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刷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9391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高防水性和水密性的无刷电动机。该无刷电动机具有壳体(1),该壳体(1)构成为容纳保持电路基板(4),并支承转子(3)使之可旋转,在该无刷电动机中,所述壳体(1)被构成为以电动机罩(21)的第一环状周壁(21a)的部分与基板罩(22)的第二环状周壁(22a)的内周面接合的方式而嵌合;在第一环状周壁(21a)的外周面上,O形环(23)嵌入环状槽(21c)中,从而能够确保电动机罩(21)和基板罩(22)之间的高防水性和水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刷电动机,特别涉及一种可提高防水性和水密性等的无刷电动机。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这种无刷电动机,例如公知或周知有如下结构具有固定了无刷电动机的定子的电动机支架;在固定于该电动机支架的定子上设有转子,该转子被支承成可旋转,并且在该电动机支架的与定子所处面相反侧的面侧安装有下部壳体;由电动机支架和下部壳体构成壳体;在该壳体内部容纳有电路基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所述现有的无刷电动机中,为了提高电路基板的电子部件、特别是晶体管和IC的放热效率,在壳体上形成通气孔。因此,在水气较多的场所等使用时,或者将该无刷电动机设置在能够避免水滴等从通气孔向壳体内浸入的场所,或者在安装位置的周围设置防水壁之类的部件等,从而,在使用该无刷电动机时,由于需要对防水进行考虑,所以存在使用场所的自由度小的问题。特别是,例如用于驱动车辆用空调装置等的送风风扇的情况等时,从暴露于各种气象环境条件下的车辆的特性来讲当然需要防水性,所以希望无刷电动机本体具有更高的防水性和水密性。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平11-34645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使用时无需为了防水性和水密性实行特别的处理而具有高防水性能和水密性的无刷电动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式,提供一种无刷电动机,该无刷电动机具有壳体,该壳体构成为容纳保持电路基板,并且支承转子使该转子可旋转,在该无刷电动机中,所述壳体具有在各自基底部的周缘部分具有环状周壁的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嵌合,以使所述第一和第二壳体部件的任一方的壳体部件的环状周壁的外周面与另一方的壳体部件的环状周壁的内周面接合;在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之间形成有容纳保持所述电路基板的容纳空间;并且,在所述一方的壳体部件的外周面上卷绕有O形环。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实现如下效果能够提供一种这样的无刷电动机,即通过在构成收纳电路基板的壳体的第一和第二壳体部件之间设置的O形环,能够确保两者之间的水密性,并能够通过其接合部分可靠地防止水滴等从外部浸入,从而与以往不同,该无刷电动机本身具有高防水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无刷电动机的结构例的纵剖面图。图2是图1所示的无刷电动机的送风风扇安装前的状态的俯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无刷电动机的送风风扇安装前的状态的侧视图。图4是图1所示的无刷电动机的仰视图。图5是用于说明壳体的组装顺序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状态下的纵剖面图。图6是表示实现电动机罩和基板罩的水密性的进一步提高的其他结构例的局部剖面图。图7是表示实现电动机罩和基板罩的水密性的进一步提高的第二其他结构例的局部剖面图。标号说明1 壳体2 定子3 转子 21 电动机罩21a 电动机罩基底部21b 第一环状周壁21c 环状槽22 基板罩22a 基板罩基底部22b 第二环状周壁23 O形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图1至图5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而且,下面说明的部件、配置等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而是能够在本专利技术的主旨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首先,参照图1至图4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无刷电动机的结构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无刷电动机主要包括基部固定在壳体1上的定子2;旋转自如地设置于该定子2上的转子3;和对卷绕安装于定子2的励磁线圈7进行通电控制的电路基板4(参照图1)。并且,具有所述结构的无刷电动机例如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中的送风风扇5的旋转驱动,送风风扇5固定于旋转轴12的顶端部12a(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定子2配置在转子3的内侧,并具有叠片铁心6、卷绕在该叠片铁心6上的励磁线圈7、上部绝缘罩8a和下部绝缘罩兼轴承部件8b。上部绝缘罩8a在形成为中空圆筒状的部位15a的外周面的适当位置上形成有圆环状的凸缘15b,在形成为中空圆筒状的部位15a中压入上部轴承座9a。上部轴承座9a保持上部轴承10a,并且设置有形成为圆筒状的上部压入部14a,该上部压入部14a被压入到叠片铁心6的上部侧(图1中为转子3侧)。另一方面,下部绝缘罩兼轴承座8b在叠片铁心6的下部侧(图1中为壳体1侧)与之前的上部绝缘罩8a同样发挥绝缘罩的功能,并且容纳保持下部轴承10b。即,下部绝缘罩兼轴承座8b与之前的上部绝缘罩8a同样在形成为中空圆筒状的部位16a的内部配置有下部轴承10b,并且,在该部位16a的外周面的适当位置形成有圆环状的凸缘16b。进而,在部位16b的与壳体1相反侧的端部上,设有被压入到叠片铁心6的下部侧的下部压入部14b。而且,叠片铁心6通过在其上部侧的中央部分压入上部轴承座9a的上部压入部14a,并在其下部侧的中央部分压入下部绝缘罩兼轴承座8b的下部压入部14b,从而以由上部绝缘罩8a、上部轴承座9a和下部绝缘罩兼轴承座8b从上下挟持的方式来被保持(参照图1)。下部绝缘罩兼轴承座8b中与形成有下部压入部14b的端部相反侧的端部固定在构成壳体1的第一罩部件即电动机罩21上。而且,上部轴承座9a和下部绝缘罩兼轴承座8b的中央部分形成为中空状,并通过使旋转轴12在该部分中插入贯通,而由上部轴承10a和下部轴承10b将旋转轴12可旋转地支承在壳体1上。转子3具有形成在大致碗侧的轭11,并且其开放面形成在壳体1侧,其封闭面形成上表面,并且,通过在穿设于该封闭面的中央部分的轴通孔11a中插通旋转轴12而将转子3固定在旋转轴12上,从而将转子3保持在壳体1上。而且,在轭11的内周面,沿周向隔开适当间隔固定多个磁体13,并使所述磁体13与叠片铁心6的周面隔着适当的间隙相对(参照图1)。壳体1由电动机罩21和基板罩22构成,特别是,本专利技术的壳体1与以往不同,本专利技术的壳体1不形成用于使其内部与外部通气那样的通孔等,而是构成为密闭容器状。作为第一罩部件的电动机罩21的整体外观俯视形状形成为大致圆盘状(参照图2);在形成为大致圆盘状的电动机罩基底部21a的周缘部分竖立设有第一环状周壁21b(参照图1)。而且,在该电动机罩21的上表面侧,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支承转子3使该转子3可旋转。(参照图1和图3)。在第一环状周壁21b的外周面的适当位置凹入设有环状槽21c;在该环状槽21c中嵌入有O形环23,从而使O形环23卷绕安装在第一环状周壁21b上。此外,在基板罩22的背面侧,即,在可旋转地支撑转子3侧的相反侧,电路基板4被螺纹紧固在未图示的部位。而且,电路基板4和励磁线圈7通过由导电部件构成的接线柱24相互电连接。即,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接线柱24的一端侧为了与励磁线圈7连接而形成为大致U字形,并且该U字形的端部的正下方埋设于防水壳体25中(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的防水壳体25整体形成为大致圆筒状,并由大径部25a和小径部25b构成。大径部25a形成为中空有底筒状,并且接线柱24的形成为U字形的端部位于该部分;在与小径部25b的轴向长度相当的、接线柱24的、U字形端部正下方的部位埋设于小径部25b中;接线柱24的剩余部位从小径部25b引出。另一方面,在电动机罩21的电动机罩基底部21a的适当部位上,形成有向背面侧突出的、中空的嵌合筒状部26,在该嵌合筒状部26嵌合插入有防水壳体25的小径部25b。而且,在小径部25b的外周面上卷绕有O形环27,用于确保该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刷电动机,该无刷电动机具有壳体,该壳体被构成为容纳保持电路基板,并支承转子使该转子可旋转,所述无刷电动机的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在各自基底部的周缘部分具有环状周壁的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嵌合,使得所述第一和第二壳体部件的任一方的壳体部件的环状周壁的外周面与另一方的壳体部件的环状周壁的内周面接合;并在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之间形成有容纳保持所述电路基板的容纳空间,在所述一方的壳体部件的外周面上卷绕安装有O形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修梅垣史
申请(专利权)人:法雷奥热系统日本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