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磁冲击装置的动力工具及靠磁性产生冲击运动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1568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磁冲击装置,包括至少一击锤,其相对于至少一卡盘可相对移动。所述至少一击锤和所述至少一卡盘的其中之一具有至少一磁体。所述至少一击锤和所述至少一卡盘的其中另一个具有至少一磁体或磁性材料。配置一驱动部件,使所述至少一击锤相对于所述至少一卡盘移动,以靠磁性产生至少一卡盘的冲击运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磁冲击装置、一种具有该磁冲击装置的动力工具及一种磁冲击发生器。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靠磁性产生冲击运动的方法。
技术介绍
人们期望用于钻孔、紧固等所采用的便携式动力工具相对小且轻,但能提供高功率来执行功能。参考图1,工具一般由一电动机110来驱动。电动机110的旋转运动通过一中间机构120被传输至夹持一刀具115的一卡盘160。由于对便携式动力工具的总尺寸和总重量的限制,电动机110一般较小。小型电动机的有限功率可能不足以驱动预定的负载。引入一种锤型机构120以满足由一小型驱动器产生高输出转矩的需求。参考图2,通过电动机110使锤型机构120转动。锤型机构120包括击锤(120a和120b)。锤型机构120存储电动机110对于大角度转动的转动能,例如半周(180°)。然后击锤(120a和120b)敲击卡盘160以使卡盘160转动一小角度(例如10°),产生冲击转矩。在此便携式动力工具中,当击锤(120a和120b)敲击卡盘160时产生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一种磁冲击装置包括至少一卡盘、至少一击锤及一驱动部件。所述至少一击锤相对于所述至少一卡盘可相对移动。所述至少一击锤和所述至少一卡盘的其中之一具有至少一磁体。所述至少一击锤和所述至少一卡盘的其中另一个具有至少一磁体或磁性材料。配置一驱动部件使所述至少一击锤相对于所述至少一卡盘移动,以靠磁性产生至少一卡盘的冲击运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案,一种动力工具包括一磁冲击装置。该磁冲击装置包括至少一卡盘、至少一击锤及一驱动部件。所述至少一击锤相对于所述至少一卡盘可相对移动。所述至少一击锤和所述至少一卡盘的其中之一具有至少一磁体。所述至少一击锤和所述至少一卡盘的其中另一个具有至少一磁体或磁性材料。配置一驱动部件使所述至少一击锤相对于所述至少一卡盘移动,以靠磁性产生至少一卡盘的冲击运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案,一种动力工具磁冲击发生器包括至少一卡盘和至少一击锤。所述至少一击锤和所述至少一卡盘的其中之一具有至少一磁体。所述至少一击锤和所述至少一卡盘的其中另一个具有至少一磁体或磁性材料。所述至少一击锤被设置成相对于所述至少一卡盘移动,以靠磁性产生所述至少一卡盘的冲击运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案,一种用于靠磁性产生冲击运动的方法包括设置至少一卡盘及设置至少一击锤。所述至少一击锤和所述至少一卡盘的其中之一具有至少一磁体。所述至少一击锤和所述至少一卡盘的其中另一个具有至少一磁体或磁性材料。所述至少一击锤相对于所述至少一卡盘移动,以靠磁性产生所述至少一卡盘的冲击运动。附图说明参考下面的详细描述并结合附图将易于获得本专利技术更完整的了解及本专利技术的许多附带优点,同时将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为公知技术的便携式动力工具的剖面图;图2为公知技术的锤型冲击发生器的俯视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动力工具的侧视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磁冲击装置的立体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磁冲击装置的俯视图;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冲击发生器的立体图;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冲击发生器的俯视图;图8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冲击发生器的俯视示意图;图9(a)-图9(c)为用于解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磁冲击装置的操作的说明性示例;图10(a)-图10(c)为使用在重力影响下球在一曲面上滚动的一机制模拟解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磁冲击装置的操作的说明性示例; 图1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磁冲击装置的磁场模拟结果;图1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一冲击发生器的立体图;图1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冲击发生器的俯视图;图1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的一冲击发生器的部分俯视图;图1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一冲击发生器的立体图;图16为图15所示的冲击发生器的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参阅附图描述本实施例,其中在不同的图中的相同的标号代表相应或相同的部件。参阅图3,一种用于钻孔、紧固等的便携式动力工具100包括一磁冲击装置25。磁冲击装置25包括一冲击发生器2、一电动机10及一连接冲击发生器2和电动机10的轴8。磁冲击装置25被构造成产生一冲击运动。便携式动力工具100包括例如一冲击驱动器等。参阅图4和图5,冲击发生器2包括至少一击锤4及至少一卡盘6。在本实施例中,冲击发生器2包括多个击锤4和多个卡盘6。击锤4例如为一定型板(solid plate)。卡盘6为例如一可容纳击锤4的框架。击锤4例如以基本相等的角间距(θhs)连接至轴8的圆周表面(见图7)。轴8围绕轴8的一个轴线Z转动,轴线Z垂直于X-Y平面。在图4和图5中,冲击发生器2包括例如九个击锤4。击锤4具有两个侧面(4a),其自轴线Z延伸并且垂直于X-Y平面。击锤4具有例如沿X-Y平面截取基本上呈扇形的横截面。参阅图4、图5和图7,在本实施例中,击锤4的两个侧面(4a)之间的中心角(θh)为例如约20°。击锤4之间的角间距(θhs)为例如基本上等于击锤4的中心角(θh),例如约20°。然而,击锤4之间的角间距(θhs)可不同于击锤4的中心角(θh)。轴8连接至电动机10。由此,电动机10通过轴8使击锤4转动。卡盘6连接至一工具,例如,一驱动器20,以通过冲击转动力使螺杆转动。卡盘6被设置成与击锤4同轴并且可围绕轴8相对于击锤4转动。卡盘6由高磁导率的软磁材料制成。卡盘6被设置成例如以基本上相等的角间距地围绕轴8。图4和图5中,冲击发生器2包括例如九个卡盘6。尽管在本实施例中击锤4的数目和卡盘的数目相同,但这些数目也可不同。卡盘6例如在俯视图中基本上为梯形(见图5)。在俯视图中卡盘6可具有基本上呈扇形的形式。在本实施例中,卡盘6的中心角(θc)例如约为20°。卡盘6之间的角间距(θcs)例如基本上等于卡盘6的中心角(θc),例如为20°。然而,卡盘6之间的角间距(θcs)可不同于卡盘6的中心角(θc)。此外卡盘6之间的角间距(θcs)及卡盘6的中心角(θc)可分别不同于击锤4之间的角间距(θhs)及击锤4的中心角(θh)。图6和图7示出了冲击发生器2。为了简化附图,仅示出了两个击锤4和两个卡盘6。参阅图6和图7,击锤4包括第一和第二轭(4c和4d)及一永磁体(4b),该永磁体(4b)夹在第一和第二轭(4c和4d)之间。该永磁体(4b)连接至轴8并自轴8径向延伸。第一和第二轭(4c和4d)由高磁导率的软磁材料制成。第一和第二轭(4c和4d)的功能为收集永磁体(4b)发出的磁场并将该磁场导引至卡盘6。永磁体(4b)和第一及第二轭(4c和4d)的外围表面在X-Y平面中为弧形。永磁体(4b)的弧的中心角(θm)为例如约10°。各第一及第二轭(4c和4d)的弧的中心角为例如约5°。沿包括轴Z的平面截取的击锤4的横截面可以基本上为矩形。击锤4和卡盘6之间的气隙(air gap)为例如约0.25mm。优选的该气隙尽可能小。参阅图8,永磁体(4b)的磁化方向为沿轴8的圆周方向。如图8所示,击锤4被设置成永磁体(4b)的N极和S极交替地定位。参阅图8、图9(a)-图(c)及图10(a)-图(c),解释磁冲击装置25的操作。在这些图中,为简化说明示出了击锤4中的击锤41和42及卡盘6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冲击装置,其中包括:至少一卡盘;至少一击锤,相对于所述至少一卡盘可相对移动,所述至少一击锤和所述至少一卡盘的其中之一具有至少一磁体,所述至少一击锤和所述至少一卡盘的其中另一个具有至少一磁体或磁性材料;及一驱动部 件,其被配置成使所述至少一击锤相对于所述至少一卡盘移动,以靠磁性产生所述至少一卡盘的冲击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哈利德S格克蒂尔克坂本芳裕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