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引连铸机用可调式引杆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连铸机
,具体涉及一种上引连铸机用可调式引杆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使用上引法进行无氧铜杆铸造时,是将结晶器的下端伸入并浸没在熔化铜液面下,上端与真空泵连通,继而使用真空泵将结晶器内部空气抽出,而后形成负压将铜液吸引上升,而后将引杆伸向结晶器内,由于引杆温度较低,铜液在端部凝固形成铜杆,而后将引杆通过牵引机牵引,而后铜液不断的注入结晶器,由于冷却水作用,使得形成连续的铜杆,金属使自上而下进行凝固,而在现有的引杆中,多为一截直杆,或是直接分段拼接的弧形杆,造成牵引机进行配件更换而进行大的调整后,原先的引杆难以进行较大的变形,造成不能再次使用;或牵引机进行更换后,造成引杆弯曲度不适应新机器而造成打滑或造成牵引过程出现问题,此时需要重新制造新的引杆,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引连铸机用可调式引杆结构,通过将各个连接机构上的两个插杆拔出,此时各个连接机构上的两个滑板可在两个滑槽内部滑动,而后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引连铸机用可调式引杆结构,包括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杆由多个杆体(300)和多个连接机构(200)组成,且多个连接机构(200)与多个杆体(300)数量相同并交错连接,其中,处于最下方的一个连接机构(200)固定连接有旋接头(100),所述旋接头(100)配套设置有旋合头(400),旋合头(400)与旋接头(100)旋合连接,所述旋合头(400)配套设置有塑形机构(600),所述杆体(300)外侧壁配套设置有橡胶套(500);所述塑形机构(600)包括连接筒(610),所述连接筒(610)底端固定套接有连接环(630),所述连接筒(610)外侧壁从上到下依次开设有多个圆形通孔(611),且连接筒(610)内部固定连接有管体(620),所述连接筒(610)底端与管体(620)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温板(6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引连铸机用可调式引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610)的内侧沿长度方向位于任意相邻两个圆形通孔(611)之间均固定有隔温环(650),且隔温环(650)内侧壁固定连接于管体(620)外侧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引连铸机用可调式引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温板(640)为环状板体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引连铸机用可调式引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200)包括筒体(210),最下方筒体(210)一端与相邻的旋接头(100)固定连接,其余的筒体(210)一端与相邻的杆体(300)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筒体(210)顶口内侧转动连接有半球块(220),且半球块(220)顶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雷,焦君义,张卫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宏雷康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