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刀轮扭转调节式增碳剂破碎生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1962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向刀轮扭转调节式增碳剂破碎生产机,包括倾斜扭动挤出式双向转动调节破碎装置、驱动装置、无传感自适应调节式大颗粒研磨装置和混合挤压成型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增碳剂生产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双向刀轮扭转调节式增碳剂破碎生产机;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预先对平行四边形进行增加限位的方式,实现了稳定调整调节刀轮偏移和对破碎程度进行调整的技术效果,在破碎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破碎程度,克服了传统的需要增加破碎程度只能采取增加破碎时间或增加破碎刀轮的技术偏见,且在无任何传感元器件的条件下,可根据待研磨颗粒的粒度进行自适应研磨(粒度大的颗粒经研磨使弹性件的压缩程度大,弹力大,增加研磨效率),完成增碳剂的生产需求。增碳剂的生产需求。增碳剂的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刀轮扭转调节式增碳剂破碎生产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增碳剂生产
,具体是指一种双向刀轮扭转调节式增碳剂破碎生产机。

技术介绍

[0002]在钢铁产品的冶炼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冶炼时间、保温时间、过热时间较长等因素,使得铁液中碳元素的熔炼损耗量增大,造成铁液中的含碳量有所降低,导致铁液中的含碳量达不到炼制预期的理论值,为了补足钢铁熔炼过程中烧损的碳含量而添加的含碳类物质称之为增碳剂。
[0003]炼钢用增碳剂由含碳材料、脱氧剂、比重调节剂及粘结剂组成,现在市面上的增碳剂的生产方式为:先把各种原料分别用破碎机破碎成颗粒,然后分别筛分,将达到要求的小颗粒留下,将大颗粒研磨成更加细小的粉料,然后按重量百分比将各种原材料放入搅拌机内混合,加入粘结剂再混合,用成型机将混匀料制成固体颗粒。
[0004]由此,目前市面上关于增碳剂破碎生产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A:破碎机的使用步骤分别为投料、破碎和收料三步,但是市面上的破碎机在进行增加破碎效率的方式上无非是增加破碎刀轮的数量和延长破碎时间两种方法,前者在生产破碎机时会增加生产成本,而后者延长破碎时间的方法不仅无法改变将破碎效率低的问题,而且无形中增加了破碎成本。
[0005]B:在破碎效率(破碎单位体积原料所需要的时间)不变的情况下,无法调整破碎机对原料破碎时的破碎程度。
[0006]C:目前市面上的破碎机最大可以将原料破碎至零至几十毫米的孔径,单一的破碎机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向刀轮扭转调节式增碳剂破碎生产机,采用预先对平行四边形进行增加限位的方式,实现了既保持转动调节杆一和转动调节杆二的灵活平行移动的同时又达到稳定调整调节刀轮偏移的技术效果,通过转动调节杆二和液压杆调节刀轮在水平和竖直的方向偏移程度,进而实现对破碎程度进行调整的技术效果,在破碎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大大增加了破碎的程度,克服了传统的需要增加破碎程度只能采取增加破碎时间或增加破碎刀轮的技术偏见;根据待研磨颗粒粒度大小不一的特性,设置的无传感自适应调节式大颗粒研磨装置,在无任何传感元器件的条件下,可根据待研磨颗粒的粒度进行自适应研磨(粒度大的颗粒经研磨使弹性件的压缩程度大,弹力大,增加研磨效率),混合挤压成型装置对通过破碎和研磨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匀再挤压成型,完成增碳剂的生产需求。
[0008]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双向刀轮扭转调节式增碳剂破碎生产机,包括倾斜扭动挤出式双向转动调节破碎装置、驱动装置、无传感自适应调节式大颗
粒研磨装置和混合挤压成型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于倾斜扭动挤出式双向转动调节破碎装置侧壁上,倾斜扭动挤出式双向转动调节破碎装置以正转和反转两种方式实现两种不同的效果,达到控制刀轮将原料破碎成细小颗粒,增加破碎效率的功能,所述无传感自适应调节式大颗粒研磨装置对称设于倾斜扭动挤出式双向转动调节破碎装置侧壁上,破碎之后的孔径过大的颗粒经无传感自适应调节式大颗粒研磨装置研磨成细小的粉末,所述混合挤压成型装置设于无传感自适应调节式大颗粒研磨装置底壁上,混合挤压成型装置将细小颗粒和细小粉末制成固体增碳剂颗粒。
[0009]进一步地,所述倾斜扭动挤出式双向转动调节破碎装置包括破碎桶、初步破碎机构、双向调节式破碎机构、气动调整机构和内刀轮辅助机构,所述双向调节式破碎机构设于破碎桶内,所述初步破碎机构设于破碎桶内,双向调节式破碎机构通过驱动装置的带动下运转,在对初步破碎机构处理后的产品进一步破碎成颗粒,所述气动调整机构设于破碎桶侧壁上,气动调整机构基于双向调节式破碎机构的运动方式进行调节,筛分细小颗粒,并且将孔径过大的颗粒送至无传感自适应调节式大颗粒研磨装置内研磨成细小的粉末,所述内刀轮辅助机构的一端转动设于破碎桶内,所述内刀轮辅助机构的另一端与驱动装置相连,通过驱动装置控制内刀轮辅助机构转动,辅助进行破碎;其中,所述初步破碎机构包括初步破碎转轮、多层次破碎刀轮和环形控制齿条,所述初步破碎转轮的一端转动设于破碎桶上壁上,所述环形控制齿条的一端设于初步破碎转轮的另一端上,所述环形控制齿条的另一端与驱动装置相啮合,所述多层次破碎刀轮设于初步破碎转轮内侧壁上;驱动装置运转通过环形控制齿条带动初步破碎转轮转动,进而带动多层次破碎刀轮对原材料进行初步破碎处理。
[0010]作为优选地,所述双向调节式破碎机构包括伸缩杆一、上控制轮、下旋转轮、转动调节杆一、转动调节杆二和调节刀轮,所述下旋转轮转动设于破碎桶内,所述上控制轮上设有上辅助槽,所述下旋转轮上设有下辅助槽,所述上辅助槽相对两内侧壁上设有上固定杆,所述上固定杆设有两组,所述下辅助槽相对两内侧壁上设有下固定杆,所述下固定杆设有两组,所述下辅助槽内侧壁上设有液压杆,所述上控制轮与下旋转轮呈中心对称设置,所述转动调节杆一的两端上设有通孔一,所述转动调节杆二的两端上设有通孔二,所述转动调节杆一的下端通过通孔一转动设于下固定杆上,所述转动调节杆二的下端通过通孔二转动设于另一根下固定杆上,所述转动调节杆一的上端通过通孔一转动设于上固定杆上,所述转动调节杆二的上端通过通孔二转动设于另一根上固定杆上,所述上控制轮通过上固定杆与转动调节杆一和转动调节杆二上端活动连接,当上控制轮反向转动时,会带动转动调节杆一和转动调节杆二的上端以下固定杆为圆心转动,进而带动下旋转轮在破碎桶内旋转,所述伸缩杆一的活动端设于上控制轮上壁上,所述伸缩杆一的固定端设于初步破碎转轮底壁上,所述转动调节杆一和转动调节杆二上设有弹性板,所述调节刀轮的一端转动设于转动调节杆一上,所述转动调节杆一上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设于弹性板侧壁上,所述扭簧的另一端通过转动调节杆一设于调节刀轮的另一端上;正常使用时,控制驱动装置运转带动初步破碎转轮正向转动时,初步破碎转轮通过伸缩杆一带动上控制轮转动,上控制轮通过转动调节杆一和转动调节杆二带动下旋转轮在破碎桶内转动,进而使得破碎桶内的调节刀轮运转对原材料进行破碎,相反地,控制驱动装置运转带动初步破碎转轮反向转动,初步破碎转轮通过伸缩杆一带动上控制轮反向转动,进而带动转动调节杆一和转动调节杆二
的上端以下固定杆为圆心转动,转动调节杆一和转动调节杆二向反向倾斜,与下旋转轮之间的角度从直角逐渐变小,进而带动下旋转轮在破碎桶内旋转,在此过程中,调节刀轮在转动调节杆二的控制下向内挤压,弹性板会保证调节刀轮不会在转动调节杆二的控制下向外挤压,此时的调节刀轮在水平方向上会向内倾斜,在竖直方向上会向上倾斜,调节刀轮在水平方向上的倾斜程度与转动调节杆二的内径相关,在竖直方向上的倾斜时间与液压杆的长度相关,转动调节杆一和转动调节杆二转动倾斜时,会带动上控制轮下滑,伸缩杆一的活动端伸长,上控制轮与下旋转轮之间的相对距离变小,因为调节刀轮的数量是不变的,所以在破碎效率不变的情况下,驱动装置反向运转的情况下,物料的破碎时间(同时也是其下降时间)会远远比驱动装置正向运转的情况小。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气动调整机构包括气动控制腔、气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刀轮扭转调节式增碳剂破碎生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倾斜扭动挤出式双向转动调节破碎装置(1000)、驱动装置(2000)、无传感自适应调节式大颗粒研磨装置(3000)和混合挤压成型装置(4000),所述驱动装置(2000)设于倾斜扭动挤出式双向转动调节破碎装置(1000)侧壁上,所述无传感自适应调节式大颗粒研磨装置(3000)对称设于倾斜扭动挤出式双向转动调节破碎装置(1000)侧壁上,所述混合挤压成型装置(4000)设于无传感自适应调节式大颗粒研磨装置(3000)底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刀轮扭转调节式增碳剂破碎生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扭动挤出式双向转动调节破碎装置(1000)包括破碎桶(1100)、初步破碎机构(1200)、双向调节式破碎机构(1300)、气动调整机构(1400)和内刀轮辅助机构(1500),所述双向调节式破碎机构(1300)设于破碎桶(1100)内,所述初步破碎机构(1200)设于破碎桶(1100)内,所述气动调整机构(1400)设于破碎桶(1100)侧壁上,所述内刀轮辅助机构(1500)的一端转动设于破碎桶(1100)内,所述内刀轮辅助机构(1500)的另一端与驱动装置(2000)相连;其中,所述初步破碎机构(1200)包括初步破碎转轮(1201)、多层次破碎刀轮(1202)和环形控制齿条(1203),所述初步破碎转轮(1201)的一端转动设于破碎桶(1100)上壁上,所述环形控制齿条(1203)的一端设于初步破碎转轮(1201)的另一端上,所述环形控制齿条(1203)的另一端与驱动装置(2000)相啮合,所述多层次破碎刀轮(1202)设于初步破碎转轮(1201)内侧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向刀轮扭转调节式增碳剂破碎生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调节式破碎机构(1300)包括伸缩杆一(1301)、上控制轮(1302)、下旋转轮(1303)、转动调节杆一(1304)、转动调节杆二(1305)和调节刀轮(1306),所述下旋转轮(1303)转动设于破碎桶(1100)内,所述上控制轮(1302)上设有上辅助槽(1307),所述下旋转轮(1303)上设有下辅助槽(1308),所述上辅助槽(1307)相对两内侧壁上设有上固定杆(1309),所述上固定杆(1309)设有两组,所述下辅助槽(1308)相对两内侧壁上设有下固定杆(1310),所述下固定杆(1310)设有两组,所述下辅助槽(1308)内侧壁上设有液压杆(1311),所述上控制轮(1302)与下旋转轮(1303)呈中心对称设置,所述转动调节杆一(1304)两端上设有通孔一(1312),所述转动调节杆二(1305)两端上设有通孔二(1313),所述转动调节杆一(1304)的下端通过通孔一(1312)转动设于下固定杆(1310)上,所述转动调节杆二(1305)的下端通过通孔二(1313)转动设于另一根下固定杆(1310)上,所述转动调节杆一(1304)的上端通过通孔一(1312)转动设于上固定杆(1309)上,所述转动调节杆二(1305)的上端通过通孔二(1313)转动设于另一根上固定杆(1309)上,所述上控制轮(1302)通过上固定杆(1309)与转动调节杆一(1304)和转动调节杆二(1305)上端活动连接,所述伸缩杆一(1301)活动端设于上控制轮(1302)上壁上,所述伸缩杆一(1301)固定端设于初步破碎转轮(1201)底壁上,所述转动调节杆一(1304)和转动调节杆二(1305)上设有弹性板(1314),所述调节刀轮(1306)的一端转动设于转动调节杆一(1304)上,所述转动调节杆一(1304)上设有扭簧(1315),所述扭簧(1315)的一端设于弹性板(1314)侧壁上,所述扭簧(1315)的另一端通过转动调节杆一(1304)设于调节刀轮(1306)的另一端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向刀轮扭转调节式增碳剂破碎生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调整机构(1400)包括气动控制腔(1401)、气动控制槽(1402)、滑动块(1403)、筛网(1318)和筛孔(1319),所述气动控制腔(1401)的一端设于破碎桶(1100)外侧壁上,所述气
动控制槽(1402)设于破碎机外侧壁上,所述滑动块(1403)的一端设于上控制轮(1302)上,所述滑动块(1403)的另一端滑动设于气动控制槽(1402)上,所述气动控制槽(1402)与滑动块(1403)之间设有弹性密封袋(1404),所述筛网(1318)的一端设于破碎桶(1100)内,所述筛网(1318)的另一端与气动控制腔(1401)相通,所述筛孔(1319)设于筛网(1318)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向刀轮扭转调节式增碳剂破碎生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刀轮辅助机构(1500)包括从动齿轮(1501)、伸缩杆二(1502)、旋转刀盘(1503)、L型杆(1504)和清洁滚筒(1505),所述上控制轮(1302)内侧壁上设有十字交叉杆(1316),所述十字交叉杆(1316)上设有孔洞(1317),所述从动齿轮(1501)的一端转动设于破碎桶(1100)内,所述从动齿轮(1501)的另一端与驱动装置(2000)相连,所述伸缩杆二(1502)的固定端设于从动齿轮(1501)外上壁上,所述伸缩杆二(1502)的活动端设于孔洞(1317)内,所述旋转刀盘(1503)设于伸缩杆二(1502)上,所述L型杆(1504)的一端设于从动齿轮(1501)外底壁上,所述清洁滚筒(1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冰李铁林张德涛郑茂州孙传智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卓越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