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2972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电路,其是一种依与第一待充电装置耦接之输入端状态,而改变第二待充电装置充电电流大小之电路,该电路上设有一自动侦测电路,该自动侦测电路设有与第一待充电装置耦接之输入端,该输入端主要根据第一待充电装置是否与其相接以及是否作动改变输入之电位,而该自动侦测电路并与一电阻电路耦接,该电阻电路另与一控制电路耦接,其输入端与电阻电路耦接,其充电端接有第二待充电装置,而其致能端用于控制该控制电路是否运作,令充电时,可随着自动侦测电路输入端电位之变化,使连接到控制电路输入端之电阻电路之总电阻值不同,以使控制电路可随电阻值之变化,改变输送至第二待充电装置之电流大小,藉以提高交流转接器的利用率。(*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充电电路,尤其是关于可对充电电流大小进行调节之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手机或个人数字助理(PDA)等电子产品之座式充电器一般能够同时给主机和充电电池充电,如图1所示,交流电(AC)藉由交流转接器1提供给充电器2,从而给主机3和充电电池4充电,且提供给主机3及充电电池4之充电电流与交流转接器1容量有关,交流转接器1容量越大所能提供之充电电流总和越大。现有技术中,在交流转接器1容量有限之情况下,通常使提供给充电电池4之充电电流保持在一较小预先设定值,从而提供给主机3一较大充电电流,以确保主机3快速有效充电。此种情况下,由于提供给充电电池4之充电电流较小,致使其充满电所需的时间较长。另一种情况是增大转接器1的容量,使提供给主机3及充电电池4之充电电流都较大,减少充电时间,但却会增加转接器1制造成本。且上述两种情况下,当主机3处于未插入充电器2充电、插入充电器2充电未开机、插入充电器2充电且开机三种不同状态时,尽管充电器2提供给主机3之充电电流有所不同,但提供给充电电池4之充电电流大小却始终保持在一预先设定值不变,如此,则不能依据不同情况而适时调整提供给充电电池4之充电电流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电电路,该充电电路可同时供给第一、二待充电装置所需之电流,而该电路主要是根据第一待充电装置状态,而改变供给第二待充电装置之电流大小,其特征在于该充电电路包括:    一自动侦测电路,其设有输入端,该输入端用于接收表示第一待充电装置充电状态之信号;    一电阻电路,其与该自动侦测电路相耦接;    一控制电路,其包括输入端,致能端及充电端,其中该输入端与电阻电路相耦接,该充电端接有所述第二待充电装置,该致能端耦接一致能装置,用于控制控制电路是否运作;    藉上述,当控制电路运作时,随着第一待充电装置充电状态之改变,自动侦测电路输入端之电位高低变化,自动侦测电路进行电路切换,使耦接到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电路,该充电电路可同时供给第一、二待充电装置所需之电流,而该电路主要是根据第一待充电装置状态,而改变供给第二待充电装置之电流大小,其特征在于该充电电路包括一自动侦测电路,其设有输入端,该输入端用于接收表示第一待充电装置充电状态之信号;一电阻电路,其与该自动侦测电路相耦接;一控制电路,其包括输入端、致能端及充电端,其中该输入端与电阻电路相耦接,该充电端接有所述第二待充电装置,该致能端耦接一致能装置,用于控制控制电路是否运作;藉上述,当控制电路运作时,随着第一待充电装置充电状态之改变,自动侦测电路输入端之电位高低变化,自动侦测电路进行电路切换,使耦接到控制电路输入端之电阻电路之总电阻值大小不同,从而导致控制电路提供给第二待充电装置之充电电流大小不同。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侦测电路由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第三场效应管及第四场效应管组成,其中第一场效应管及第二场效应管之栅极分别为自动侦测电路之两输入端,漏极分别接有电源,源极分别接地,第三场效应管及第四场效应管之栅极分别与第一场效应管及第二场效应管之漏极对应耦接,源极分别接地。3.如权利要求2所述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及第三电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景翔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环达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神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