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方坯连铸引锭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9006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方坯连铸引锭头,包括引锭头本体,引锭头本体尾部由底面向顶面开有贯通的燕尾槽,其改进之处为:引锭头本体的底面向顶面开有贯通引锭头本体宽度的凹槽,引锭头本体前端面设有挡板,沿引锭头本体前端面向后开设螺孔与凹槽贯通,螺杆穿过挡板和螺孔固定于凹槽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杜绝生产时铸坯在进入拉矫机前与引锭头提前脱离现象发生,从而避免了卧坯或漏钢的恶性生产事故,而且能够避免高温钢水对引锭头本体的烧损。损。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方坯连铸引锭头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方坯连铸引锭头,属于冶金行业连铸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冶金企业炼钢生产中,方坯连铸在开浇前将引锭杆上端的引锭头伸入结晶器内1/4处,作为结晶器“活底”把结晶器下口堵住;开浇后,随着注入结晶器的钢水凝固,铸坯端部和引锭头凝结为一体,通过引锭杆及引锭头的牵引,铸坯随着引锭杆及引锭头连续地从结晶器下口拉出,直到铸坯通过拉矫机,与引锭杆及引锭头脱钩为止。现在使用的引锭头为楔形结构,头部和燕尾槽底部均是弧线面,这样虽然便于脱坯,但在实际生产中拉坯受到阻力或其它因素造成铸坯抖动时,也极易导致铸坯进入拉矫机前在二冷室里与引锭头提前脱离,造成铸坯卧于结晶器里或漏钢的恶性停机生产事故,此事故在生产中时有发生,严重影响连铸机正常生产;其次由于引锭头与高温钢水接触凝固在一起,会烧损引锭头。脱坯后引锭头冷却到常温,引锭头在温差较大环境工作,会使引锭头产生龟裂纹,使用寿命仅6月左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方坯连铸引锭头,可有效避免铸坯进入拉矫机前与引锭头脱离,同时引锭头使用寿命大幅延长。
[0004]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改进的方坯连铸引锭头,包括引锭头本体,引锭头本体尾部由底面向顶面开有贯通的燕尾槽,其改进之处为:引锭头本体的底面向顶面开有贯通引锭头本体宽度的凹槽, 引锭头本体前端面设有挡板,沿引锭头本体前端面向后开设螺孔与凹槽贯通,螺杆穿过挡板和螺孔固定于凹槽中。<br/>[0006]上述的一种改进的方坯连铸引锭头,所述凹槽开设于引锭头本体的前半部,所述螺杆前端向上弯折为L型。
[0007]上述的一种改进的方坯连铸引锭头,所述引锭头本体前端面向右下方倾斜为斜面,所述凹槽前端面向左下方倾斜为斜面,引锭头本体前端斜面与凹槽前端斜面使引锭头本体前部形成一个上宽下窄的倒锥体,倒锥体上开有贯通引锭头本体宽度的销孔,其中安装销轴,销轴位于螺杆下方。
[0008]上述的一种改进的方坯连铸引锭头,还包括石棉垫,石棉垫垫设于挡板和引锭头本体前端斜面之间;挡板外侧面通过安装于螺杆上的螺母固定,螺杆尾部通过螺母固定于凹槽中。
[0009]上述的一种改进的方坯连铸引锭头,所述引锭头本体前端斜面、凹槽前端斜面与垂直线的夹角均为锐角,所述销轴为空心结构,销轴与螺杆相互垂直且与螺杆无限接近。
[0010]本技术螺杆与引锭头本体组合成一体,其工作过程为:钢水开浇后,注入结晶器的钢水与引锭头本体前端的L型螺杆凝固成一体,引锭头本体前端的挡板和石棉垫可将
高温钢水与引锭头本体隔开,可避免高温钢水对引锭头本体的烧损,改善了引锭头使用工况,使用寿命可达12月以上;当铸坯拉出拉矫机时脱坯辊压着铸坯向下移动,引锭头本体前部的倒锥体可使铸坯与引锭头顺利脱开;增加的一次性防脱销轴可防止L型螺杆下滑,能够杜绝因铸坯抖动造成铸坯进入拉矫机前与引锭头脱离情况的发生,从而避免了卧坯或漏钢的恶性停机事故;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连铸机生产顺行。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技术能够有效杜绝生产时铸坯进入拉矫机前与引锭头提前脱离,避免造成卧坯或漏钢的恶性生产事故,而且能够避免高温钢水对引锭头体的烧损,延长引锭头寿命达12个月以上;该装置安装使用方便,保证方坯连铸机正常生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立体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主视图;
[0015]图中标记为:燕尾槽1、凹槽2、挡板3、螺杆4、倒锥体5、销孔6、石棉垫7。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7]参照附图1

2,本技术一种改进的方坯连铸引锭头,包含引锭头本体;图1显示,引锭头本体整体呈近似长方体结构,其尾部由底面向顶面开有贯通的燕尾槽1,该燕尾槽结构为现有结构;图1和图2显示,在引锭头本体的前半部,沿引锭头本体的底面向顶面开有贯通引锭头本体宽度的凹槽2,图2显示, 凹槽2的深度超过引锭头本体高度的1/2;
[0018]图2显示,引锭头本体的前端面为斜面,该斜面由引锭头本体顶部向右下方倾斜,倾斜后该斜面与垂直线的夹角为锐角;凹槽2的前端面也为斜面,该斜面由凹槽2的顶部向左下方倾斜,倾斜后该斜面与垂直线的夹角亦为锐角;引锭头本体前端斜面与凹槽前端斜面使引锭头本体前部形成一个上宽下窄的倒锥体5;
[0019]图1和图2显示,引锭头本体的前端斜面上设有挡板3和石棉垫7,挡板3和石棉垫7上开孔;沿引锭头本体的前端斜面向后开设螺孔与凹槽2贯通,螺杆4穿过挡板3、石棉垫7和螺孔,挡板3的外侧面通过安装于螺杆4上的螺母固定,螺杆4的尾部通过螺母固定于凹槽2中;引锭头本体前部的倒锥体5上开有贯通引锭头本体宽度的销孔6,其中安装销轴,销轴与螺杆4相互垂直,销轴位于螺杆4的下方且与螺杆4无限接近。
[0020]图1和图2显示,螺杆4的前端向上弯折成L型,弯曲角度为90
°
,便于拉坯。
[0021]在本实施例中,销轴为空心结构,其目的是便于脱坯。
[0022]具体生产过程:
[0023]生产准备时引锭杆及引锭头本体穿过拉矫机后,首先将L型螺杆4、挡板3和石棉垫7固定安装到引锭头本体上,然后把用细钢管做成的一次性销轴安装在销孔6中,防止L型螺杆4下滑,最后将引锭杆上端的引锭头本体伸入结晶器内1/4处,作为结晶器“活底”把结晶器下口堵住;
[0024]生产时随着注入结晶器的钢水与引锭头本体上L型螺杆4凝固为一体,通过引锭杆及引锭头本体的牵引,铸坯随着引锭杆及引锭头本体连续地从结晶器下口拉出,直到铸坯
通过拉矫机,与引锭杆及引锭头本体脱钩为止;L型螺杆4前端弯制成90度钩保证引锭头本体与铸坯连接可靠性,避免铸坯通过拉矫机前脱开,造成生产事故。
[0025]生产时结晶器中钢水与引锭头本体凝固为一体时,引锭头本体前面的挡板3和石棉垫7把高温钢水与引锭头本体隔开,从而杜绝了由于引锭头本体与高温钢水直接接触,造成引锭头龟裂或烧损现象发生。
[0026]生产过程中一旦出现由于拉坯受到阻力或其它因素造成铸坯上下抖动时,固定于引锭头体本上上的L型螺杆4如向下发生位移,其下面几乎相接触的销轴可防止螺杆4向下移动,从而杜绝铸坯进入拉矫机前在二冷室里与引锭头提前脱离,避免造成铸坯卧于结晶器里或漏钢的恶性停机生产事故。
[0027]引锭头本体前端斜面和凹槽2中前端斜面将锭头本体的前部下半部分切割成一个上宽下窄的倒锥体5,生产过程中当铸坯拉出拉矫机时脱坯辊在液压缸的推动下压着铸坯向下移动压坏销轴,方便铸坯与引锭头顺利脱开,L型螺杆4和挡板3随铸坯进入下道工序后,挡板3可拆下回收反复使用,节约备件采购费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方坯连铸引锭头,包括引锭头本体,引锭头本体尾部由底面向顶面开有贯通的燕尾槽(1),其特征在于:引锭头本体的底面向顶面开有贯通引锭头本体宽度的凹槽(2), 引锭头本体前端面设有挡板(3),沿引锭头本体前端面向后开设螺孔与凹槽(2)贯通,螺杆(4)穿过挡板(3)和螺孔固定于凹槽(2)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方坯连铸引锭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开设于引锭头本体的前半部,所述螺杆(4)的前端向上弯折为L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方坯连铸引锭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锭头本体前端面向右下方倾斜为斜面,所述凹槽(2)前端面向左下方倾斜为斜面,引锭头本体前端斜面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少军王允杰叶瑞海朱科田雪辰
申请(专利权)人: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