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足仿生全向察打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6684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四足仿生全向察打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上的全向武器系统;所述全向武器系统包括支撑结构、与所述支撑结构相连接用于驱使所述支撑结构进行旋转的第一驱动机构、固设于所述支撑结构上的手枪本体以及扳动所述手枪本体的扳机实现射击的击发装置;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固设于所述机器人本体上;所述击发装置固设于所述支撑结构上。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机器人能够实现3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足仿生全向察打机器人


[0001]本技术仿生机器人
,特别涉及一种四足仿生全向察打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在城市作战场景中,尤其是针对楼宇和地下空间的任务执行,以往都采用人员携带作战装备对目标进行近距离逼近式攻击,但这种方式存在人员容易暴露并造成任务失败的风险。
[000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及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立体摄影测量也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这推动了激光雷达技术和视觉导航定位一体化的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多传感器融合系统是一种集激光、视觉、全球定位系统和惯性导航系统等多种技术于一身的系统,其能精确测量目标位置、运动状态和形状,探测、识别、分辨和跟踪目标,被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因此,利用无人作战装置代替作战人员执行作战任务已成为一种趋势,但现有的无人作战装置仅能实现单向打击,无法满足城市作战的多场景作战需求。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案专利技术人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四足仿生全向察打机器人,能够实现多向打击,满足多场景作战需求。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四足仿生全向察打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上的全向武器系统;
[0006]所述全向武器系统包括支撑结构、与所述支撑结构相连接用于驱使所述支撑结构进行旋转的第一驱动机构、固设于所述支撑结构上的手枪本体以及扳动所述手枪本体的扳机实现射击的击发装置;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固设于所述机器人本体上;所述击发装置固设于所述支撑结构上。
[0007]优选地,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上支撑板、下支撑板以及连接在所述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之间的支撑柱;所述手枪本体通过仿形固定单元固定在所述上支撑板的顶部,所述击发装置固设于所述上支撑板的底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第一输出轴与所述下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击发装置包括与所述上支撑板固定连接的连接固定板、活动设置在所述连接固定板上的活动件以及驱使所述活动件进行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活动件的一端固设有延伸至所述手枪本体的扳机一侧的扳动杆。
[0009]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连接固定板上的第一舵机以及旋转盘;所述第一舵机具有第二输出轴,且所述第二输出轴与所述旋转盘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盘上固设有偏心轴,所述活动件的中部形成有与所述偏心轴相配合使偏心轴在旋转时带动所述活动件进行移动的活动槽孔。
[0010]优选地,所述连接固定板在对应于所述活动件的两端均固设活动件支撑板,所述
活动件滑动装配在所述活动件支撑板上,并且所述活动件的端部延伸至所述活动件支撑板之外。
[0011]优选地,所述仿形固定单元包括固设于所述手枪本体的前端一侧的第一仿形块、固设于所述手枪本体的前端另一侧的第二仿形块、固设于所述手枪本体的后端的第三仿形块以及固设于所述手枪本体上并靠近扳机位置的第四仿形块;所述第一仿形块、第二仿形块、第三仿形块以及第四仿形块均与所述上支撑板固定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为固设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顶部的第二舵机。
[0013]优选地,还包括固设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顶部两端的激光雷达。
[0014]优选地,还包括固设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顶部两端和两侧的拍摄相机。
[0015]优选地,所述机器人本体为四足机器人本体。
[0016]通过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机器人本体上设置有全向武器系统,并且全向武器系统包括支撑结构、第一驱动机构、手枪本体和击发装置,在工作时,可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使支撑结构、手枪本体和击发装置一起进行旋转,并在旋转至使手枪本体对准目标作战区域内的目标时,通过击发装置触发扳动手枪本体的扳机,使手枪本体能够对目标作战区域内的目标发起射击;同时机器人上还配设有激光雷达和拍摄相机,能够实现对目标作战区域内的目标进行探测、跟踪和识别,从而保证手枪本体能够对目标进行精准打击。因此通过本技术的机器人能够实现360
°
无死角精准打击,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多场景作战需求,提高对敌作战能力;同时,本技术的机器人还具有实现成本低、结构紧凑、体积小、便于拆装等优点,携带方便,能够保证作战时不容暴露,特别适合在街区、楼宇、台阶、地下空间等狭窄环境中使用。
【附图说明】
[0017]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一种四足仿生全向察打机器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一种四足仿生全向察打机器人的正视图;
[0020]图3是本技术一种四足仿生全向察打机器人的俯视图;
[0021]图4是本技术中全向武器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中全向武器系统的俯视图;
[0023]图6是本技术中击发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00

机器人;
[0026]1‑
机器人本体,11

机器人主体部,12

机械足;
[0027]2‑
全向武器系统,21

支撑结构,211

上支撑板,2111

开口,212

下支撑板,213

支撑柱,22

第一驱动机构,221

第一输出轴,23

手枪本体,231

扳机;
[0028]3‑
击发装置,31

连接固定板,32

活动件,321

活动槽孔,33

第二驱动机构,331

第一舵机,3311

第二输出轴,332

旋转盘,333

偏心轴,34

扳动杆,35

活动件支撑板;
[0029]4‑
仿形固定单元,41

第一仿形块,42

第二仿形块,43

第三仿形块,44

第四仿形块;
[0030]5‑
激光雷达;
[0031]6‑
拍摄相机,61

红外相机,62

可见光相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32]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四足仿生全向察打机器人,解决了现有无人作战装置仅能实现单向打击,无法满足城市作战的多场景作战需求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能够实现多向打击,从而满足多场景作战需求的技术效果。
[0033]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足仿生全向察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机器人本体上的全向武器系统;所述全向武器系统包括支撑结构、与所述支撑结构相连接用于驱使所述支撑结构进行旋转的第一驱动机构、固设于所述支撑结构上的手枪本体以及扳动所述手枪本体的扳机实现射击的击发装置;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固设于所述机器人本体上;所述击发装置固设于所述支撑结构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足仿生全向察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上支撑板、下支撑板以及连接在所述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之间的支撑柱;所述手枪本体通过仿形固定单元固定在所述上支撑板的顶部,所述击发装置固设于所述上支撑板的底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第一输出轴与所述下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四足仿生全向察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击发装置包括与所述上支撑板固定连接的连接固定板、活动设置在所述连接固定板上的活动件以及驱使所述活动件进行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活动件的一端固设有延伸至所述手枪本体的扳机一侧的扳动杆。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四足仿生全向察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连接固定板上的第一舵机以及旋转盘;所述第一舵机具有第二输出轴,且所述第二输出轴与所述旋转盘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盘上固设有偏心轴,所述活动件的中部形成有与所述偏心轴相配合使偏心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小林赵文彬王志宏闫福军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特种机器人研发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