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冷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6332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轴风冷却电机,在电机轴的靠散热风扇端开一个空气流通的孔,空气流通孔的深度和电机下轴承端盖一致,在轴的空气流通孔内安装有中空导风管,中空导风管和电机轴通过连接片连接起来,中空导风管的外径d小于空气流通孔的内径D,在电机轴安装风扇和电机上轴承端盖之间开有散热口,电机工作时,电机风扇转动,空气由中空导风管进口进入,然后通过中空导风管的出口进入到电机轴内,由于电机轴的空气流通孔为闭式结构,空气只能由下轴承盖处向上轴承盖处流动,然后由散热口流出,这样形成空气的流动,从而将上下轴承运转时所产生的热量排出电机外部,防止轴承和电机转子因温度升高而损坏,由于电机轴和其它设备连接的部分并没有任何改变,也就不需要其它设备因适应电机而做出相应的改变,从而减少了整套设备的生产成本和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电机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冷式电机,特别是轴风冷却的电机。 二
技术介绍
已有技术中的轴风冷却的电机,通常是将电机轴开一直通的空气流通孔, 电机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电机内的散热风扇运转,使空气从电机轴空气流通 孔内流过,从而将电机运转时轴承所产生的热量带走,降低轴承的温度,延长 轴承的使用寿命,由于整个电机轴为空心直通式的,这样和电机连接的其它配 套设备必须设有通风系统,从而造成整套设备制造成本和安装强度增加,同时 电机的使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电机轴为内循环风冷却方式的,且不影响和 其它设备连接的电机,从而降低设备的生产成本,减少安装强度,提高电机的 使用范围。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结构实现上述目的,在电机轴的靠散热风扇端开一个空气流 通的孔,空气流通孔的深度和电机下轴承端盖一致,在轴的空气流通孔内安装 有中空导风管,中空导风管和电机轴通过连接片连接起来,中空导风管的外径d 小于空气流通孔的内径D,在电机轴安装风扇和电机上轴承端盖之间开有散热口。采用如上结构,电机内的其它结构保持不变,电机工作时时,电机风扇转 动,空气由中空导风管进口迸入,然后通过中空导风管的出口进入到电机轴内, 由于电机轴的空气流通孔为闭式结构,空气只能由下轴承盖处向上轴承盖处流 动,然后由散热口流出,这样形成空气的流动,从而将上下轴承运转时所产生 的热量排出电机外部,防止轴承和电机转子因温度升高而损坏,由于电机轴和接的部分并没有任何改变,也就不需要其它设备因适应电机而做出相应的改变, 从而减少了整套设备的生产成本和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电机的使用范围。 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剖面结构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所示,本新型结构包括电机定子14、电机转子15、电机外壳16、电机轴1、上端盖13和下端盖5、中空导风管8等,在电机轴1的散热风扇2 上开有空气流通孔3,空气流通孔3 —直延伸到电机轴1的下端盖5处,在空气 流通孔3的进风口 6焊接有连接片7,在空气流通孔3内安装有中空导风管8, 中空导风管8的进风口 9和连接片7焊接连接,中空导风管8的出风口 10超过 或等于下轴承11,在电机轴1安装风扇2和上端盖13的位置之间开有散热孔 12。当电机运转时散热风扇2转动,空气由中空导风管8进入到空气流通孔3 的下端盖5位置,然后再由空气流通孔3向散热孔12流动,最后由散热孔12 排出轴外,空气流动时将上轴承11和下轴承4运转时产生的热量带走,降低了 轴承运行时的温升,延长了轴的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冷式电机,其特征在于:在电机轴的靠散热风扇端开一个空气流通的孔,空气流通孔的深度和电机下轴承端盖一致,在空气流通孔内安装有中空导风管,中空导风管和电机轴通过连接片连接起来,中空导风管的外径d小于空气流通孔的内径D,在电机轴安装风扇和电机上轴承端盖之间开有散热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冷式电机,其特征在于在电机轴的靠散热风扇端开一个空气流通的孔,空气流通孔的深度和电机下轴承端盖一致,在空气流通孔内安装有中空导风管,中空导风管和电机轴通过连接片连接起来,中空导风管的外径d小于空气流通孔的内径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