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近场宽带波束赋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近场宽带波束赋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可知,基于空间渐近正交性的大规模阵列通信技术,可成倍提升无线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是5G技术素的代表性通信技术之一。未来,阵列规模更大的超大规模阵列通信技术在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方面被寄予厚望,在6G移动通信通信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3]从大规模阵列到超大规模阵列,不仅是简单的天线数量的量变,更蕴含着电磁场结构的质变。在超大宽带系统中,传统相控阵生成波束的等相位面会随频率发生偏移,从而引入严重的波束分裂问题,进而严重影响用户接收信号的强度。当前,面向超大规模阵列近场宽带波束赋形方案成为研究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近场宽带波束赋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超大规模天线阵列近场宽带波束严重分裂,并影响用户接收信号强度的缺陷,克服了近场宽带效应对超大规模天线阵列系统速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场宽带波束赋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具有第一天线阵列的基站,所述第一天线阵列为超大规模天线阵列,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基站的第一天线阵列划分为多个子阵,所述子阵包括多个天线;基于预设远场信道模型,确定各所述子阵的远场码字;基于预设近场信道模型以及各所述子阵的远场码字,确定所述第一天线阵列的近场码字;基于所述第一天线阵列的近场码字,对所述基站生成的近场宽带波束进行赋形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场宽带波束赋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阵设置有第一延时器,所述子阵的天线设置有第一移相器,所述基于预设远场信道模型,确定各所述子阵的远场码字,包括:确定所述第一延时器的第一延时参数,以及确定所述第一移相器的第一移相参数;基于所述预设远场信道模型、所述第一延时参数以及所述第一移相参数,确定所述子阵的远场码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近场宽带波束赋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远场信道模型表示为以下公式:其中,w
q
(f)表示第q个子阵的远场码字,τ
′
q
表示第q个子阵的第一延时参数,表示第q个子阵第p个天线上的第一移相参数,其中,p=[0,1,2,
…
P
‑
1],f表示所述子阵中天线发射的信号频率,j表示虚数单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近场宽带波束赋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时参数通过以下方式确定:确定所述子阵的子阵中心与用户的第一距离,以及所述子阵的子阵中心与用户的法线方向的第一夹角;基于所述第一距离以及所述第一夹角,确定所述第一延时参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近场宽带波束赋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距离以及所述第一夹角,确定所述第一延时参数通过以下公式实现:其中,τ
′
q
表示所述第一延时参数,r
q
表示所述第一距离,θ
q
表示第一夹角,c表示光速,P表示所述子阵中的天线个数,d表示所述子阵中相邻天线的天线间距。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近场宽带波束赋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第一延时参数进行非负约束处理,得到处理后第一延时参数;将所述处理后第一延时参数作为最终的第一延时参数。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近场宽带波束赋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延时参数进行非负约束处理通过以下公式实现:τ
″
q
=τ
′
q
+T其中,τ
″
q
表示所述处理后第一延时参数,τ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