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交流发电机的接线端组件的制造方法及接线端组件技术

技术编号:3358946 阅读:1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用交流发电机的接线端组件的制造方法及利用其的接线端组件,更具体来说,该接线端组件的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所述的步骤制造:第一步骤,进行开槽(notching)及穿孔(piercing)工序;第二步骤,在上述开槽(notching)工序形成的部位,通过深冲压(deep  drawing)工序形成多个向上侧突出且延长、且贯通的圆柱形状的组装部;第三步骤,进行为了使接线端组件的形状适于吻合组装而追加的修整(trimming)及穿孔(piercing)工序;第四步骤,进行基于对接线端组件的形状而追加的模压(coining)及弯曲(bending)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用交流发电机的接线端组件(terminal assembly of analternator for a vehicle),提供汽车用交流发电机的接线端组件的制造方法及利用其的接线端组件,该汽车用交流发电机通过以下所述的步骤制造,从而,即使在塑造成形工序中一体化而使厚度变薄,也相比以往的形状,提高垂直或水平耐振性,即基于开槽(notching)及穿孔(piercing)工序的第一步骤;在通过开槽工序形成的部位,由深冲压(deep drawing)工序形成多个向上侧突出且延长、且贯通的圆锥形状的组装部的第二步骤;基于为了使接线端组件的形状吻合组装而追加的修整(trimming)及穿孔(piercing)工序的第三步骤;及基于对接线端组件11的形状追加的模压(coining)及弯曲(bending)工序的第四步骤。
技术介绍
通常,车辆用发电机中,为了在低速产生高压,在高速发挥稳定的性能,而使用所谓交流发电机(alternator)的通常的三相交流发电机,这样的车辆用三相交流发电机发挥以下所述的作用,即以车辆发动机的曲柄轴和传动带(belt)相连接的状态,发动机旋转时受到其动力,从而,时常对电池充电。于是,如图1所示,如上所述的车辆用交流发电机100包括产生起磁力的转子设备(rotor assembly,110);向上述转子设备110供给电流的电刷设备(brush assembly,120);通过上述产生的起磁力产生感应起磁力的定子设备(stator assembly,130);将上述结构在前、后面固定并支撑的外壳(housing,140)(180);调节转子系的强度的调整器(regulator,150)将输出的交流电流整流为直流的整流器组件(rectifier assembly,160);及从外部(车辆发动机)传递得到旋转动力的滑轮(pulley,170)等。另一方向,如图2及图3所示,整流器组件160在外壳180的内侧分别以板材形状叠层组装二极管引线(diode lead)及定子引线(stator lead)的接线端组件(terminal assembly,160a)、和用于散热的散热片(heat sink,160b)。然而,这样的接线端组件由于为在组装二极管引线或定子引线的过程中弯曲板材形状的接线端组件的结构,相对来说,接线端组件的板材形状存在振动引起的疲劳破坏发生、与二极管引线的组装不稳定、组装工序中二极管引线弯曲的问题,存在二极管和接线端组件的组装不稳定的问题。另外,以往的接线端组件构成为板材弯曲而形成形状,因此,作业工序及形状复杂,对振动脆弱,因此,需要板材加厚,故这成为成本上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按如下所述的步骤制造接线端组件的制造方法及利用其的接线端组件,第一步骤,进行开槽(notching)及穿孔(piercing)工序;第二步骤,在由上述开槽(notching)工序形成的部位,通过深冲压(deep drawing)工序形成多个向上侧突出且延长、且贯通的圆柱形状的组装部(1a);第三步骤,进行为了使接线端组件(11)的形状适于吻合组装而追加的修整(trimming)及穿孔(piercing)工序;第四步骤,进行基于对接线端组件的形状而追加的模压(coining)及弯曲(bending)工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用交流发电机的接线端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第一步骤,进行开槽(notching)及穿孔(piercing)工序;第二步骤,在由上述开槽(notching)工序形成的部位,通过深冲压(deepdrawing)工序形成多个向上侧突出且延长、且贯通的圆柱形状的组装部(1a);第三步骤,进行为了使接线端组件(11)的形状适于吻合组装而追加的修整(trimming)及穿孔(piercing)工序;第四步骤,进行基于对接线端组件的形状而追加的模压(coining)及弯曲(bending)工序。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用交流发电机的接线端组件的制造方法及利用其的接线端组件,其通过以下所述的步骤制造,且为通过该制造方法形成的接线端组件,即第一步骤,其基于开槽(notching)及穿孔(piercing)工序;第二步骤,其在上述开槽(notching)工序形成的部位,通过深冲压(deep drawing)工序形成多个向上侧突出且延长、且贯通的圆柱形状的组装部;第三步骤,其基于为了使接线端组件的形状吻合组装而追加的修整(trimming)及穿孔(piercing)工序;第四步骤,其基于对接线端组件的形状追加的模压(coining)及弯曲(bending)工序,组装作为铜等导电体的二极管引线及定子引线的组装部的形状形成为圆柱或圆锥形状,从而,即使通过塑造成形工序一体化而使接线端组件的板材形状的厚度变薄,也具有增大耐振性、减少成本的效果,具有能够最小化在组装二极管引线时二极管引线弯曲或折曲而产生的二极管不合格率的效果。还有,在接线端组件的多个组装部组装二极管引线后,通过钨极惰性气体保护(TIG)焊接、点焊(spot)焊接或软钎焊(soldering)焊接工序,与接线端组件一体化,相比以往的形状,具有增大垂直或水平耐振性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概略表示通常的汽车用交流发电机的剖面图。图2是概略表示通常的汽车用交流发电机的侧面图。图3是概略表示以往技术中的整流器组件的俯视图及侧面图。图4是概略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接线端组件的立体图。图5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接线端组件的制造方法的第一步骤的俯视图。图5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接线端组件的制造方法的第二步骤的俯视图及立体图。图5c及5d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接线端组件的制造方法的第三步骤的俯视图及立体图。图5e及5f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接线端组件的制造方法的第四步骤的俯视图及立体图。图6是概略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整流器组件的局部剖面图。图7是概略表示安装有本专利技术的整流器组件的状态的局部立体图。图8是概略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整流器组件的立体图。图中,10-整流器组件;11-接线端组件;11a-组装部;11b-贯通孔;11c-弯曲部;13-二极管;13a-二极管引线;21-定子引线;30-绝缘体。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图4是概略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接线端组件的立体图,图5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接线端组件的制造方法的第一步骤的俯视图,图5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接线端组件的制造方法的第二步骤的俯视图及立体图,图5c及5d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接线端组件的制造方法的第三步骤的俯视图及立体图,图5e及5f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接线端组件的制造方法的第四步骤的俯视图及立体图,图6是概略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整流器组件的局部剖面图,图7是概略表示安装有本专利技术的整流器组件的状态的局部立体图,图8是概略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整流器组件的立体图。本专利技术的汽车用交流发电机,其具备整流器组件10而成,该整流器组件10包括板材形状的接线端组件11,该接线端组件11配置为与二极管引线13a及定子引线21连接,其中,为了能够与上述二极管引线13a及定子引线21连接,组装上述二极管引线13a及定子引线21的上述接线端组件11通过以下所述的制造上述接线端组件11的方法制造,即基于开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用交流发电机的接线端组件的制造方法,所述汽车用交流发电机具备整流器组件(10),该整流器组件(10)包括板材形状的接线端组件(11),该接线端组件(11)被配置成与二极管引线(13a)及定子引线(21)连接,该汽车用交流发电机的接线端组件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能够与上述二极管引线(13a)及定子引线(21)连接地组装有上述二极管引线(13a)及定子引线(21)的上述接线端组件(11)通过以下所述步骤制造;第一步骤,进行开槽(notching)及穿孔(p iercing)工序;第二步骤,在由上述开槽(notching)工序形成的部位,通过深冲压(deepdrawing)工序形成多个向上侧突出且延长、且贯通的圆柱形状的组装部(1a);第三步骤,进行为了使接线端组件(11)的 形状适于吻合组装而追加的修整(trimming)及穿孔(piercing)工序;第四步骤,进行基于对接线端组件的形状而追加的模压(coining)及弯曲(bending)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相喆河溢祐玄在镇
申请(专利权)人:韩国德尔福汽车系统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