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的组装夹具、组装方法及组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0309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线圈的组装夹具(1),为用于确定在配设在定子铁心(41)上的线圈(5)的端部上形成的引线(53)的长度的夹具,其具有底板(2)和保持机构(3)。底板(2)具备安装在定子铁心(41)的轴方向端部(410)上的安装面(211)、用于确定与定子铁心(41)之间的周方向(C)的位置的位置确定机构(22)、和能够插入线圈(5)的一部分从定子铁心(41)的轴方向端部(410)突出而形成的尾线圈部(52)的插入孔(23)。保持机构(3)被配设在底板(2)的外侧面(212)上,用于保持线圈(5)的引线(5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技术区域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将线圈组装在定子铁心上时使用的线圈的组装夹具、组装方法及组装装置
技术介绍
将由电线卷绕形成的线圈的一部分插入配设到设在定子铁心的内周面上的槽中,然后使此线圈的剩余部分从定子铁心的轴方向端部突出而形成马达的定子。例如,在形成3相马达时,将3相的线圈配设到定子铁心上。并且,在3相的线圈中各自的一端部上形成的引线的前端部上,分别压接结合压接端子,形成用于电力供给的动力电缆,将在3相的线圈中各自的另一端部上形成的引线的前端部相互捆扎,然后在该已捆扎的前端部的全体上压接结合压接端子并形成3相马达的中性点。作为表示形成上述3相马达的中性点的方法的文献,例如有专利文献1。在此,对于上述3相马达,为了批量生产同一形状的线圈,而要在设计上确定上述动力电缆的引出位置及上述中性点的形成位置。还有,进行3相马达的组装的操作者,在使上述各相的线圈中的引线对齐上述尾线圈部来确定其长度之后将其切断,然后进行上述压接端子的压接结合。然而,在将上述线圈的一部分插入配设到定子铁心中之后,上述线圈的剩余部分从定子铁心的轴方向端部突出形成尾线圈部的形状不一致,故使上述引线对齐此不一致的尾线圈部来确定其长度是困难的。为此,对尾线圈部进行中间整形并在对其形状进行暂时整理后确定引线的长度并将其切断。另外,在形成了上述动力电缆及中性点后,在沿上述尾线圈部配设中性点之后进行收尾整形,再次整理尾线圈部的形状。为此,为了形成上述动力电缆及中性点不仅要花费时间,而且根据不同的情况有可能会由于操作者的失误而错误地确定引线的长度。专利文献1特开2003-15350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有鉴于过去的问题点,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缩短为确定引线的长度所需的时间并能够防止引线的长度发生偏差的线圈的组装夹具、组装方法及组装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第1侧面的线圈的组装夹具,作为确定在组装入定子铁心上的线圈的端部上形成的引线的长度的线圈的组装夹具,其特征在于该组装夹具具有底板,该底板,具备安装在上述定子铁心的轴方向端部上的安装面、形成在该安装面上并用于确定与上述定子铁心间的周方向的位置的位置确定机构、和能够插入上述线圈的一部分从上述定子铁心的轴方向端部突出形成的尾线圈部的插入部,以及保持机构,该保持机构,被配置在该底板上的与上述安装面为相反侧的外侧面上并能够保持上述线圈中的上述引线。本专利技术的线圈的组装夹具,是用于确定在组装入定子铁心上的线圈的端部上形成的引线的长度的夹具。此组装夹具具有具备上述安装面、上述位置确定机构及上述插入部的上述底板、和上述保持机构。还有,当确定配设在上述定子铁心中的线圈的引线的长度的时候,在定子铁心的轴方向端部上,使上述底板的安装面相对的状态下,将该组装夹具安装到定子铁心上。此时,在通过在底板上形成的上述位置确定机构确定了相对定子铁心的周方向的位置的状态下,将组装夹具安装到此定子铁心上。另外,此时,配设在定子铁心上的线圈的尾线圈部,能够插入配置到底板的上述插入部中。还有,在已将上述组装夹具安装到定子铁心上的状态下,通过上述插入部将上述线圈的端部上形成的引线引出到配设在底板上的上述保持机构。此时,通过上述位置确定机构确定相对定子铁心的保持机构的周方向的相对位置,并且通过此保持机构,能够在确定为规定长度的状态下保持上述引线。还有,此后,能够切断确定为规定长度的状态的引线,并能够在此引线的前端部上压接结合压接端子。为此,通过使用上述组装夹具,在对上述引线的长度进行确定时无需使此引线对齐上述尾线圈部,也无需为了确定引线的长度而在尾线圈部进行中间整形。为此,能够缩短为确定上述引线的长度所需的时间。另外,由于使用上述组装夹具来确定引线的长度,故不会错误地确定引线的长度,能够防止引线的长度发生偏差。本专利技术的第2侧面的线圈的组装方法,作为将线圈组装入定子铁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圈配设工序,在该工序中,将上述线圈的一部插入配设到在上述定子铁心的内周面上设置的槽中、同时使剩余部分从上述定子铁心的轴方向端部突出并形成尾线圈部,和使用组装夹具,该组装夹具具有底板和保持机构,其中,底板具备安装在上述定子铁心的轴方向端部上的安装面、形成在该安装面上并用于确定与上述定子铁心间的周方向的位置的位置确定机构、和能够插入上述线圈的一部分从上述定子铁心的轴方向端部突出形成的尾线圈部的插入部;保持机构,被配设在该底板中的与上述安装面为相反侧的外侧面上,能够保持上述线圈中的上述引线,引线长度确定工序,在该工序中,在通过上述安装面将上述组装夹具安装到上述定子铁心的轴方向端部上并通过上述位置确定机构确定了上述组装夹具与上述定子铁心之间的周方向的位置的状态下,通过上述保持机构保持在上述线圈的端部上形成的引线,然后切断进行了该保持的上述引线,和在通过上述组装夹具进行了上述引线的保持的状态下,在该引线的前端部上压接结合压接端子的压接端子结合工序,和进行上述尾线圈部的整形的尾线圈部整形工序。在本专利技术的线圈的组装方法中,在将线圈组装入定子铁心上时,首先,作为上述线圈配设工序,将线圈的一部分插入配设到定子铁心的槽中,同时使剩余部分从定子铁心的轴方向端部突出并形成尾线圈部。其次,作为上述引线长度确定工序,在将上述组装夹具安装在定子铁心的轴方向端部上并确定了组装夹具与定子铁心之间的周方向的位置的状态下,通过上述保持机构保持在上述线圈的端部上形成的引线。此时,确定相对定子铁心的组装夹具的周方向的相对位置,通过此组装夹具,能够在确定为规定长度的状态下保持上述引线。为此,在确定上述引线的长度时,无需使此引线对齐上述尾线圈部,也无需为了确定引线的长度而在尾线圈部进行中间整形。因此,能够缩短为确定上述引线的长度所需的时间,而且能够防止引线的长度发生偏差。其次,作为上述压接端子结合工序,在通过上述组装夹具进行了上述引线的保持的状态下,在此引线的前端部上压接结合压接端子。为此,能够在上述引线的前端部上可靠地压接结合上述压接端子。另外,特别是在卷绕多个金属线捆扎成的电线而形成上述线圈时,通过上述组装夹具保持引线,使得形成此引线的电线中的各金属线不会散乱,能够容易地通过压接端子压接结合所有的金属线。还有,此后,作为上述尾线圈部整形工序,能够对尾线圈部进行整形以整理此尾线圈部的形状。为此,作为上述尾线圈部整形工序,对上述尾线圈部进行的整形,例如,仅进行一次就能够完成向上述定子铁心的线圈的组装。本专利技术的第3侧面的线圈的组装装置,具有确定在组装入定子铁心的线圈的端部上形成的引线的长度的线圈的组装夹具、进行在该组装夹具中确定了长度的上述引线的加工处理的引线处理机构、和使该引线处理机构与上述组装夹具产生相对移动的相对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组装夹具,具有具备安装在上述定子铁心的轴方向端部上的安装面、形成在该安装面上并用于确定与上述定子铁心之间的周方向的位置的位置确定机构、和能够插入上述线圈的一部分从上述定子铁心的轴方向端部突出形成的尾线圈部的插入部的底板、和与配设在该底板上的与上述安装面为相反侧的外侧面上并能够保持上述线圈中的上述引线的保持机构, 该保持机构,在上述底板上配设了多个,在于上述组装夹具中确定了上述引线的长度之后,通过由上述相对移动机构使上述引线处理机构与上述组装夹具产生相对移动,将已保持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圈的组装夹具,作为确定在组装入定子铁心上的线圈的端部上形成的引线的长度的线圈的组装夹具,其特征在于:该组装夹具具有:底板,该底板,具备安装在上述定子铁心的轴方向端部上的安装面、形成在该安装面上并用于确定与上述定子铁心间 的周方向的位置的位置确定机构、和能够插入上述线圈的一部分从上述定子铁心的轴方向端部突出形成的尾线圈部的插入部,以及保持机构,该保持机构,被配置在该底板上的与上述安装面为相反侧的外侧面上并能够保持上述线圈中的上述引线。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市川博久长田浩杉浦英明船原忠义畔柳彻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