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部分信道信息的太赫兹动态子阵列混合波束赋形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通信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基于部分信道信息的太赫兹动态子阵列混合波束赋形(RSD)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现有的太赫兹超大规模多输入输出系统中天线数目巨大、硬件复杂度及功耗极高,已有的纯数字波束赋形架构不再适用。混合波束赋形架构可以实现与纯数字波束赋形架构相近的频谱效率,并具有较低的硬件复杂度。已有的混合波束赋形架构按连接方式可分为全连接架构、子阵列架构、以及动态子阵列架构。全连接和子阵列架构是两种广泛研究的混合波束赋形架构。
[0003]全连接架构中每个射频链路连接所有天线,因此在消耗高功率的同时具有高频谱效率。与之相反,如图1(a)所示,子阵列架构中,每个射频链路仅连接一个子阵列,因此功耗大大降低。但与此同时,子阵列架构频谱效率也较低。因此,这两种架构的能量效率(定义为频谱效率与功耗之比)都较低。为了提升能量效率,现有的改进动态子阵列架构如图1(b)所示。由于固定移相器与开关器件功耗较低,动态子阵列架构具有低功耗与高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部分信道信息的太赫兹动态子阵列混合波束赋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发射机与接收机间的传播路径的出发角度和路径损耗幅度,构建包含开关器状态的频谱效率模型,通过求解得到模型最大值时对应的最优开关器状态,进而计算得到优化的数字波束赋形矩阵,最后根据最优开关器状态矩阵调节多选开关状态,使用优化的数字波束赋形矩阵调节数字信号处理权重,从而完成波束赋形过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赫兹动态子阵列混合波束赋形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传播路径的出发角度和路径损耗幅度包括:发射阵列响应矩阵A
t
以及路径损耗的幅度对角矩阵Λ,具体为:N
t
×
L维复矩阵A
t
,其从第1列到第L列依次为第1条至第L条路径的出发角度对应的发射阵列响应向量,N
t
为发射机端天线数目,L为发射机到接收机的太赫兹波路径数目;L
×
L维对角矩阵Λ,其对角线元素依次为第1条至第L条路径的路径损耗的幅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赫兹动态子阵列混合波束赋形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开关器状态是指:所有N
t
个太赫兹动态子阵列架构天线的开关的状态矩阵,S
i
与S
1:i
‑1分别表示矩阵S的第i行与前i
‑
1行,向量S
i
中仅有一个元素为1,其他均为0,每个元素的值0与1代表开关的断开与闭合两种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赫兹动态子阵列混合波束赋形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包含开关器状态的频谱效率模型是指:其中:A
i
=C
1:i
‑1S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