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硬超平精密带钢SMT钢网料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54296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1 0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硬超平精密带钢的生产方法,包括:精轧步骤:根据成品的目标厚度选择厚度是0.8~1.5mm的原料钢卷,进行至少一个轧程的轧制,得到成品带钢;拉矫步骤:采用拉矫机组对所述成品带钢的板型进行矫直,然后进行切片,使切片后的带钢的平面度达到≤0.5mm/m,边部翘曲度≤1.0mm/m;去应力退火步骤:所述切片后的带钢在退火炉中以预设的退火速度进行去应力退火。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超硬材料的板型控制和去应力退火工艺进行优化,可实现SMT钢网料的稳定化量产,经过化学蚀刻或激光切片后不变形翘曲,保持极佳的板型平面度,当用于不锈钢模板材料时具有优异的加工性能。模板材料时具有优异的加工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硬超平精密带钢SMT钢网料的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不锈钢生产
,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蚀刻钢网材料的超硬超平精密带钢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蚀刻钢网材料也称SMT模板,它是一种SMT专用模具,主要功能是将焊接电路板微小元器件的锡膏进行精准定位,便于电路板上各元器件单元的准确焊接,属于电路板制造业的消耗用材。目前,该材料的难点是产品关键质量不稳定,容易出现:1)蚀刻加工材料变形;2)产品翘曲不良,贴合性差。
[0003]目前,市场上主要将304材质用作蚀刻钢网材料,厚度范围是0.08~0.25mm,状态全为H态。但是,考虑到蚀刻钢网材料的耐磨性,市场已逐渐增大了301材质的用量,其厚度集中在0.1~0.5mm,状态已逐步切换为SEH。由于301材质属于超硬材料,通常用于304材质的生产工艺并不适用于301材质。因此,开发一种适用于超硬材料的SMT钢网料的生产方法,以便实现板型质量优异并且蚀刻加工不变形的加工性能质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蚀刻钢网材料的超硬超平精密带钢的生产方法。
[0005]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超硬超平精密带钢的生产方法,包括:
[0007]精轧步骤:根据成品的目标厚度选择厚度是0.8~1.5mm的原料钢卷,进行至少一个轧程的轧制,得到成品带钢;
[0008]拉矫步骤:采用拉矫机组对所述成品带钢的板型进行矫直,然后进行切片,使切片后的带钢的平面度达到≤0.5mm/m,边部翘曲度≤1.0mm/m;
[0009]去应力退火步骤:所述切片后的带钢在退火炉中以预设的退火速度进行去应力退火。
[0010]可选地,在所述精轧步骤中,成品的目标厚度是0.3~0.5mm,所述原料钢卷的厚度是0.8~1.5mm,进行一个轧程的轧制,得到成品带钢。
[0011]可选地,所述一个轧程的变形率>50%,其中,轧制道次范围是5~6道次,每道次的变形率逐级递减,并且首道次变形率不大于28%,成品道次变形率不大于10%。
[0012]可选地,在所述精轧步骤中,成品的目标厚度<0.3mm,所述原料钢卷的厚度是1.0~1.5mm,进行至少两个轧程的轧制,得到成品带钢。
[0013]可选地,所述至少两个轧程的每一个的变形率>50%,其中,在每个轧程中,轧制道次范围是5~6道次,每道次的变形率逐级递减,并且首道次变形率不大于28%,成品道次变形率不大于10%。
[0014]可选地,在所述拉矫步骤中,压下量是

1.8~

2.3mm,延伸率是0.8%~1.2%。
[0015]可选地,在所述去应力退火步骤中,所述预设的退火速度是(2.0~3.0)/Tm/min,其中,T表示厚度,单位是mm。
[0016]可选地,在所述去应力退火步骤中,退火炉的温度是500~600℃,退火炉的张力是200~300MPa。
[0017]可选地,所述精轧步骤采用森德威四立柱二十辊轧机。
[0018]可选地,所述森德威四立柱二十辊轧机的辊系精度是:工作辊的同辊直径差不超过2μm,第一中间辊的同辊直径差不超过2μm,第一中间辊锥度140
×
0.26mm;第二中间辊的同辊直径差不超过2μm,第二中间自由辊凸度0.5mm;单个背衬轴承的精度在2μm以内,整套背衬轴承的精度在0.01mm以内。
[001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超硬超平精密带钢的生产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通过对超硬材料的板型控制和去应力退火工艺进行优化,可实现SMT钢网料的稳定化量产,经过化学蚀刻或激光切片后不变形翘曲,保持极佳的板型平面度,当用于不锈钢模板材料时具有优异的加工性能。
附图说明
[0021]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22]图1是森德威(SUNDWIG)四立柱二十辊轧机辊系的布局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充分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通过下述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方法除下述内容外,其余均采用本领域的常规方法或装置。下述名词术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均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
[0024]首先,对本专利技术中涉及的主要术语进行说明如下:
[0025]在本专利技术中,“超硬超平精密带钢”一般是指轧制变形率超过50%的超硬材料并且平面度符合极限要求的精密带材。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主要以301不锈钢为例进行说明,当然,这只是示例性的,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同样适用于符合前述定义的其它超硬材料。
[0026]在本专利技术中,“平面度”是指1m长的带材放置水平面的最大波浪高度。
[0027]在本专利技术中,“边部翘曲度”是指1m长的带材放置水平面时宽度方向的弯曲翘曲高度。
[0028]在本专利技术中,森德威四立柱二十辊轧机的辊系布局如图1所示,最外层A、B、C、D、E、F、G和H为支撑辊,共8根;I、J、K、L、M和N为第二中间辊,共6根;O、P、Q和R为第一中间辊,共4根;S和T为工作辊,共2根。辊系中,第二中间辊的四个边部辊(即I、K、L、N辊)为驱动辊,另两个第二中间辊为自由辊。
[0029]在本专利技术中,“同辊直径差”是指同一根辊的任意两个横截面的直径之差,例如,“工作辊的同辊直径差不超过2μm”,是指同一根工作辊的任意两个横截面的直径之差的绝
对值不超过2μm。
[0030]在本专利技术中,“背衬轴承的精度”是指背衬轴承外直径的偏差。
[0031]在本专利技术中,凸度或轧辊凸度是指辊面中心处的直径与辊面边部直径的差值,即,Cr=D

D0,其中,Cr表示凸度,D表示轧辊中心处的直径,D0表示辊面边部直径。
[0032]第一中间辊的中间部分为圆柱形,称作第一中间辊的平面部分,第一中间辊的两端为锥形,本专利技术中所称的“锥度”即指第一中间辊的两端的锥度,可采用动量规检测。
[0033]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超硬超平精密带钢的生产方法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生产方法包括:
[0034](1)精轧步骤
[0035]在精轧步骤之前,可以先进行中间轧制和光亮退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生产需要选择合适的实施方法,在此不作赘述。
[0036]精轧步骤可以根据成品的目标厚度来选择原料钢卷的厚度和轧制的轧程。
[0037]当成品的目标厚度是0.3~0.5mm时,原料钢卷的厚度选择为0.8~1.5mm,进行一个轧程的轧制,得到成品带钢。其中,轧程的变形率>50%,轧制道次范围是5~6道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硬超平精密带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精轧步骤:根据成品的目标厚度选择厚度是0.8~1.5mm的原料钢卷,进行至少一个轧程的轧制,得到成品带钢;拉矫步骤:采用拉矫机组对所述成品带钢的板型进行矫直,然后进行切片,使切片后的带钢的平面度达到≤0.5mm/m,边部翘曲度≤1.0mm/m;去应力退火步骤:所述切片后的带钢在退火炉中以预设的退火速度进行去应力退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精轧步骤中,成品的目标厚度是0.3~0.5mm,所述原料钢卷的厚度是0.8~1.5mm,进行一个轧程的轧制,得到成品带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轧程的变形率>50%,其中,轧制道次范围是5~6道次,每道次的变形率逐级递减,并且首道次变形率不大于28%,成品道次变形率不大于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精轧步骤中,成品的目标厚度<0.3mm,所述原料钢卷的厚度是1.0~1.5mm,进行至少两个轧程的轧制,得到成品带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轧程的每一个的变形率>50%,其中,在每个轧程中,轧制道次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小泉刘玉栋折启耀李学斌段浩杰张艳霞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