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压铸模具腔体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压铸模具腔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模具加工是指成型和制坯工具的加工,此外还包括剪切模和模切模具,通常情况下,模具有上模和下模两部分组成。将钢板放置在上下模之间,在压力机的作用下实现材料的成型,当压力机打开时,就会获得由模具形状所确定的工件或去除相应的废料。
[0003]但是目前的模具材料加工完成后不方便将材料取出与工作人员取出时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并且冷却注水操作时需要人为操作,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压铸模具腔体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压铸模具腔体结构,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模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压铸模具腔体结构,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杆(2),所述滑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气缸(4),所述气缸(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5),所述移动板(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模(6),所述工作台(1)的上表面且位于滑杆(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下模(7),所述下模(7)的背面设置有推料机构(8),所述下模(7)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机构(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的压铸模具腔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机构包括固定架(81)、转轴(82)、第一齿轮(83)、限位板(84)、第一齿条(85)、第二齿轮(86)、第二齿条(87)、固定杆(88)、固定板(89)、推料杆(810)、推板(811)、滑台(812)、弹簧(813)、缓冲板(814)、压板(815)与弹性按钮(816),所述下模(7)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81),所述固定架(8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轴(82),所述转轴(8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83),所述固定架(8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84),所述限位板(8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齿条(85),所述转轴(82)的外表面且位于第一齿轮(8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86),所述移动板(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条(87),所述移动板(5)的下表面且位于上模(6)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88),所述固定杆(8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9),所述固定板(8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推料杆(810),所述推料杆(810)的一端且贯穿下模(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推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勇,唐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杰博辉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