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熔模铸钢件浇注成型的铸造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5361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6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铸钢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熔模铸钢件浇注成型的铸造方法及装置,包括铸造台、固定组件、第一机械臂和第二机械臂,固定组件设置在固定槽的内部,第一机械臂的一端与铸造台固定连接,第一机械臂的另一端穿刺组件,第二机械臂的一端与铸造台固定连接,第二机械臂的另一端设置有夹取组件,穿刺组件包括穿刺箱、穿刺针和第一伸缩气缸,穿刺箱与第一机械臂固定连接,第一伸缩气缸固定安装在穿刺箱的内部,穿刺针的一端与第一伸缩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解决了铸钢件出现铸件缩孔、疏松或铸件变形的问题。疏松或铸件变形的问题。疏松或铸件变形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熔模铸钢件浇注成型的铸造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钢件
,尤其涉及一种熔模铸钢件浇注成型的铸造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由于铸钢件的机械性能较高,价格相对便宜,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船舶、电子、泵阀、五金等领域由于铸钢件的比重大,由铸钢件组装成的零部件或设备的重量较大,甚至出现超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零部件和设备的功效,因此钢铸件结构设计上,在不影响机械性能的情况下,逐渐向薄壁、轻型发展,以减轻零部件或设备的重量,提高其功效。
[0003]由于钢铸件的固有铸造特性,薄壁型铸件不易浇注成型,特别是壁厚小于2mm的产品,易产生冷隔、欠铸、浇不足等缺陷,合格率不高,严重影响生产进度和增加生产成本,目前采用增设浇注引流筋的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但此种方法导致了增加铸件缩孔、疏松等缺陷的倾向,且引流筋容易拉扯铸件引起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熔模铸钢件浇注成型的铸造方法及装置,以解决铸钢件出现铸件缩孔、疏松或铸件变形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熔模铸钢件浇注成型的铸造装置,包括铸造台、固定组件、第一机械臂和第二机械臂,所述铸造台的顶部间隔设置有涂料槽和固定槽,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槽的内部,所述第一机械臂的一端与所述铸造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机械臂的另一端穿刺组件,所述第二机械臂的一端与所述铸造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机械臂的另一端设置有夹取组件;
[0006]所述穿刺组件包括穿刺箱、穿刺针和第一伸缩气缸,所述穿刺箱与所述第一机械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穿刺箱的内部,所述穿刺针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伸缩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穿刺针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穿刺箱。
[0007]所述铸造台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放置蜡模组的所述固定槽,以及装有涂料浆的所述涂料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将蜡模组进行固定的所述固定组件,所述第一机械臂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铸造台上,所述第一机械臂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对蜡模组进行穿刺的所述穿刺组件,所述第一机械臂用于带动所述穿刺组件进行移动,所述第二机械臂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铸造台上,所述第二机械臂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对钢丝进行固定以及将钢丝插在蜡模组上的所述夹取组件,所述第二机械臂用于带动所述夹取组件进行移动,需要对铸造件进行铸造时,先将组树后的蜡模组放置在所述固定槽中,并通过所述固定组件对组树后的蜡模组进行固定,控制所述第一机械臂运动,使所述穿刺组件移动至组树后的蜡模组处,所述穿刺针将组树后的蜡模组的顶部穿刺出小孔,所述穿刺箱内部的所述第一伸缩气缸运行,能够控制所述穿刺针穿出所述穿刺箱的长度,从而调整穿刺出的小孔的深度,将钢丝固定在所述夹取组件上,控制所述第二机械臂运动,使钢丝的一端穿刺进入小
孔中,以将钢丝和组树后的蜡模组固定,所述第二机械臂运动带起与钢丝固定的组树后的蜡模组移动至所述涂料槽中,使组树后的蜡模组完全沉浸在所述涂料槽中的料浆中,以使料浆均匀粘附在组树后的蜡模组的表面,将组树后的蜡模组取出所述涂料槽进行静置,直至组树后的蜡模组的表面形成模壳,将形成膜壳后的蜡模组重新固定在所述固定槽中,通过所述夹取组件将钢丝从形成膜壳后的蜡模组上拔下,进行脱蜡和焙烧,利用拔出钢丝后的空腔进行引流以浇注钢水,得到铸造件,解决了铸钢件出现铸件缩孔、疏松或铸件变形的问题。
[0008]其中,所述夹取组件包括夹取板、固定板、活动板和第二伸缩气缸,所述夹取板与所述第二机械臂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夹取板的内部,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夹取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与所述第二伸缩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夹取板滑动连接。
[0009]所述活动板能够相对与所述夹取板进行滑动,所述活动板与所述第二伸缩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二伸缩气缸带动所述活动板进行移动,所述第二伸缩气缸带动所述活动板向靠近所述固定板的方向进行移动,以使得所述活动板和所述固定板相互配合以将钢丝夹紧,从而将钢丝进行固定,以便于将钢丝插入小孔中,同时便于将与钢丝固定的蜡模组抬起进行移动。
[0010]其中,所述穿刺组件还包括防护垫,所述防护垫与所述穿刺箱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垫位于所述穿刺箱的底部。
[0011]当所述穿刺组件对蜡模组进行穿刺时,所述防护垫与蜡模组贴合,以防止所述穿刺箱与蜡模组接触而对蜡模组造成损坏。
[0012]其中,所述固定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槽的两相对的顶角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三伸缩气缸和L形固定架,所述第三伸缩气缸与所述铸造台固定连接,所述L形固定架与所述第三伸缩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0013]两个所述固定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槽内部的两相对的顶角处,所述第三伸缩气缸带动所述L形固定架进行移动,使得所述L形固定架的两侧分别与蜡模组的两侧贴合,两个所述L形固定架配合以将蜡模组的四侧进行贴合,从而将蜡模组进行固定,以便于所述穿刺组件对蜡模组进行穿刺。
[0014]其中,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顶部挡片,所述顶部挡片与所述L形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顶部挡片位于所述L形固定架的上方。
[0015]所述顶部挡片对蜡模组的顶部进行阻挡,以防止蜡模组上下窜动,以提高对蜡模组的固定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所述的熔模铸钢件浇注成型的铸造装置的铸造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7]将组树后的蜡模组放置在所述固定槽中,并通过所述固定组件对组树后的蜡模组进行固定;
[0018]控制所述第一机械臂运动,使所述穿刺组件移动至组树后的蜡模组处,所述穿刺针将组树后的蜡模组的顶部穿刺出小孔;
[0019]将钢丝固定在所述夹取组件上,控制所述第二机械臂运动,使钢丝的一端穿刺进入小孔中,以将钢丝和组树后的蜡模组固定;
[0020]所述第二机械臂运动带起与钢丝固定的组树后的蜡模组移动至所述涂料槽中,使组树后的蜡模组完全沉浸在所述涂料槽中的料浆中,以使料浆均匀粘附在组树后的蜡模组的表面,将组树后的蜡模组取出所述涂料槽进行静置,直至组树后的蜡模组的表面形成模壳;
[0021]将形成膜壳后的蜡模组重新固定在所述固定槽中,通过所述夹取组件将钢丝从形成膜壳后的蜡模组上拔下,进行脱蜡和焙烧;
[0022]利用拔出钢丝后的空腔进行引流以浇注钢水,得到铸造件胚体;
[0023]将铸造件胚体置入所述涂料槽中,使铸造件胚体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
[0024]将具有保护层的铸造件胚体置入烘干室中通过烘干组件进行烘干;
[0025]对烘干后的具有保护层的铸造件胚体进行热处理,得到铸造件。
[002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熔模铸钢件浇注成型的铸造方法及装置,需要对铸造件进行铸造时,先将组树后的蜡模组放置在所述固定槽中,并通过所述固定组件对组树后的蜡模组进行固定,控制所述第一机械臂运动,使所述穿刺组件移动至组树后的蜡模组处,所述穿刺针将组树后的蜡模组的顶部穿刺出小孔,所述穿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熔模铸钢件浇注成型的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铸造台、固定组件、第一机械臂和第二机械臂,所述铸造台的顶部间隔设置有涂料槽和固定槽,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固定槽的内部,所述第一机械臂的一端与所述铸造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机械臂的另一端穿刺组件,所述第二机械臂的一端与所述铸造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机械臂的另一端设置有夹取组件;所述穿刺组件包括穿刺箱、穿刺针和第一伸缩气缸,所述穿刺箱与所述第一机械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穿刺箱的内部,所述穿刺针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伸缩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穿刺针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穿刺箱。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模铸钢件浇注成型的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取组件包括夹取板、固定板、活动板和第二伸缩气缸,所述夹取板与所述第二机械臂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夹取板的内部,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夹取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与所述第二伸缩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夹取板滑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熔模铸钢件浇注成型的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组件还包括防护垫,所述防护垫与所述穿刺箱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垫位于所述穿刺箱的底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熔模铸钢件浇注成型的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槽的两相对的顶角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三伸缩气缸和L形固定架,所述第三伸缩气缸与所述铸造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科科
申请(专利权)人:宿迁康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