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通讯后备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75719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6 20:40
一种基站通讯后备电源,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内的电池组;外壳内设有用于固定电池组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侧围、设置在侧围顶部的压板和设置在侧围底部的底板,压板与侧围围成一个用于容置电池组的容置腔体,侧围由左封板、右封板和后封板组成,侧围与外壳连接;容置腔体内设有若干隔板,相邻隔板之间形成安装工位,单体电池堆存放在安装工位内;固定装置外于所述安装工位处设有压条,压条的一端设有第一长条形孔,压条的另一端通过支撑脚固定在外壳的底部。固定装置不但可以将电池组固定在外壳内,而且可以起到缓冲装置,固定装置与外壳之间设有间隙,当电源的外壳受到碰撞后,不应影响到内部的电池组。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 backup power supply

A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 backup power, including the battery case and is disposed in the casing; the inner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fixing device for fixing the battery, the fixing device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side plate on the side wall at the top of the set and set in the side of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side wall encloses a container for accommodating the battery chamber, from left side sealing plate, the right plate and the rear side sealing plate,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casing; the holding cavity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partition installation stations formed between adjacent clapboards, single cell stack stored in the installation process; fixtures in the mounting station is layering first, layering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elongated hole, the other end of the strip through the supporting foot is fixed on the bottom of the shell. Not only can the battery fixing device is fixed in the casing, and can play a buffer device, a gap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xing device and the shell, when the power of the shell by the collision, should not affect the internal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基站电源。
技术介绍
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大量户外基站建设紧锣密鼓的进行着,一些二次市电接入不便的区域(如高速公路沿线),给基站的建设给来种种困难。从供电方便和节约土地资源等因素考虑,目前越来越多的基站和路灯站合为一体。现有路灯站只有夜间才通市电,白天基站需要额外的电源供电,现有技术仅能使用铅酸电池作为基站备电,重量和体积庞大,容易受温度影响。另一方面,为了更加节约资源,放置电源的机柜越做越小,需要对电源的结构进行优化,以适应小空间要求。目前市场上的基站电源采用锂离子电池代替铅酸电池,重量和体积更小,最近关于锂离子电池起火事故,多数是因为锂离子电池碰撞后表面破裂而导致的,因此电池组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站通讯后备电源,能够有效保护电源内部的电池组,避免电源发生碰撞而损坏电池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站通讯后备电源,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内的电池组;所述外壳内设有用于固定电池组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侧围、设置在侧围顶部的压板和设置在侧围底部的底板,压板与侧围围成一个用于容置电池组的容置腔体,侧围由左封板、右封板和后封板组成,所述侧围的下端边缘设有第一安装耳,第一安装耳上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耳通过螺栓固定在外壳的底部,所述侧围的上端边缘设有第二安装耳,第二安装耳上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耳通过螺栓固定在外壳的顶部;所述容置腔体内设有若干等距平行设置的隔板,相邻隔板之间形成安装工位,所述电池组包括设置在安装工位内的电池堆,所述电池堆由若干单体电池堆叠而成;所述固定装置外于所述安装工位处设有压条,所述压条的一端设有第一长条形孔,压条的另一端通过支撑脚固定在外壳的底部,所述压条设置在压板的上面,侧围的后封板的上端设有与压条对应的第三安装耳,第三安装耳上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长条形孔与第三安装孔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侧围与外壳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形成风道,所述外壳的侧面设有通风孔。本技术在电源的外壳内设置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不但可以将电池组固定在外壳内,而且可以起到缓冲装置,固定装置与外壳之间设有间隙,当电源的外壳受到碰撞后,不应影响到内部的电池组;另外,固定装置的侧围作为第二重保护,用于保护电池组不受外力破换,从而保证电池组的安全。侧围、压板和底板全方位对电池组进行固定和保护;利用隔板对电池组进行分组隔离,对单体电池的管理和更换更方便。侧围与外壳的内壁之间的风道,与外壳的侧面的通风孔配合,可以对外壳内的电池组进行散热。作为改进,所述支撑脚呈L形,包括竖直部和横向部,所述竖直部一端与压条连接,另一端与横向部连接,所述横向部上设有第二长条形孔,外壳的底部与横向部处设有第四安装孔,第二长条形孔与第四安装孔通过螺栓连接。作为改进,所述电池组由单体电池通过串并联连接而成,相互连接的两单体电池之间通过连接装置实现电性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包括铜板、设在铜板两端内侧的连接片和设置在铜板两端外侧的压片,所述连接片、铜板和压片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单体电池的输出端与连接片连接。作为改进,所述电池堆的前端设有安装板,所述连接装置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板上。安装板可以作为螺栓的载体,使连接装置能够固定;另外,安装板可以起到保护电池组的作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电源的外壳内设置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不但可以将电池组固定在外壳内,而且可以起到缓冲装置,固定装置与外壳之间设有间隙,当电源的外壳受到碰撞后,不应影响到内部的电池组;另外,固定装置的侧围作为第二重保护,用于保护电池组不受外力破换,从而保证电池组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电池堆结构示意图。图5为电池堆分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基站通讯后备电源,包括外壳1、设于外壳1内的电池组4和用于固定电池组4的固定装置2。所述固定装置2包括侧围21、设置在侧围21顶部的压板5和设置在侧围21底部的底板,压板5与侧围21围成一个用于容置电池组4的容置腔体;侧围21由左封板、右封板和后封板组成,所述侧围21的下端边缘设有第一安装耳23,第一安装耳23上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耳23通过螺栓固定在外壳1的底部;所述侧围21的上端边缘设有第二安装耳22,第二安装耳22上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耳22通过螺栓固定在外壳1的顶部;进而将整个侧围21与外壳1连成一体。如图3所示,所述容置腔体内设有若干等距平行设置的隔板6,相邻隔板6之间形成安装工位7,所述电池组4包括设置在安装工位7内的电池堆8,所述电池堆8由若干单体电池81堆叠而成;安装工位7长和宽与单体电池81的长和宽相似,电池堆8存放在安装工位7后,限制电池堆8的移动。所述固定装置2外于所述安装工位7处设有压条3,所述压条3的一端设有第一长条形孔31,压条3的另一端通过支撑脚固定在外壳1的底部,所述压条3设置在压板5的上面,侧围21的后封板的上端设有与压条3对应的第三安装耳,第三安装耳上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长条形孔与第三安装孔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支撑脚呈L形,包括竖直部32和横向部33,所述竖直部32一端与压条3连接,另一端与横向部33连接,所述横向部33上设有第二长条形孔,外壳1的底部与横向部33处设有第四安装孔,第二长条形孔与第四安装孔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侧围21与外壳1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形成风道11,所述外壳1的侧面设有通风孔,通风孔可具体设置在外壳1的前面和后面,便于形成对流。如图4、5所示,所述电池组4由单体电池81通过串并联连接而成,相互连接的两单体电池81之间通过连接装置9实现电性连接;所述连接装置9包括铜板91、设在铜板91两端内侧的连接片和设置在铜板91两端外侧的压片,所述连接片93、铜板91和压片通过螺栓94和螺母92连接;所述单体电池81的输出端与连接片93连接。所述电池堆8的前端设有安装板10,所述连接装置9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板10上;安装板10可以作为螺栓的载体,使连接装置9能够固定;另外,安装板10可以起到保护电池组4的作用;安装板10上设有供螺栓和连接片93穿过的通孔12。本技术在电源的外壳1内设置固定装置2,固定装置2不但可以将电池组4固定在外壳1内,而且可以起到缓冲装置,固定装置2与外壳1之间设有间隙,当电源的外壳1受到碰撞后,不应影响到内部的电池组4;另外,固定装置2的侧围21作为第二重保护,用于保护电池组4不受外力破换,从而保证电池组4的安全。侧围21、压板5和底板全方位对电池组4进行固定和保护;利用隔板6对电池组4进行分组隔离,对单体电池81的管理和更换更方便。侧围21与外壳1的内壁之间的风道,与外壳1的侧面的通风孔配合,可以对外壳1内的电池组4进行散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站通讯后备电源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站通讯后备电源,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内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有用于固定电池组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侧围、设置在侧围顶部的压板和设置在侧围底部的底板,压板与侧围围成一个用于容置电池组的容置腔体,侧围由左封板、右封板和后封板组成,所述侧围的下端边缘设有第一安装耳,第一安装耳上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耳通过螺栓固定在外壳的底部,所述侧围的上端边缘设有第二安装耳,第二安装耳上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耳通过螺栓固定在外壳的顶部;所述容置腔体内设有若干等距平行设置的隔板,相邻隔板之间形成安装工位,所述电池组包括设置在安装工位内的电池堆,所述电池堆由若干单体电池堆叠而成;所述固定装置外于所述安装工位处设有压条,所述压条的一端设有第一长条形孔,压条的另一端通过支撑脚固定在外壳的底部,所述压条设置在压板的上面,侧围的后封板的上端设有与压条对应的第三安装耳,第三安装耳上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长条形孔与第三安装孔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侧围与外壳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形成风道,所述外壳的侧面设有通风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站通讯后备电源,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内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有用于固定电池组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侧围、设置在侧围顶部的压板和设置在侧围底部的底板,压板与侧围围成一个用于容置电池组的容置腔体,侧围由左封板、右封板和后封板组成,所述侧围的下端边缘设有第一安装耳,第一安装耳上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耳通过螺栓固定在外壳的底部,所述侧围的上端边缘设有第二安装耳,第二安装耳上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耳通过螺栓固定在外壳的顶部;所述容置腔体内设有若干等距平行设置的隔板,相邻隔板之间形成安装工位,所述电池组包括设置在安装工位内的电池堆,所述电池堆由若干单体电池堆叠而成;所述固定装置外于所述安装工位处设有压条,所述压条的一端设有第一长条形孔,压条的另一端通过支撑脚固定在外壳的底部,所述压条设置在压板的上面,侧围的后封板的上端设有与压条对应的第三安装耳,第三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斌郭志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微宏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