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同步磁阻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0224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相同步磁阻马达,使定子的后磁轭部局部宽度变窄并小型化,同时防止在后磁轭部的磁通路中的磁阻抗变得过大。该三相同步磁阻马达具有:转子(200)和定子(100),该定子具有沿内表面的圆周方向与转子(200)对置的多个齿部(103),转子所具有的多个转子磁极的每一个分别与6个齿部相对,将6个齿部中的5个齿部作为线圈节距,缠绕定子线圈,至少设有一个窄幅部(101),该窄幅部在三相驱动时,对于供给同相电流来形成相异的磁极的邻接的两个定子线圈之间的齿部,使与邻接于该齿部的邻接齿部(103)对应的定子的在后磁轭部(104)上的磁通路部的宽度,比与其他齿部对应的定子的在后磁轭部上的磁通路部的宽度更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相同步磁阻马达
技术介绍
现在,为了达成各种各样的装置的小型化、高性能化等的目标,即使作为驱动装置的马达也被要求具有小型、高扭矩、低噪音振动的特性。马达有很多种,其中的磁阻马达将具有磁凸极性的转子,可旋转地支持在定子的内圆周侧,能够实现小型化。例如,图14例示了普通磁阻马达的定子310的剖面结构。为了使在磁阻马达中旋转的转子上产生的扭矩均等,要求在整个圆周范围内均等地设定定子齿部311的后磁轭部侧的磁通路宽度W。可是,为了固定该磁阻马达以及为了固定具有转子轴承部的托架(未图示),即为了提高操作性而设有如图所示的螺栓孔312,所以在该部分不能在整个圆周范围内均等地设定后磁轭部侧的磁通路宽度W。另外,也提案有如图15的局部剖面图所例示的结构的定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专利文献1记载的磁阻马达中,为了达到降低材料成本以及提高操作性的目的,在定子410的外圆周部分形成有铁心切割部412。而且,在形成了铁心切割部412的同时,为了达到确保定子410的磁通路宽度W与铁心切割前相同的目的,在定子410内圆周侧的齿部411的侧部设有拱出部413。专利文献1JP特开2000-350390号公报(图10)。可是,在该专利文献1记载的磁阻马达中,虽然能够在整个圆周范围内实质均等地设定磁通路宽度W,但本来应该缠绕定子线圈的齿部的侧部拱出,不能在该部位缠绕定子线圈。其结果,在该定子会产生定子线圈的线圈量减少,交链磁通减少且扭矩减小的问题。因此,为了输出足够的扭矩,不得不将马达大型化。另外以往,在关于将专利文献1记载的铁心切割部的形状,设在定子的外圆周面上的哪个位置上最为理想(即,是否能够避免降低马达的性能)的问题上的对策还没有实施。专利技术的公开本专利技术鉴于以上的问题而提出的,提供一种三相同步磁阻马达,其目的在于,将后磁轭部局部宽度形成得窄,使该定子小型化,同时防止在后磁轭部的磁通路中磁阻抗变得过大。为了达成该目的,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三相同步磁阻马达具有转子和定子,上述定子具有沿内表面的圆周方向与上述转子对置的多个齿部。上述转子所具有的多个转子磁极的每一个分别与6个上述齿部相对,将上述6个齿部中的5个齿部作为线圈节距,缠绕定子线圈。而且,该三相同步磁阻马达至少设有一个窄幅部,该窄幅部在三相驱动时,对于供给同相电流来形成相异的磁极的邻接的两个上述定子线圈之间的上述齿部,使与邻接于该齿部的邻接齿部对应的上述定子的后磁轭部的磁通路部的宽度,比与其他上述齿部对应的上述定子的后磁轭部的磁通路部的宽度更窄。如上述特征结构,对于处于以供给同相电流来形成相异的磁极的方式邻接的定子线圈之间的齿部,由于在邻接于此齿部的邻接齿部的后磁轭部设有上述窄幅部,所以在进行三相驱动时,该窄幅部的位置是与磁通路部中磁通最集中的地方不同的位置。其结果,在三相驱动时,在设有窄幅部的位置,磁阻抗不会大幅度地增大。由此,交链磁通不会减少很多,从而能够充分确保该三相同步磁阻马达输出的扭矩。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三相同步磁阻马达,具有转子和定子,上述定子具有沿内表面的圆周方向与上述转子对置的多个齿部,上述转子所具有的多个转子磁极的每一个分别与6个上述齿部相对,将上述6个齿部中的5个上述齿部作为线圈节距,缠绕定子线圈,该三相同步磁阻马达也可以至少设置一个窄幅部,该窄幅部在两相矩形波驱动时,使与供给同相电流来形成相异的磁极的邻接的两个上述定子线圈之间的上述齿部对应的上述定子的后磁轭部的磁通路部的宽度,比与其他上述齿部对应的上述定子的后磁轭部的磁通路部的宽度更窄。根据上述特征结构,窄幅部设在,与供给同相电流而具有相异磁性的磁极的邻接的两个定子线圈之间的齿部对应的后磁轭部的磁通路部。此时,当进行两相矩形波驱动时,则磁通路部中设置了窄幅部的位置,是与磁通最集中的地方不同的地方。其结果,在两相矩形波驱动时,在后磁轭部的磁通路部中,在设有了窄幅部的位置上,磁阻抗不会大幅度地增大。由此,交链磁通不会减少很多,从而能够充分确保此三相同步磁阻马达的输出扭矩。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三相同步磁阻马达,可有以下构成沿上述定子的圆周方向,使上述窄幅部的中央位置与上述齿部的中央位置相同,沿上述定子的圆周方向的上述窄幅部的形成范围为上述齿部的两倍节距以下。根据上述特征结构,由于上述窄幅部形成在上述齿部的两倍节距的范围内,所以能够限制磁阻抗增大的范围,避免原来磁通集中的位置的磁通路宽度变得更窄。因此,能够防止后磁轭部的磁阻抗过大。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三相同步磁阻马达的其他的特征是,沿上述定子圆周方向的多个上述窄幅部的节距,为上述转子磁极的节距的n/3,所述n为自然数。根据上述特征结构,在对每一个转子磁极形成6个定子磁极的此三相同步磁阻马达中,在两相矩形波驱动时以及三相驱动时,在后磁轭部磁通最集中的位置是以每个转子磁极的节距的1/3为节距而存在的。由此,如果以每个转子磁极的节距的n/3为节距设置窄幅部的话,就能够避免后磁轭部上磁通最集中的位置与窄幅部位置重叠。其结果,在磁通路中能够避免磁阻抗大幅度地增大,作为结果则交链磁通不会减少很多,从而能够充分确保此三相同步磁阻马达的输出扭矩。附图说明图1(a)是三相同步磁阻马达的定子的剖面图,图1(b)是三相同步磁阻马达的转子的剖面图。图2是说明三相的定子线圈的状态的图。图3是图2所示的定子线圈的状态的放大图。图4(a)是表示三相矩形波的一个周期的波形的图表,图4(b)是表示三相正弦波的一个周期的波形的图表。图5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窄幅部的形成位置的图。图6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比较例的窄幅部的形成位置的图。图7是表示通电电流与线圈交链磁通的关系的图表。图8是三相同步磁阻马达的定子的剖面9是表示两相矩形波的一个周期的波形的图表。图10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窄幅部的形成位置的图。图11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比较例的窄幅部的形成位置的图。图12是表示通电电流与线圈交链磁通的关系的图表。图13是定子以及转子的剖面图。图14是以往的三相同步磁阻马达的剖面图。图15是以往的三相同步磁阻马达的局部剖面图。符号说明1~48定子磁极100定子101窄幅部102槽部103齿部200转子201转子铁心202旋转轴203a磁铁203b磁铁204a狭缝204b狭缝310定子311齿部312螺栓孔410定子411齿部412铁心切割部413拱出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针对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三相同步磁阻马达进行说明。图1(a)所例示的是构成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三相同步磁阻马达的定子100的剖面图,图1(b)所例示的是转子200的剖面图。定子100,具有沿后磁轭部104的内表面的圆周方向与转子200对置的多个齿部103,在齿部103上以后述的状态缠绕定子线圈(无图示),形成定子磁极。转子200能够以旋转轴202为中心,沿定子100的内表面旋转。转子200由高导磁率材料的转子铁心201构成。通常,作为该转子200,使用由硅钢板等构成的具有多个凸极的形状的转子。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了作为力求得到更小型化的结构,在转子铁心201里使用了永久磁铁的例子。如图1(b)所示,在转子铁心201上设有外圆周侧永久磁铁203a与内圆周侧永久磁铁203b。在外圆周侧永久磁铁203a邻接设有外圆周侧狭缝204a,在内圆周侧永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相同步磁阻马达,具有转子和定子,上述定子具有沿内表面的圆周方向与上述转子对置的多个齿部,上述转子所具有的多个转子磁极的每一个分别与6个上述齿部相对,将上述6个齿部中的5个上述齿部作为线圈节距,缠绕定子线圈,其特征在于,该三相同 步磁阻马达至少设有一个窄幅部,该窄幅部在三相驱动时,对于供给同相电流来形成相异的磁极的邻接的两个上述定子线圈之间的上述齿部,使与邻接于该齿部的邻接齿部对应的上述定子的后磁轭部的磁通路部的宽度,比与其他上述齿部对应的上述定子的后磁轭部的磁通路部的宽度更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久间昌史福岛智宏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