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能源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0155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移动能源站,涉及移动电源,尤其涉及对移动数码设备充电及供电的便携式移动电源。结构中包括充电器、可充电备用电池装置、车充充电器、DC-DC输出线及转接头。充电器与可充电备用电池装置为可拆可合的锁扣连接。可充电备用电池装置上壳上还安装与该电路板有关接点电连接的至少两个可充电备用电池装置输出接口。具有许多优点:精心设计了具有保护功能和电量管理功能的电子线路,保护功能采用高精度保护芯片,具有过充电、过放电、过电流和短路保护,确保电池的安全使用;电量管理功能采用微处理器智能管理电池的容量;使用液晶显示屏指示电池的电量,显示直观且精确,能事先实时给人们提供准确的有关电量的信息;容量大,超过4000mah。(*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移动电源,尤其涉及对移动数码设备充电及供电的 便携式移动电源。 胃京伎不电子科技的快速进步把电子产品推向数字化的时代,各种数字电子 产品不断推向市场,其中包括许多数字化的便携式娱乐、通讯等电子产品,如手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MP4、 PDA、便携式GPS和便携 式DVD等。如何为这些便携式移动电子产品提供更适用、更通用、更 经用、更安全、更系统的备用电能,的确是一个很有份量的课题。其一,人们外出办公、娱乐休闲、旅游、交友的户外活动越加频繁, 随身的数码电子设备在耗完其本身电池电量后只好排不上用场,这种无 法工作的无赖状况给人们带来诸多不便。现有技术的补救办法是带上一 个类似电瓶或电池装置,以备数码设备应急使用。此类装置存在缺乏精 心设计的严重不足,不具有保护功能和电量管理功能,更谈不上智能化 管理,容易对使用小电流的设备造成损坏。这样的缺点使其不能通用于 大多数数码设备,因为大多数数码设备对输入的电压及电流都有限制; 同时,此类装置对充电与用电过程中缺乏智能化显示,内部电池电量显 示不直观,显示不精确,不能事先实时给人们提供准确的有关电量的信 息;还缺乏通用性、可携带性。其二,上款提到的现有技术带上一个类似电瓶或电池装置的补救办 法,还有一点不容忽视的不足,那就是容量小,利用手机在外看电视以 成为普遍的现实,这就需要便携式备用电源具有很高的电能容量。其三,汽车已成为大众的工具,应把装置在汽车的电瓶作为便携式 移动数码设备的备用电源加以设计,配套汽车电瓶向移动数码设备充电 供电的便携式适用装置。其四,现在的便携式数字电子产品的配套充电器一般是不能通用的, 人们外出时,随身携带的数码电子产品可能有好几件,无赖之下不得不 带上一堆各自配套的充电器,负荷增加,行动不便,并且多了很容易混 淆或者容易丢三拉四。其五,现有涉及为可携带的数字产品提供备用电能的有关移动电源 装置的专利不少,如移动充电器,加装蓄电器,将系统集成在中央处理 器上等,但一般仅停留于大体的构想,无实质性的
技术实现思路
,实施方案 不具体,不具备可操作的实施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推出具有AC及DC充 电功能、充电放电保护功能、智能管理电量功能并精确显示电量,适用 于手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MP4、 PDA、便携式GPS和便携式 DVD等便携式移动电子产品的为其提供高容量备用电能的一种移动能 源站,本技术的设计理念重在为多种便携式数码设备提供一个共用 的、配套的、全方位的、方便的、安全的、智能的、显示精准的、高容 量的能源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完成上述任务,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构造本技术的一种移动能源站,结构中包括充电器、可充电备 用电池装置、车充充电器、DC-DC输出线(DC调节器)及转接头。所述充电器包括盘状充电器下壳,具有充电电路的电路板安装在充 电器下壳内;作为交流(AC)输入端的针式插头公端紧固于充电器下壳 并与该充电电路板的交流输入端电连接;与该电路板有关接点连接的连 接器紧固于该电路板或充电器下壳,其触点向上伸出充电器上壳之下底; 所述充电器上壳呈盘状,其下底套合于充电器下壳的上缘且两者紧固连 接为一体结构。所述可充电备用电池装置包括具有盘形型体的与充电器上壳匹配的 可充电备用电池装置下壳,高容量电池及具有保护功能和电量管理功能 电路的电路板、EL驱动模块板安装在该可充电备用电池装置下壳中; 可充电备用电池装置下壳的底面与伸出充电器上壳的连接器的对应位置 安装接触片,并向下伸出可充电备用电池装置下壳底面与连接器的触点 一一对应触接,所述接触片与该电路板的有关接点电连接;其上侧面安 装镜片铭板的可充电备用电池装置上壳与可充电备用电池装置下壳盖合 并紧固连接为一体结构;可充电备用电池装置上壳上还安装与该电路板 有关接点电连接的至少两个可充电备用电池装置输出接口 。 充电器与可充电备用电池装置为可拆可合的锁扣连接。 所述车充充电器包括车用配套插头、车充充电器主体、接线及插头, 车用配套插头与车充充电器主体连接为一体,车充充电器主体内安装具有车充电路的电路板,车充电路板的输入端与车用配套插头的接点电连 接,车充电路板的输出端通过接线与插头电连接,车充充电器还包括车 充充电器主体上设置的显示装置。所述DC-DC输出线包括与可充电备用电池装置输出接口匹配的 DC-DC插头、DC-DC主体、接线及插头,DC-DC主体内安装具有DC 电路的DC电路板,DC-DC插头的接入端插入连接可充电备用电池装置 输出接口,DC-DC插头的接出端通过接线与DC电路板的输入端电连接, DC电路板的输出端通过接线与插头电连接。连接充电器与可充电备用电池装置的可拆可合的锁扣结构包括安装 于充电器下壳右端的锁扣,所述条状锁扣的横条的左、右端头各有一向 上伸出的左爪扣、右抓扣,横条靠右具有一向上斜伸的上抓扣,其左爪 扣向上穿过充电器上壳的下底伸出,其右抓扣向右伸出充电器下壳的右 端头露于充电器之外并可向外抽动,其上爪扣向上扣于充电器上壳的右 端头并露于充电器上壳内表与安装在充电器上壳的可充电备用电池装置 下壳右端头外表之扣口中,在充电器上壳的左端头内表还有凸扣与可充 电备用电池装置下壳左端头外表的凹扣相配合。在充电器上壳右端还安装指示灯,该灯受具有保护功能和电量管理 功能的电路与EL驱动模块电路控制。在可充电备用电池装置上壳还安装按键,所述按键与微控制器MCU 电连接。所述DC-DC输出线的插头,车充充电器的插头同与具体所接数码设 备充电插头枏匹配的转接头相插接,所述转接头的一端与DC—DC输出线的插头、车充充电器的插头相匹配而插接,其另一端分别与多种数码 设备充电插头相匹配而插接,使本技术的充电备用电池装置的输出 接口可与不同品牌的多种数码设备的充电插头方便地相插接。所述充电电路板上设置充电电路,该充电电路包括AC输入电路、 AC-DC电路、开关电路、恒压电路、PWM调制电路、恒流电路、电池 通讯电路、状态指示电路、充电器输出;担当过流保护、浪涌抑制、抗 干扰电路等安全保护作用的AC输入电路将AC输入AC-DC电路获得直 流电压输入开关电路;开关电路将前端高压直流电压变换成可充电备用 电池装置所需要的电压输出给恒压电路,并从充电器输出端输出;开关 电路与PWM调制电路连接并受控于PWM调制电路,PWM调制电路的 主要作用是调整开关电路的电子开关的导通宽度;PWM调制电路还分别 与恒压电路、恒流电路、电池通讯电路连接,受控于恒压电路、恒流电 路和电池通讯电路;恒压电路的作用是将可充电备用电池装置的电压状 态取样后送至前端的PWM调制电路,恒流电流的作用是将充电电流大 小情况取样后送至PWM调制电路,电池通讯电路的作用是与电池通讯, 并将电池信号送至PWM调制电路;状态指示电路分别与恒压电路、恒 流电路、充电器输出连接,受控于恒压电路、恒流电路,指示充电器状 态;充电器输出端还与恒流电路、电池通讯电路连接。在具有保护功能和电量管理功能的电路板上安装具有保护功能和电 量管理功能的电路,包括IC电路、MOS管、LDO电路、电压采集电路、 微控制器MCU电路、LCD显示电路、按键,IC采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能源站,其结构中包括充电器、可充电备用电池装置、车充充电器(23)、DC-DC输出线(24)及转接头(25),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器包括盘状充电器下壳(18),具有充电电路的电路板(16)安装在充电器下壳(18)内;作为交流(AC)输入端的针式插头公端(17)紧固于充电器下壳(18)并与该电路板(16)的交流输入端电连接;与该电路板(16)有关接点连接的连接器(12)紧固于该电路板(16)或充电器下壳(18),其触点向上伸出充电器上壳(11)之下底;所述充电器上壳(11)呈盘状,其下底套合于充电器下壳(18)的上缘且两者紧固连接为一体结构;    所述可充电备用电池装置包括具有盘形型体的与充电器上壳(11)匹配的可充电备用电池装置下壳(8),高容量电芯(7)及具有保护功能和电量管理功能的电路的电路板(5)、EL驱动模块板(6)安装在可充电备用电池装置下壳(8)中;可充电备用电池装置下壳(8)的底面与伸出充电器上壳(11)的连接器(12)的对应位置安装接触片(10),并向下伸出可充电备用电池装置下壳(8)底面与连接器(12)的触点一一对应触接,所述接触片(10)与该电路板(5)的有关接点电连接;其上侧面安装镜片铭板(3)的可充电备用电池装置上壳(4)与可充电备用电池装置下壳(8)盖合并紧固连接为一体结构;可充电备用电池装置上壳(4)上还安装与该电路板(5)有关接点电连接的至少两个可充电备用电池装置输出接口(41);    充电器与可充电备用电池装置为可拆可合的锁扣连接;    所述车充充电器(23)包括车用配套插头(231)、车充充电器主体(232)、接线(233)及插头(234),车用配套插头(231)与车充充电器主体(232)连接为一体,车充充电器主体(232)内安装具有车充电路的车充电路板,车充电路板的输入端与车用配套插头(231)的接点电连接,车充电路板的输出端通过接线(233)与插头(234)电连接,车充充电器(23)还包括其上设置的显示装置(235);    所述DC-DC输出线(24)包括与可充电备用电池装置输出接口(41)匹配的DC-DC插头(241)、DC-DC主体(242)、接线(243)及插头(244),DC-DC主体(242)内安装具有调节DC电路的DC电路板,DC-DC插头(241)的接入端插入连接可充电备用电池装置输出接口(41),DC-DC插头(241)的接出端通过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能源站,其结构中包括充电器、可充电备用电池装置、车充充电器(23)、DC-DC输出线(24)及转接头(25),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包括盘状充电器下壳(18),具有充电电路的电路板(16)安装在充电器下壳(18)内;作为交流(AC)输入端的针式插头公端(17)紧固于充电器下壳(18)并与该电路板(16)的交流输入端电连接;与该电路板(16)有关接点连接的连接器(12)紧固于该电路板(16)或充电器下壳(18),其触点向上伸出充电器上壳(11)之下底;所述充电器上壳(11)呈盘状,其下底套合于充电器下壳(18)的上缘且两者紧固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可充电备用电池装置包括具有盘形型体的与充电器上壳(11)匹配的可充电备用电池装置下壳(8),高容量电芯(7)及具有保护功能和电量管理功能的电路的电路板(5)、EL驱动模块板(6)安装在可充电备用电池装置下壳(8)中;可充电备用电池装置下壳(8)的底面与伸出充电器上壳(11)的连接器(12)的对应位置安装接触片(10),并向下伸出可充电备用电池装置下壳(8)底面与连接器(12)的触点一一对应触接,所述接触片(10)与该电路板(5)的有关接点电连接;其上侧面安装镜片铭板(3)的可充电备用电池装置上壳(4)与可充电备用电池装置下壳(8)盖合并紧固连接为一体结构;可充电备用电池装置上壳(4)上还安装与该电路板(5)有关接点电连接的至少两个可充电备用电池装置输出接口(41);充电器与可充电备用电池装置为可拆可合的锁扣连接;所述车充充电器(23)包括车用配套插头(231)、车充充电器主体(232)、接线(233)及插头(234),车用配套插头(231)与车充充电器主体(232)连接为一体,车充充电器主体(232)内安装具有车充电路的车充电路板,车充电路板的输入端与车用配套插头(231)的接点电连接,车充电路板的输出端通过接线(233)与插头(234)电连接,车充充电器(23)还包括其上设置的显示装置(235);所述DC-DC输出线(24)包括与可充电备用电池装置输出接口(41)匹配的DC-DC插头(241)、DC-DC主体(242)、接线(243)及插头(244),DC-DC主体(242)内安装具有调节DC电路的DC电路板,DC-DC插头(241)的接入端插入连接可充电备用电池装置输出接口(41),DC-DC插头(241)的接出端通过接线与DC电路板的输入端电连接,DC电路板的输出端通过接线(243)与插头(244)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一种移动能源站,其特征在于连接充 电器与可充电备用电池装置的可拆可合的锁扣结构包括安装于充电器下 壳(18)右端的锁扣(15),所述条状锁扣(15)的横条(151)的左、 右端头各有一向上伸出的左爪扣(152)、右抓扣(153),橫条(151)靠 右具有一向上斜伸的上抓扣(154),其左爪扣(152)向上穿过充电器上 壳(11)的下底伸出,其右抓扣(153)向右伸出充电器下壳(18)的右 端头露于充电器之外并可向外抽动,其上爪扣(154)向上扣于充电器上 壳(11)的右端头并露于充电器上壳(11)内表与安装在充电器上壳(11) 的可充电备用电池装置下壳(8)右端头外表之扣口中,在充电器上壳(11)的左端头内表还有凸扣与可充电备用电池装置下壳(8)左端头外表的凹 扣相配合。3、 根据权利要求l所叙述的一种移动能源站,其特征在于在充电器上壳(11)右端还安装指示灯(9),该指示灯(9)受具有保护功能和电量管理功能的电路与EL驱动模块电路控制;可充电备用电池装置上壳(4)还安装按键(2),所述按键(2)与 微控制器MCU电连接。4、 根据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一种移动能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 DC-DC输出线的插头(244)、车充充电器的插头(234)同与具体所接 数码设备充电插头相匹配的转接头(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中延张新河谢玉忠郑杏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迈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