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单双层混合线圈下线工艺,属于电机制造
技术介绍
电机是目前世界各国进行机电能量转换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装置,在 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属于量大面广的产品。随着电机导线材料在电机综合成本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加上各国均在 电机的性能指标(如效率等)上的要求有所提高,因此既能降低成本、又 能提高性能的各种绕组设计层出不穷,单双层混合式绕组就是其中之一。 它不仅保留了双层绕组短距后能够削弱谐波磁动势、改善起动性能的优 点,又具有单层绕组无需层间绝缘、槽满率较高、线圈数量少等优点,而且可以节省用料,提高效率。以三相18槽2极单双层绕组为例(见附图l),说明在以往的单双 层混合线圈下线工艺中存在的问题。①假设第8、 9槽为选定的起嵌槽,将第一个线圈组(由大、小线圈 各一构成一个线圈组)的两个下层线圈边分别嵌入第8槽和第9槽,其上 层边暂时吊起不嵌(注嵌入第9槽中的是单层线圈边,由于该线圈边端 部是被压在其他线圈下面的,因此也称下层边)。② 空一槽,把第二个线圈组的两个下层边分别嵌入第11、 12槽,其 上层边暂时也吊起不嵌。③ 再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单双层混合线圈下线工艺,用于电机绕组线圈嵌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线工艺,其步骤是: 第1步先下U相所占各槽线圈,如第8、9槽为选定的起嵌槽,将第一个线圈组的两个线圈边分别嵌入第8槽和第9槽的下层边,其另一边分别嵌入第1槽和第2槽的下层边;U相另一个线圈组的两个线圈边分别嵌入第10槽和第11槽的下层边,其另一边分别嵌入第17槽和第18槽的下层边,至此U相全部嵌完,全部位于槽的下层边; 第2步再下V相所占各槽线圈,如第14、15槽为选定的起嵌槽,将第一个线圈组的两个线圈边分别嵌入第14槽和第15槽的下层边,其另一边分别嵌入第7槽的下层边和第8槽的上层边,V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单双层混合线圈下线工艺,用于电机绕组线圈嵌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线工艺,其步骤是第1步先下U相所占各槽线圈,如第8、9槽为选定的起嵌槽,将第一个线圈组的两个线圈边分别嵌入第8槽和第9槽的下层边,其另一边分别嵌入第1槽和第2槽的下层边;U相另一个线圈组的两个线圈边分别嵌入第10槽和第11槽的下层边,其另一边分别嵌入第17槽和第18槽的下层边,至此U相全部嵌完,全部位于槽的下层边;第2步再下V相所占各槽线圈,如第14、15槽为选定的起嵌槽,将第一个线圈组的两个线圈边分别嵌入第14槽和第15槽的下层边,其另一边分别嵌入第7槽的下层边和第8槽的上层边,V相另一个线圈组的两个线圈边分别嵌入第5槽和第6槽的下层边,其另一边分别嵌入第16槽的下层边和第17槽的上层边,至此V相全部嵌完,一半位于槽的下层边,一半位于上层边;第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憬奇,姚鹏,吴艳红,胡春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科电机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