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泵及其灌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1055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挤压泵及其灌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其中,挤压泵包括泵体和转子,泵体包括泵腔、进浆管、出浆管和软管,转子可转动的安装在泵腔内,软管位于泵腔内且环绕转子的外周,软管连接进浆管和出浆管,转子具有沿同一径向向外突出的两个挤压部,灌浆方法包括:获取两个挤压部的位置;控制转子在两个挤压部均与软管接触时的第一转速大于转子在两个挤压部中仅有一个与软管接触时的第二转速。由此,根据与软管接触的挤压部数量,对转子的转速进行调节,使得软管内压强的缓慢变化,浆料运送均匀,从而,大大提升挤压泵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寿命。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挤压泵及其灌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挤压泵
,特别涉及一种挤压泵的灌浆方法、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一种挤压泵的灌浆装置和一种挤压泵。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挤压泵灌浆机工作时,通常采用普通三相电机带动转子挤压软管动作的方式,实现将浆料从进口转移到出口的功能。
[0003]然而,因为转子占据管道空间,极易造成浆料流出时不均匀,且因挤压动作造成管道内部压强周期性的剧烈变化,也会造成设备磨损严重和管道崩裂风险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挤压泵的灌浆方法,能够根据与软管接触的挤压部数量,对转子的转速进行调节,使得软管内压强的缓慢变化,浆料运送均匀,从而大大提升挤压泵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挤压泵的灌浆装置。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挤压泵。
[000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挤压泵的灌浆方法,其中,所述挤压泵包括泵体和转子,所述泵体包括泵腔、进浆管、出浆管和软管,所述转子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泵腔内,所述软管位于所述泵腔内且环绕所述转子的外周,所述软管连接所述进浆管和所述出浆管,所述转子具有沿同一径向向外突出的两个挤压部,所述灌浆方法包括:获取所述两个挤压部的位置;控制所述转子在所述两个挤压部均与所述软管接触时的第一转速大于所述转子在所述两个挤压部中仅有一个与所述软管接触时的第二转速。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挤压泵的灌浆方法,获取两个挤压部的位置,并控制转子在两个挤压部均与软管接触时的第一转速大于转子在两个挤压部中仅有一个与软管接触时的第二转速。由此,根据与软管接触的挤压部数量,对转子的转速进行调节,使得软管内压强的缓慢变化,浆料运送均匀,从而大大提升挤压泵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0010]另外,根据上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挤压泵的灌浆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的附加技术特征: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挤压泵的灌浆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挤压泵的出浆口的压力或流量;根据所述压力或流量对所述第一转速和所述第二转速进行调节。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压力或流量对所述第一转速和所述第二转速进行调节,包括:获取所述压力与预设压力之间的压力差值,根据所述压力差值通过PID算法对所述第一转速和所述第二转速进行调节;或者,获取所述流量与预设流量之间的流量差值,根据所述流量差值通过PID算法对所述第一转速和所述第二转速进行调节。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转速的最大速度为所述第二转速的最大速度的1.5-2倍。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两个挤压部开始同时与所述软管接触至所述两个挤压部中仅有一个与所述软管接触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转速以先慢后快的方式增加至最大速度,并维持预设时间后,以先快后慢的方式降低至所述第二转速。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浆管和所述出浆管平行设置,且与所述转子的主体部相切。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转子包括转子本体、与所述转子本体相切的两段直线、以及与所述两段直线端部连接的圆弧,所述挤压部与所述转子本体平滑连接,所述挤压部呈尖端为圆弧状的“∧”字型。
[001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挤压泵的灌浆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挤压泵的灌浆方法。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通过处理器执行挤压泵的灌浆程序,能够根据挤压部的运动区间,对转子的转速进行调节,使得软管内压强的缓慢变化,浆料运送均匀,从而,大大提升挤压泵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001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挤压泵的灌浆装置,其中,所述挤压泵包括泵体和转子,所述泵体包括泵腔、进浆管、出浆管和软管,所述转子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泵腔内,所述软管位于所述泵腔内且环绕所述转子的外周,所述软管连接所述进浆管和所述出浆管,所述转子具有沿同一径向向外突出的两个挤压部,所述灌浆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两个挤压部的位置;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转子在所述两个挤压部均与所述软管接触时的第一转速大于所述转子在所述两个挤压部中仅有一个与所述软管接触时的第二转速。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挤压泵的灌浆装置,通过获取模块获取两个挤压部的位置,并通过控制模块控制转子在两个挤压部均与软管接触时的第一转速大于转子在两个挤压部中仅有一个与软管接触时的第二转速。由此,根据与软管接触的挤压部数量,对转子的转速进行调节,使得软管内压强的缓慢变化,浆料运送均匀,从而,大大提升挤压泵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0021]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的挤压泵,包括如上所述的挤压泵的灌浆装置。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挤压泵,采用上述挤压泵的灌浆装置,能够根据与软管接触的挤压部数量,对转子的转速进行调节,使得软管内压强的缓慢变化,浆料运送均匀,从而,大大提升挤压泵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0023]本专利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挤压泵的截面示意图;
[0025]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挤压部的运动区间示意图;
[0026]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挤压泵的灌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7]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挤压泵的灌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8]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挤压泵的灌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9]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挤压泵的灌浆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0030]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挤压泵的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2]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挤压泵的灌浆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挤压泵的灌浆装置和挤压泵。
[0033]在介绍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挤压泵的灌浆方法之前,先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挤压泵进行描述。
[0034]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挤压泵的截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挤压泵包括泵体和转子2,泵体包括泵腔、进浆管4、出浆管3和软管1,转子2可转动的安装在泵腔内,软管1位于泵腔内且环绕转子2的外周,软管1连接进浆管4和出浆管3,转子2具有沿同一径向向外突出的两个挤压部。
[0035]具体地,如图1所示,进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挤压泵的灌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泵包括泵体和转子,所述泵体包括泵腔、进浆管、出浆管和软管,所述转子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泵腔内,所述软管位于所述泵腔内且环绕所述转子的外周,所述软管连接所述进浆管和所述出浆管,所述转子具有沿同一径向向外突出的两个挤压部,所述灌浆方法包括:获取所述两个挤压部的位置;控制所述转子在所述两个挤压部均与所述软管接触时的第一转速大于所述转子在所述两个挤压部中仅有一个与所述软管接触时的第二转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压泵的灌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获取所述挤压泵的出浆口的压力或流量;根据所述压力或流量对所述第一转速和所述第二转速进行调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挤压泵的灌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压力或流量对所述第一转速和所述第二转速进行调节,包括:获取所述压力与预设压力之间的压力差值,根据所述压力差值通过PID算法对所述第一转速和所述第二转速进行调节;或者,获取所述流量与预设流量之间的流量差值,根据所述流量差值通过PID算法对所述第一转速和所述第二转速进行调节。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挤压泵的灌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速的最大速度为所述第二转速的最大速度的1.5-2倍。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挤压泵的灌浆方法,在所述两个挤压部开始同时与所述软管接触至所述两个挤压部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穆伟温光宇宋银灏邬宇强禹小青刘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