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北京大学专利>正文

仿生尾鳍与喷水一体化的复合式推进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42114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21 09:52
本公开有关于一种仿生尾鳍与喷水一体化的复合式推进器,包括柔性仿生尾鳍、喷水推进系统和一体化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柔性仿生尾鳍与所述喷水推进系统采用一体化设计,所述柔性仿生尾鳍作为所述喷水推进系统的出水口和舵,同时实现快速移动和高效回转;所述一体化控制系统,用于综合处理任务信息和传感器感知的流场信息,并根据综合处理任务信息和传感器感知的流场信息进行反馈,切换复合式推进器的推进模式及匹配速度,增强自主化航行性能。本公开的复合式推进器兼顾了仿生尾鳍推进和喷水推进的技术优势,通过特殊的一体化组合设计,使其兼具声隐蔽性和快速性,可应用于各类在水下和水面往复机动的跨介质航行器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应用场景。应用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仿生尾鳍与喷水一体化的复合式推进器


[0001]本公开涉及水中推进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仿生尾鳍与喷水一体化的复合式推进器。

技术介绍

[0002]现代螺旋桨被专利技术已有约200年,至今仍然是水面舰船、水下潜艇及其他各类涉水航行器最常用的推进方式。尽管螺旋桨设计技术在很多方面都已经逐渐成熟,但因受限于其推进形式本身,无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机械能损耗,影响推进效率,且高速推进时会产生空化,产生巨大的噪声。随着对航行器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常规的螺旋桨推进器越来越无法满足实际工程需求。
[0003]喷水推进是一种利用反冲作用力推进的新型推进形式。与螺旋桨相比,喷水推进抗空泡的能力强,且高航速时效率更高,是世界各国近年来争先发展和应用的一种推进形式。然而,单独的喷水推进形式在低航速时效率很低,且产生的推力矢量化程度低,转弯等操作不灵敏,具有技术上的局限性。
[0004]随着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柔性结构代替刚性结构实现推进成为可能。自然界中的大多数鱼类,都是通过尾鳍摆动进行推进。这种推进方式具有效率高、噪声低、回转性好等优点,但高度航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尾鳍与喷水一体化的复合式推进器,其特征在于,该复合式推进器包括柔性仿生尾鳍、喷水推进系统和一体化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柔性仿生尾鳍与所述喷水推进系统采用一体化设计,所述柔性仿生尾鳍作为所述喷水推进系统的出水口和舵,同时实现快速移动和高效回转;所述一体化控制系统,用于综合处理任务信息和传感器感知的流场信息,并根据综合处理任务信息和传感器感知的流场信息进行反馈,切换复合式推进器的推进模式及匹配速度,增强自主化航行性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尾鳍与喷水一体化的复合式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仿生尾鳍包括尾鳍(1)、刚性圆管(2)、流道(3)、传动机构(4)和第一电动机(5),其中:所述尾鳍(1)采用柔性材料,承接于所述刚性圆管(2)的后方,所述尾鳍(1)的中心设置所述流道(3),且所述流道(3)与所述刚性圆管(2)连通,以供水流通过;所述刚性圆管(2)通过所述传动机构(4)与所述第一电动机(5)相连接,所述刚性圆管(2)在所述第一电动机(5)的带动下使所述尾鳍(1)往复摆动,所述尾鳍(1)通过往复摆动单独为航行器提供推进动力以及控制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生尾鳍与喷水一体化的复合式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仿生尾鳍还包括尾部收缩段(15),该尾部收缩段(15)采用柔性材料与所述尾鳍(1)相连接,但不会限制所述尾鳍(1)的摆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生尾鳍与喷水一体化的复合式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推进系统包括第二电动机(6)、进水口(7)、出水口(8)、管道(9)、传动轴(11)和喷水泵(16),其中:所述进水口(7)在工作时保持浸没在水中,所述出水口(8)设置于所述尾鳍(1)中心的末端,所述进水口(7)与所述出水口(8)通过所述管道(9)连通;所述喷水泵(16)内部设置有叶轮(10),所述叶轮(10)与所述第二电动机(6)之间通过所述传动轴(11)连接,由所述第二电动机(6)带动所述叶轮(10)旋转,从而将水从所述进水口(7)吸入,经过所述柔性仿生尾鳍中心的流道(3),从所述出水口(8)向后排出,进而产生前进动力,并利用所述尾鳍(1)摆动作为舵调节方向。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仿生尾鳍与喷水一体化的复合式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10)与所述电机(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慧玲周旭李宏源吕鹏宇曹禹凡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