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车电控装置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8762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叉车电控装置结构,包括叉车主体、交互构件和控制构件,交互构件连接于叉车主体的外表面,叉车主体设有内置腔,控制构件连接于内置腔,交互构件和控制构件电连接;控制构件包括主框架、导航模组、转换模组、电源模块和开关控制模块,主框架呈类方柱形结构,导航模组设于主框架下部的一侧,转换模组设于主框架下部的另一侧,电源模块设于转换模组的上方,开关控制模块设于导航模组的上方,导航模组、转换模组、电源模块和开关控制模块同设于主框架内、且彼此之间留有配合间隙。将交互构件与控制构件分离,操作者直接在叉车主体的外表面即可操作交互构件;控制构件的体积得到进一步压缩,减小叉车主体的体积。减小叉车主体的体积。减小叉车主体的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叉车电控装置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叉车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叉车电控装置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电动叉车得到广泛应用。电动叉车与一般叉车的差别在于其具有电控装置,电控装置是一个或多个低压开关设备以及与之相关的控制、测量、信号、保护、调节等设备,用于电动叉车的控制。
[0003]现有技术中,电控装置一般设置在叉车车体的外侧,例如设置在叉车的上方,并配合显示器使用,操作者需要向上伸手操作,如电控装置发生故障,操作者需要保持伸手维修的姿势;且由于显示器与电控装置设置成一整体,导致体积大,固定在叉车上方也影响车体的重心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叉车电控装置结构,主要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控装置与显示器设置成一整体并固定在叉车上方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叉车电控装置结构,包括叉车主体、交互构件和控制构件,所述交互构件连接于所述叉车主体的外表面,所述叉车主体设有内置腔,所述控制构件连接于所述内置腔,所述交互构件和控制构件电连接;
[0007]所述控制构件包括主框架、导航模组、转换模组、电源模块和开关控制模块,所述主框架呈类方柱形结构,所述导航模组设于所述主框架下部的一侧,所述转换模组设于所述主框架下部的另一侧,所述电源模块设于所述转换模组的上方,所述开关控制模块设于所述导航模组的上方,所述导航模组、转换模组、电源模块和开关控制模块同设于所述主框架内、且彼此之间留有配合间隙。
[0008]进一步地,还包括防护罩板,所述防护罩板连接于所述叉车主体的外表面,且设置于所述交互构件的外侧。
[0009]进一步地,所述导航模组包括导航控制单元和第一连接支架,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呈几字型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包括第一横板、第二横板和第一竖板,所述第一竖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之间,所述第一横板、第二横板分别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主框架,所述第一竖板与所述导航控制单元紧密连接、并将所述导航控制单元限位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和主框架之间。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横板、第二横板和第一竖板均开设有散热通孔。
[0011]进一步地,所述转换模组包括转接板和第二连接支架,所述第二连接支架内设有容置腔,所述转接板固定于所述容置腔,所述第二连接支架固定于所述主框架。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支架在正对于所述转接板的至少一个侧面开设有散热通
孔。
[0013]进一步地,还包括侧盖板,所述侧盖板连接于所述主框架外表面,所述侧盖板开设有维修窗,所述维修窗正对于所述导航模组和转换模组,所述维修窗外侧还连接有封板。
[0014]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通风模块,所述第一通风模块固定于主框架、且正对于所述电源模块,所述侧盖板开设有正对于所述第一通风模块的通风口。
[0015]进一步地,还包括接口模块,所述接口模块连接于所述主框架外侧、并用于与所述交互构件的电插头连接。
[0016]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将交互构件与控制构件分离,操作者直接在叉车主体的外表面即可操作交互构件,无需向上伸手操作;更重要的是控制构件的体积得到进一步压缩,并且将导航模组、转换模组、电源模块和开关控制模块整合在类方柱形结构的主框架中,将主框架固定在叉车主体的内置腔中,控制构件既能得到保护,防止碰撞,各模组之间的连接更紧凑,减小叉车主体的体积,适于在空间有限的场景中使用。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9]利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0]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叉车电控装置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叉车电控装置结构中去掉外罩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中控制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中控制构件去掉侧盖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技术中控制构件的主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技术中控制构件的导航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本技术中控制构件的转换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当描述到特定器件位于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之间时,在该特定器件与第一器件或第二器件之间可以存在居间器件,也可以不存在居间器件。当描
述到特定器件连接其它器件时,该特定器件可以与所述其它器件直接连接而不具有居间器件,也可以不与所述其它器件直接连接而具有居间器件。
[0030]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0031]参照图1至图7,在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叉车电控装置结构,包括叉车主体1、交互构件2和控制构件3,叉车主体1是叉车用于固定驱动部件、控制部件等的重要部分,叉车主体1包括有外罩12,外罩12高度一般在操作员的腰间,交互构件2连接于叉车主体1的外表面,即交互构件2在外罩12的顶部,操作员将手自然抬起到腰部即可控制交互构件2,自然方便;叉车主体1设有内置腔11,控制构件3连接于内置腔11,内置腔11在外罩12内部,外罩12能起到防护的作用,防止控制构件3受到外力影响,交互构件2和控制构件3电连接,实现人机交互控制功能;通过将交互构件2与控制构件3分离,操作者直接在叉车主体1的外表面即可操作交互构件2,无需向上伸手操作;控制构件3的体积得到进一步压缩,使得控制构件3能完整地放置在内置腔11中,也进一步提高防护功能。
[0032]结合图3至图5,更具体地,控制构件3包括主框架31、导航模组32、转换模组33、电源模块34和开关控制模块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叉车电控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叉车主体、交互构件和控制构件,所述交互构件连接于所述叉车主体的外表面,所述叉车主体设有内置腔,所述控制构件连接于所述内置腔,所述交互构件和控制构件电连接;所述控制构件包括主框架、导航模组、转换模组、电源模块和开关控制模块,所述主框架呈类方柱形结构,所述导航模组设于所述主框架下部的一侧,所述转换模组设于所述主框架下部的另一侧,所述电源模块设于所述转换模组的上方,所述开关控制模块设于所述导航模组的上方,所述导航模组、转换模组、电源模块和开关控制模块同设于所述主框架内、且彼此之间留有配合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叉车电控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罩板,所述防护罩板连接于所述叉车主体的外表面,且设置于所述交互构件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叉车电控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航模组包括导航控制单元和第一连接支架,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呈几字型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包括第一横板、第二横板和第一竖板,所述第一竖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之间,所述第一横板、第二横板分别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主框架,所述第一竖板与所述导航控制单元紧密连接、并将所述导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高原余政洋马浩杰钱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木蚁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