沿垂直方向折弯、在各环状构件被嵌合的状态下排列成圆筒状的多个整流子片所形成,由此,当然可提高通电装置的可靠性,从而可提供一种可降低成本及提高配线作业效率的直流电动机通电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直流电动机通电装置,由通过薄壁部连接的多个弧状部和从所述各弧状部的内侧分别突出形成的多个长方状部构成,通过使薄壁部弯曲而将各弧状部排列成环状形成环状构件,并通过使各长方状部在离开各弧状部规定的长度的位置分别向垂直方向折弯而形成整流子片,由此,可提供一种可降低成本及提高配线作业效率的直流电动机通电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直流电动机通电装置,由于长方状部通过压延形成,故可提供一种可提高材料利用率的直流电动机通电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直流电动机通电装置,由于同轴圆筒状地配置为将从电源通过第1电刷供给的直流电流进行换流而沿周向分割成多个的整流子和分别与整流子的各分割部电气连接、将由整流子换流成n相的各电流通过第2电刷而分别向定子的各绕组通电且沿轴向分割成n个的集流环,故可提供一种可提高可靠性的直流电动机通电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直流电动机通电装置,由于整流子和集流环筒状地形成有第1板状构件,其由多个长方状部在带状部的一侧相互留有间隔地突出形成;第2板状构件,其由多个长方状部在带状部的一侧相互留有间隔地突出形成,各长方状部的一侧与第1板状构件的各长方状部的一侧分别相对配置、另一侧留有间隙地与第1板状构件的各长方状部的另一侧相对;以及第3板状构件,其由多个长方状部在带状部的一侧相互留有间隙地突出形成,且带状部的一侧与第2板状构件的带状部的另一侧相对配置,各长方状部沿第2板状构件的带状部的背面延伸,前端配置在留在第2板状构件的长方状部的另一侧的间隙内,因此,当然可提高通电装置的可靠性,从而可提供一种可降低成本及提高配线作业效率的直流电动机通电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直流电动机通电装置,由于通过薄壁连接部而一体成形第1及第2板状构件,故可提供能提高材料利用率的直流电动机通电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直流电动机通电装置,由于整流子和集流环筒状地形成有第1板状构件,其具有规定窗口宽度的多个窗口以窗口宽度的2倍的间隔而形成,在背面以规定深度形成有从窗口相邻的一方的窗口下边水平地延伸、从间隔的正中位置向上方竖起并水平地到达另一方的窗口上边的多个槽;第2板状构件,其在带状部的一侧以与第1板状构件的窗口间隔相同的间隔突出多个长方状部而形成,带状部的一侧与第1板状构件的一侧相对配置,且各长方状部沿第1板状构件的背面延伸,前端配置在窗口内,因此,当然可提高通电装置的可靠性,并可提供一种可降低成本和提高配线作业效率的直流电动机通电装置。此外,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直流电动机通电装置的阀装置,设有在定子铁心的周向将多个绕组配设成等间隔的定子;在与外周面的定子的各绕组对应的位置配设多个永久磁铁磁极的转子;通过转子对来源于电源的直流电流进行换流并向定子的各绕组通电的通电装置;配设在转子的中心部上、随着转子的旋转而可沿轴向移动的轴构件;利用轴构件的移动而进行开闭的阀构件,由此,可谋求转子的低惯性化,提供一种阀开闭动作的反应性优异的阀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直流电动机通电装置的阀装置,由于通电装置与各永久磁铁磁极一起用树脂一体形成在转子上,且其包括分割成多个的整流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田阳一八木修三宅俊彦三好帅男中原祐治大重丰实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