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建成专利>正文

蓄电池组均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3217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串联使用的蓄电池组在充放电过程中,能对单体电池电压起平衡作用的蓄电池组均衡器,包括由二个以上单体电池E串联构成的电池组、串接在电池组回路中的分压电阻R以及运算放大器IC,电池组回路中总电压分压的节点B作为基准电压接运算放大器IC的正相端入端,相邻单体电池间相对应的节点A作为采样电压接运算放大器IC的反相端入端,运算放大器IC的正负电源端接电池或充电器电源正负极,运算放大器IC的输出端接节点A,通过运算放大器IC对单体电池或电池组进行充电或放电,具有电路简单、体积小,能提高蓄电池组使用寿命的特点。(*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对串联使用的蓄电池组在充放电过程中,对单体电池电压起平衡作用的蓄电池组均衡器
技术介绍
通常蓄电池是由几个单体电池串联而成作为备用电源。由于各单体电池在制造过程中存在制造误差,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也不完全一致,而导致其荷电状态存在差别,使各单体电池的电压各不相同,故在充放电过程中,当充电器的输出电压为一定时,各单体电池电压差异表现为有的电池电压偏高,有的电池电压则偏低,充电电压高的电池可能会出现过充现象,而充电电压过低的可能会充不足。同样在电池的放电过程中,也因各单体电池电压的差异,加速高压位电池的放电。因此各单体电池存在着电压的差异会随着使用时间推移而增加,逐步使电池组总体性能下降,而缩短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减小串联电池组各单体电池的电压差,提高蓄电池组使用寿命的蓄电池组均衡器。本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蓄电池组均衡器,包括由二个以上单体电池E串联构成的电池组、串接在电池组回路中的分压电阻R以及运算放大器IC,电池组回路中总电压分压的节点B作为基准电压接运算放大器IC的正相端入端,相邻单体电池间相对应的节点A作为采样电压接运算放大器IC的反相端入端,运算放大器IC的正负电源端接电池或充电器电源正负极,运算放大器IC的输出端接节点A,通过运算放大器IC对单体电池或电池组进行充电或放电。实现本技术目的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包括由二个以上单体电池串联构成的电池组、串接在电池组回路中的分压电阻R、运算放大器IC和充放电支路,电池组回路中总电压分压的节点B作为基准电压接运算放大器IC的正相端入端,相邻单体电池间相对应的节点A作为采样电压接运算放大器IC的反相端入端,运算放大器IC的正负电源端接电池或充电器电源正负极,运算放大器IC的输出端接充放电支路,充放电支路的输出端接节点A,通过充放电支路对单体电池或电池组进行充电或放电。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将连接在相邻两单体电池之间的节点电压作为采样电压,而将电池组回路中的总电压分压节点电压作为基准电压,接入运算放大器的正反相输入端,对该节点的单体电池或电池组进行判断,当节点电压低于基准电压时,能通过运算放大器或充放电支路对该节单体电池或电池组进行充电,而当该节点的电压高于基准电压时,又能通过运算放大器或充放电支路对该节单体电池或电池组进行放电,实现对单体电池进行动态调整。再则由于电池组总电压的分压电压作为基准电压,使单体电池能随着总电压的变化而变化,故在蓄电池组的充放电过程中,各单体电池之间的电压差异可控制在0.05V以内,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由于电路简单、体积小,可安装于电池盒中或充电器内。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蓄电池组均衡器的电原理图之一。图2是本技术的框图。图3是本技术蓄电池组均衡器的电原理图之二。图4是本技术蓄电池组均衡器的电原理图之三。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蓄电池组均衡器,包括由二个以上单体电池E串联构成的电池组、串接在电池组回路中的分压电阻R以及运算放大器IC,如图1所示是由多节单体电池E串接构成的电池组,电池组回路中,总电压分压的节点B作为基准电压,而相邻单体电池间各相对应的节点A作为采样电压,见图1所示,该基准电压和采样电压可以多组,将基准电压和采样电压分别接入运算放大器IC的正反相端入端,在运算放大器IC的正反相输入端之间串有电容C,而运算放大器IC的正负电源端接电池电源或充电器电源,电池电源的可以是单体电池的电源或者是电池组的电源,该电源电压是可以浮动的,运算放大器IC的输出端接节点A,通过运算放大器IC对单体电池或电池组进行充电或放电,本技术的运算放大器IC采用常规的BG305等。当节点A的电压高于节点B的电压时,经运算放大器IC比较判断后,直接通过运算放大器IC对该节点的单体电池或电池组进行放电;而当节点A的电压低于节点B电压时,经运算放大器IC比较判断,也直接通过运算放大器IC对该节点的单体电池E或电池组进行充电,对电池组内的单体电池电压进行调整达到平衡。本技术的另一种蓄电池组均衡器,见图2、3所示,也由多节单体电池E串联构成的电池组、串接在电池组回路中的分压电阻R、运算放大器IC和充放电支路。同样,电池组回路中有多个总电压分压的节点B、B′作为基准电压,相邻单体电池间也有多个相对应的节点A、A′作为采样电压,将节点A、A′和节点B、B′等分别接入各自的运算放大器IC的正反相端入端,而在运算放大器IC的正反相输入端之间串有电容C,运算放大器IC的正负电源端则接电池电源或充电器电源,电池电源可以是单体电池的电源或者是电池组的电源,因此该电源电压是可以浮动的。运算放大器IC的输出端接充放电支路,该充放电支路由并联充电的电阻R1和放电的电阻R2构成,且电阻R2的阻值远大于电阻R1的阻值,可在电阻R1串接有隔离二极管D1或在电阻R2上串接有隔离二极管D2,充放电支路的输出端则接接节点A,通过充放电支路对单体电池或电池组进行充电或放电。当节点A的电压高于节点B的电压时,经运算放大器IC比较判断,通过电阻R1对该节点的单体电池或电池组进行放电;而当节点A的电压低于节点B电压时,经运算放大器IC比较判断,通过电阻R2对该节点的单体电池或电池组进行充电,对电池组内的单体电池E电压进行调整。本技术的充放电支路还可如图4所示,由并联的三极管Q1、Q2以及电阻R3、R4、R5、R6构成的互补对称电路,三极管Q1、Q2分别采用NPN形和PNP形,三极管Q1、Q2的基极分别通过电阻R3、R4接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三极管Q1、Q2的集电极分别通过电阻R6、R5接电池电源正负极,而三极管Q1、Q2的发射极接节点A,同样可通过充放电支路对单体电池或电池组进行充电或放电。当节点A的电压高于节点B的电压时,经运算放大器IC比较判断后经三极管Q2放大对该节点的单体电池或电池组进行放电;而当节点A的电压低于节点B的电压时,经运算放大器IC比较判断后,该节点的电压通过三极管Q1的发射极、集电极以及电阻R6对单体电池或电池组进行充电,对电池组内的单体电池E电压进行调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电池组均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二个以上单体电池E串联构成的电池组、串接在电池组回路中的分压电阻R以及运算放大器IC,电池组回路中总电压分压的节点B作为基准电压接运算放大器IC的正相端入端,相邻单体电池间相对应的节点A作为采样电压接运算放大器IC的反相端入端,运算放大器IC的正负电源端接电池或充电器的电源正负极,运算放大器IC的输出端接节点A,通过运算放大器IC对单体电池E或电池组进行充电或放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组均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二个以上单体电池E串联构成的电池组、串接在电池组回路中的分压电阻R以及运算放大器IC,电池组回路中总电压分压的节点B作为基准电压接运算放大器IC的正相端入端,相邻单体电池间相对应的节点A作为采样电压接运算放大器IC的反相端入端,运算放大器IC的正负电源端接电池或充电器的电源正负极,运算放大器IC的输出端接节点A,通过运算放大器IC对单体电池E或电池组进行充电或放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组均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算放大器IC正反相输入端之间串有电容C。3.一种蓄电池组均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二个以上单体电池E串联构成的电池组、串接在电池组回路中的分压电阻R、运算放大器IC和充放电支路,电池组回路中总电压分压的节点B作为基准电压接运算放大器IC的正相端入端,相邻单体电池间相对应的节点A作为采样电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周建成汤文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