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电路,尤其涉及一种稳压式智能手机充电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手机大多为智能机,智能机相比传统的手机的功能要强大很多,人们使用手机的时间也相应的增加了很多。目前使用的智能机大多采用内置式电池,即电池不能取出。而由于智能机即使处于待机状态,其后台程序也在正常的运行;并且人们使用手机的时间相应增加,从而使得智能机电池的用电时间相比传统的手机短了很多,通常充满电后电量只能使用20小时左右,因此使用智能机时充电频率比较高,通常每天都需要对智能机进行充电。但是,目前用于智能机的充电电路不仅结构复杂,还容易损伤电池,使得智能机的电池大多只能保持8000小时的正常使用寿命,正常使用寿命过后即使电池充满电其供电时间也将被缩短2小时以上。智能机使用时间越长,其电池被损坏越严重,因此电池的供电时间也将越来越短。由于智能机的电池是内置式的,因此不便于更换或维修,使得用户不得不频繁的进行充电,从而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压式智能手机充电电路,以期待能减小对手机电池的损伤,从而延长电池的正常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稳压式智能手机充电电路,主要由变压器T,三端稳压器U,三极管VT1,三极管VT2,正极与变压器T的副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负极与变压器T的副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相连接的电容C1,正极与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负极与三端稳压器U的GND管脚相连接的电容C2,正极与三端稳压器U的GND管脚相连接、负极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的电容C3,P极与三端稳压器U的VOUT管脚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稳压式智能手机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变压器T,三端稳压器U,三极管VT1,三极管VT2,正极与变压器T的副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负极与变压器T的副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相连接的电容C1,正极与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负极与三端稳压器U的GND管脚相连接的电容C2,正极与三端稳压器U的GND管脚相连接、负极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的电容C3,P极与三端稳压器U的VOUT管脚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1,P极与三端稳压器U的GND管脚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2,串接在电容C1的负极与三端稳压器U的GND管脚之间的电阻R1,串接在三极管VT1的发射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之间的电阻R2,串接在三极管VT1的集电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之间的电阻R3,串接在三极管VT1的集电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之间的电阻R4,串接在三极管VT1的集电极与电容C1的负极之间的电阻R5,P极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3,正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的电容C4,以及P极与三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压式智能手机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变压器T,三端稳压器U,三极管VT1,三极管VT2,正极与变压器T的副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负极与变压器T的副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相连接的电容C1,正极与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负极与三端稳压器U的GND管脚相连接的电容C2,正极与三端稳压器U的GND管脚相连接、负极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的电容C3,P极与三端稳压器U的VOUT管脚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1,P极与三端稳压器U的GND管脚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2,串接在电容C1的负极与三端稳压器U的GND管脚之间的电阻R1,串接在三极管VT1的发射极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雷克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