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充电电池的保护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零伏充电功能的可充电电池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为防止可充电电池被过充、过放、过流和短路,可充电电池增设有可充电电池保护控制电路。如图1和图2所示,带保护控制电路的可充电电池10包括可充电电池11、保护控制电路12、以及连接在可充电电池11和保护控制电路12之间的电阻Rl、电容Cl、功率管M19、功率管M29和电阻R2,还有用于为电路中所有功能模块提供所需基准电压和基准电流的偏置与基准电路40,偏置与基准电路40包含于保护控制电路12中。保护控制电路12一般被集成到一个IC芯片中,即我们常说的可充电电池保护IC或者可充电电池保护IC芯片。功率管M19和功率管M29 —般也被集成到一个功率IC中。可充电电池10被集成封装后,引出两个连接端:正极连接端BATT+和负极连接端BATT-,当这两个连接端连接负载时,可充电电池10通过负载放电,当这两个连接端连接充电器时,充电器给可充电电池10充电。电阻Rl与电容Cl串联后电阻Rl的一端连接可充电电池11的正极,电容Cl的一端连接在可充电电池11的负极,同时电容Cl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零伏充电功能的可充电电池保护电路,包括:分别与延时电路连接的过放保护电路、过充保护电路、过流保护电路和短路保护电路,以及与延时电路连接的逻辑电路,逻辑电路还与可以使得具有保护电路的可充电电池系统进入休眠状态的系统休眠电路连接,逻辑电路与功率管M19的栅极连接,逻辑电路还通过使得可充电电池具有零伏充电功能的电平转换与零伏充电电路与功率管M29的栅极连接,功率管M19的漏极与功率管M29的漏极连接,功率管M19的源极连接在可充电电池负极上,功率管M29的源极连接在可充电电池的负极连接端BATT?上,当可充电电池出现过流或者短路时,经过延时电路的延时后,通过逻辑电路将功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零伏充电功能的可充电电池保护电路,包括:分别与延时电路连接的过放保护电路、过充保护电路、过流保护电路和短路保护电路,以及与延时电路连接的逻辑电路,逻辑电路还与可以使得具有保护电路的可充电电池系统进入休眠状态的系统休眠电路连接,逻辑电路与功率管M19的栅极连接,逻辑电路还通过使得可充电电池具有零伏充电功能的电平转换与零伏充电电路与功率管M29的栅极连接,功率管M19的漏极与功率管M29的漏极连接,功率管M19的源极连接在可充电电池负极上,功率管M29的源极连接在可充电电池的负极连接端BATT-上,当可充电电池出现过流或者短路时,经过延时电路的延时后,通过逻辑电路将功率管M19关闭,当可充电电池出现过充时,经过延时电路的延时后,通过逻辑电路和电平转换与零伏充电电路将功率管M29关闭,当可充电电池出现过放时,经过延时电路的延时后,通过逻辑电路将功率管M19关闭,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平转换与零伏充电电路包括:逻辑反相电路、零伏充电逻辑控制电路和电平转换电路,逻辑电路中输出的逻辑信号经逻辑反相电路输入端X输入后,通过其输出接点A给到零伏充电逻辑控制电路,零伏充电逻辑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还包括由系统休眠电路控制并通过更改其控制方式即可实现切断过放保护时电平转换与零伏充电电路产生的电流增加路径的电压信号Η)Β,零伏充电逻辑控制电路输出电压通过接点F输入给电平转换电路,其中,零伏充电逻辑控制电路还包括两个MOS管M6和M7,MOS管M6的源极与MOS管M7的漏极连接,并共同与接点F连接,MOS管M6的栅极与输入端X连接,MOS管M6的漏极与MOS管M7的源极连接,并共同通过电阻Rl与电平转换电路的输出端V-连接,MOS管M7的栅极与接点A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电池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零伏充电逻辑控制电路还包括:嵌位电路以及MOS管M35、MOS管M33、MOS管Ml和MOS管MO和电阻Rl,MOS管M35的漏极与Ml的源极连接,其连接点为接点F,MOS管M35的栅极连接于接点A,MOS管M35的源极与内部工作电压VDD连接,MOS管Ml的衬底与M35的衬底相连,MOS管Ml的栅极接地,MOS管Ml的漏极与MOS管MO的漏极连接,MOS管MO源极与MOS管M33的漏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鑫,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富满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