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刷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9392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刷电动机,该无刷电动机能够以较简单的结构容易且可靠地进行电连接部分的连接作业。安装于电路基板(4)的基板侧连接器(28)与电路基板(4)一起螺纹紧固于电动机罩(21)上,另一方面,在基板罩(22)上通过一体成形而设置有与基板侧连接器(28)嵌合的罩侧连接器(29)和与罩侧连接器(29)连接的外部连接器连接部(30);在电动机罩(21)和基板罩(22)嵌合组装的同时,基板侧连接器(28)和罩侧连接器(29)嵌合;通过将未图示的外部的连接器连接于外部连接器连接部(30),能够从外部供给电源和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刷电动机,特别涉及一种可实现电连接部分的连接作业的简化和容易性的提高、结构的简化等的无刷电动机。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这种无刷电动机,例如公知或周知有这样的结构在壳体内设有定子和转子,并且容纳有电路基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这种现有的无刷电动机中,从外部电路对电路基板供给电源和信号是通过将外部电路和电路基板之间的电线的一部分引入壳体内并直接软钎焊接到电路基板上的结构来实现的。但是,在所述现有的无刷电动机中,由于需要考虑从外部电路与电路基板之间的电线的引入部分向壳体内部的防水性,所以存在导致壳体构造复杂化、无刷电动机价格升高的问题。进而,需要将电线软钎焊接到电路基板上的作业,但是存在如下问题这种比较需要劳力的作业不仅与希望以极少工作量就可以实现的要求相反,而且导致无刷电动机整体的组装容易性降低,进而由于作业时间的增加而导致价格的上升等。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平9-11709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以比较简易的结构能够容易且可靠地进行电连接部分的连接作业的无刷电动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式,提供一种无刷电动机,该无刷电动机具有壳体,该壳体容纳保持电路基板并构成为支承转子使该转子可旋转,在该无刷电动机中,所述壳体的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相互嵌合,并使得在该第一和第二壳体部件之间容纳保持有所述电路基板,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中安装有所述电路基板,并且还安装有用于进行所述电路基板与外部的电连接的第一连接器,另一方面,在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中一体成型地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嵌合的第二连接器。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如下效果通过将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相互组装起来,从而将安装于电路基板的连接器和嵌合于该连接器的对方连接器嵌合起来,因此能够以比较简单的结构容易地完成电连接部分的连接作业,从而能够提供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组装作业容易且更加廉价的无刷电动机。此外,能够实现如下效果通过在壳体部件的一方一体地设置连接器,能够削减零部件个数,从而提供结构更简单、价格更低廉的无刷电动机。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无刷电动机的第一结构例的纵剖面图。图2是图1所示的无刷电动机的送风风扇安装前的状态的俯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无刷电动机的送风风扇安装前的状态的侧视图。图4是图1所示的无刷电动机的壳体的外部连接器连接部侧的侧视图。图5是图1所示的无刷电动机的仰视图。图6是用于说明壳体的组装顺序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状态的纵剖面图。图7是包括图1所示的无刷电动机所用的基板侧连接器安装到电路基板上的状态的局部剖面的侧视图。图8是图1所示的无刷电动机所用的基板侧连接器安装到电路基板上的状态的仰视图。图9是表示图1所示的无刷电动机所用的基板侧连接器的插座式接线端的结构例的整体立体图。图10是图1所示的无刷电动机所用的罩侧的连接器的俯视图。图11是表示图1所示的无刷电动机所用的罩侧连接器的插头式接线端和外部连接器连接部的插头式接线端的结构例的整体立体图。图1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无刷电动机的第二结构例的罩侧连接器的俯视图。图13是沿图12的AA线的剖面图。图14是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无刷电动机的第二结构例的基板侧连接器的局部剖面的侧视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无刷电动机的第二结构例的基板侧连接器安装到电路基板上的状态的仰视图。图16是沿图15的BB线剖面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无刷电动机的第三结构例的罩侧连接器的俯视图。图18是沿图17的CC线的剖面图。图1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无刷电动机的第四结构例的罩侧连接器的侧视图。图20是沿图21的DD线的剖面图。图2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无刷电动机的第四结构例的罩侧连接器的俯视图。图22是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无刷电动机的第四结构例的基板侧连接器安装到电路基板上的状态的局部剖面的侧视图。图23是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无刷电动机的第四结构例的基板侧连接器安装到电路基板上的状态的仰视图。图24是沿图23的EE线的剖面图。图25是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无刷电动机的第五结构例的罩侧连接器的局部剖面的主视图。图26是沿图27的FF线的剖面图。图2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无刷电动机的第五结构例的罩侧连接器的俯视图。图28是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无刷电动机的第五结构例的基板侧连接器安装到电路基板上的状态的局部剖面的侧视图。图2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无刷电动机的第五结构例的基板侧连接器安装到电路基板上的状态的后视图。图3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无刷电动机的第五结构例的基板侧连接器安装到电路基板上的状态的仰视图。图31是沿图30的GG线的剖面图。标号说明1 壳体2 定子3 转子21 电动机罩21b 第一环状周壁22 基板罩22b 第二环状周壁28 基板侧连接器28a 嵌合外壳部28b 固定部28c 凹槽29 罩侧连接器30 外部连接器连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图1至图31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而且,下面说明的部件、配置等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而是能够在本专利技术的主旨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首先,参照图1至图5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无刷电动机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无刷电动机主要包括基部固定在壳体1上的定子2;旋转自如地设置于该定子2上的转子3;和对卷绕于定子2的励磁线圈7进行通电控制的电路基板4(参照图1)。并且,具有所述结构的无刷电动机例如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中的送风风扇5的旋转驱动,送风风扇5固定于旋转轴12的顶端部12a(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定子2配置在转子3的内侧,并具有叠片铁心6、卷绕在该叠片铁心6上的励磁线圈7、上部绝缘罩8a和下部绝缘罩兼轴承座8b。上部绝缘罩8a在形成为中空圆筒状的部位15a的外周面的适当位置上形成有圆环状的凸缘15b,在形成为中空圆筒状的部位15a中压入上部轴承座9a。上部轴承座9a保持上部轴承10a,并且设置有形成为圆筒状的上部压入部14a,该上部压入部14a被压入到叠片铁心6的上部侧(图1中为转子3侧)。另一方面,下部绝缘罩兼轴承座8b在叠片铁心6的下部侧(图1中为壳体1侧)与之前的上部绝缘罩8a同样地发挥绝缘罩的功能,并且容纳保持下部轴承10b。即,下部绝缘罩兼轴承座8b与之前的上部绝缘罩8a同样地在形成为大致中空筒状的部位16a的内部配置有下部轴承10b,并且,在该部位16a的外周面的适当位置形成有圆环状的凸缘16b。进而,在部位16a的与壳体1相反侧的端部上,设有被压入到叠片铁心6的下部侧的下部压入部14b。而且,叠片铁心6通过在其上部侧的中央部分压入上部轴承座9a的上部压入部14a,并在其下部侧的中央部分压入下部绝缘罩兼轴承座8b的下部压入部14b,从而以由上部绝缘罩8a、上部轴承座9a和下部绝缘罩兼轴承座8b从上下挟持的方式来被保持(参照图1)。下部绝缘罩兼轴承座8b中与形成有下部压入部14b的端部相反侧的端部固定在构成壳体1的第一罩部件即电动机罩21上。而且,上部轴承座9a和下部绝缘罩兼轴承座8b的中央部分形成为中空状,并通过使旋转轴12在该部分中插入贯通,而由上部轴承10a和下部轴承10b将旋转轴12可旋转地支承在壳体1上(参照图1)。转子3具有形成在大致碗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刷电动机,该无刷电动机具有壳体,该壳体容纳保持电路基板并构成为支承转子使该转子可旋转,该无刷电动机的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相互嵌合,并使得在该第一和第二壳体部件之间容纳保持有所述电路基板,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上安装有所述电路基板,并且还安装有用于进行所述电路基板与外部的电连接的第一连接器,另一方面,在所述第二壳体部件上一体成型地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嵌合的第二连接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修梅垣史
申请(专利权)人:法雷奥热系统日本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