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佛珠通孔打磨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4388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佛珠通孔打磨一体机,包括机架、传送机构、第一打磨组件及对孔钻孔组件;传送机构包括链轮、传送链条及传送驱动件,链轮与机架转动连接,传送链条套设于链轮上,传送链条上设有定位槽,传送驱动件与链轮连接;第一打磨组件包括抵压件、两个第一打磨件及第一打磨驱动件,抵压件装设于机架上;两个第一打磨件分别设于传送链条的相对两侧;第一打磨驱动件用于驱动两个第一打磨件相向或相背运动;对孔钻孔组件包括夹紧件、两个打孔件及一打孔驱动件,夹紧件装设于机架上;两个打孔件分别设于传送链条的相对两侧,打孔驱动件用以驱动两个打孔件沿传送链条的宽度方向相向或相背运动。其能够提高佛珠的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动强度。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佛珠通孔打磨一体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首饰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佛珠通孔打磨一体机。

技术介绍

[0002]佛珠是佛教徒用以念诵记数的随身法具,通常可分为持珠、佩珠、挂珠三种类型。每串佛珠数目不同,代表的含义也是不同的。在如今社会佛珠手串成为了一种流行饰品,正逐渐扩大成为一种时尚配饰的趋势,即使非佛教徒,也广为佩戴。
[0003]请参见图1,以十四颗佛珠的佛珠手串为例,其通常由母珠230、子珠220、络绳300组编而成,其中,母珠230(俗称三通珠)是指一串念珠的终结部位有一个较大的、有三个孔的佛珠,三通珠其珠体上有三个孔,两个孔对穿,为“对孔240”,一个孔与对孔240呈垂直状态,称为“中孔250”,对孔240与中孔250成丁字形分布。子珠220是指念珠上除了母珠230以外的比较小的珠子,一般其材质相同,也有将不同的材质但是大小一致的珠子穿在一起的。络绳300(也称为线)就是将所有珠子穿起来的绳子。而佛珠的材质多种多样,包括木质类、菩提类、矿石类等,其中,日常佩戴木质手串的人较多。
[0004]传统的木质佛珠生产方法通常为先使用车床将条状木料车削成型球,成型加工后再于球形佛珠上进行钻孔处理。请一并参见图2,在将条状木料成型为球状佛珠200的过程中,球状佛珠最终会从木料上切断并掉落,其在佛珠200与木料的切断处会形成毛刺210,通常会于球形佛珠200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一毛刺210,因此,在钻孔后需对佛珠200进行打磨以去毛刺。虽然目前有相应的设备对佛珠进行钻孔、打磨操作,但钻孔、打磨操作在不同的设备上进行,当进行到下一步骤时需重新装夹佛珠,导致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大。
[0005]现有技术中的佛珠钻孔装置,例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08214707A公开的一种全自动木质佛珠铣形钻孔机,包含有机架支撑机构、丝杠传动机构、送料传动机构、木料传送定位夹持机构、滑台铣球机构、滑台铣球钻孔机构,使用时在丝杠传动机构的驱动下先由滑台铣球钻孔机构上高速回转的木球铣刀及中心孔钻花加工出一侧半球,同时钻出对孔,再由滑台铣球机构上高速回转的木球铣刀在方形木料上铣削形成另外半球,形成带对孔的木质佛珠,再从方形木料端部自动脱落,其木料的进给、佛珠的铣削、钻孔、加工后的落料全部自动完成,可提高生产效率,然而,该佛珠钻孔装置通过位于佛珠一侧的中心孔钻花一次性将佛珠钻穿形成对孔,其在钻孔时,中心孔钻花在钻孔过程中容易发生抖动现象,导致中心孔钻花易偏离佛珠的中心,加工得到的通孔同轴度较差;同时,由于木质佛珠的材质特殊性,若一次性将佛珠钻穿,容易导致佛珠开裂,降低佛珠的品质。
[0006]中国技术CN204585362U公开了一种佛珠双孔钻装置,包括加工机座,所述加工机座的上设有一夹具滑座及一双出轴电机,所述加工机座上还铰接有一在水平面上摆动的钻头操作杆,钻头操作杆一侧上通过第一连接杆与第一滑块铰接,钻头操作杆另一侧上通过第二连接杆与第二滑块铰接;所述夹具滑座上铰接有一在竖直面上摆动的夹具操作杆,所述夹具滑座的前端面两侧上设有夹具滑块,所述夹具滑块的前部设有用以安设佛珠的夹具半体,所述夹具滑座的上端面后部开设有一槽口,所述槽口内安设有一可相对夹具
滑座上下升降的驱动板,所述驱动板的上部经一连接杆与夹具操作杆铰接。其通过两个钻头分别朝佛珠两侧钻孔,以解决单一钻头一次性将佛珠钻穿形成对孔的同轴度差及佛珠表面易开裂的技术问题;然而,其通过顶杆、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及钻头操作杆等的配合,使两钻头不会相碰,且确保两个钻头能够将佛珠钻穿,然其结构较为复杂,且为手动操作,不利于自动化控制。此外,其在使用时,需用工人驱动夹具操作杆下行来控制夹具半体将佛珠夹持,然后再通过人工转动钻头操作杆来控制钻头朝佛珠两侧钻孔,且在人工转动钻头操作杆时需同时保持夹具操作杆的下行操作,因此,其在使用时需双手驱动,劳动强度大,单件人工操作时间长;且由于钻头操作杆、夹具操作杆和用于夹持佛珠的夹具滑块、夹具半体位置设计不合理(不在夹具滑座的同一侧),因此,其操作不方便。同时,通过转动的钻头操作杆及与钻头操作杆连接的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带动两个钻头相向运动或相背运动,其钻头进给时的运动非匀速运动,即钻头进刀速度始终在变化,导致切削用量不一致,一是影响内孔表面的加工质量,二是影响钻头和电机寿命。
[0007]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11975871A公开了一种佛珠自动打孔机,其驱动钻头往复运动的往复传动装置包括传动轴、轴承座、偏心轮与挡板,偏心轮转动通过挡板推动滑动框进行往复移动,滑动框移动带动主轴、钻头进行往复移动对佛祖进行钻孔。该专利申请所采用的偏心轮为圆盘状,其钻头运动与时间关系为正弦函数,即全程是正弦加减速运动,会使钻头进刀速度始终在变化,同样存在影响内孔表面的加工质量及钻头和电机使用寿命的问题。
[0008]此外,现有技术中的佛珠钻孔装置,通常用于对佛珠上的对孔进行打孔,当需要在佛珠上打中孔以制作母珠时,需将钻好对孔的佛珠从佛珠钻孔装置上取下,再通过人工调整佛珠的姿态,将佛珠重新装夹于佛珠钻孔装置上,利用钻头于佛珠上再次打孔形成一端与对孔中间位置垂直连通的中孔。然,通过人工调整佛珠的姿态难以确保钻孔得到的中孔位于对孔中间位置并与对孔垂直,导致三通珠加工精度较低,且反复装夹佛珠,不仅降低生产效率,还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0009]现有技术中的佛珠打磨装置,例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07617947A公开的一种点面结合定位精加工沉香佛珠的装置,其第一磨盘体与第二磨盘体之间夹持沉香佛珠前后面,固定点定针与活动定针夹持沉香佛珠左右面的中心点,第一磨盘体外径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有第一磨砂,第一磨盘体有第二磨砂,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的第一磨砂、第二磨砂顶压着沉香佛珠的外径,固定点定针连接传动电机而可转动,活动定针连接传动电机而可转动,沉香佛珠在左右边的固定点定针和活动定针带转动,从而通过第一磨砂及第二磨砂对佛珠进行打磨。然而,其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缺陷:(1)其在使用时,还需先在沉香佛珠左右两侧边的中点开个小孔容固定点定针和活动定针,导致步骤繁琐,且会破坏佛珠的外观;(2)其在使用时,第一磨砂及第二磨砂无法对佛珠的左右环面进行打磨,打磨不全面,需取下佛珠将佛珠的左右环面调整至朝向第一磨砂及第二磨砂后再继续打磨,需反复装夹佛珠,不仅降低生产效率,还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0010]中国技术专利CN204525125U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抛光佛珠的装置,其使活动垫片通过滚珠在静止垫片在转动,而由于弹簧力的束缚,使上砂纸始终保持附着在佛珠上端,最终使佛珠在上、下砂纸之间抛光运动,达到抛光要求。然而,其同样难以对佛珠各个面进行全面打磨,存在多次返工的情况,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佛珠通孔打磨一体机,以提高佛珠的生产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001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3]一种佛珠通孔打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佛珠通孔打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传送机构(2),包括链轮(21)、传送链条(23)及传送驱动件(24),链轮(21)与机架(1)转动连接,传送链条(23)活动地套设于链轮(21)上,传送链条(23)上设有用于对佛珠定位的多个定位槽(25),多个定位槽(25)凹设于传送链条(23)背向链轮(21)的侧面并沿传送链条(23)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传送驱动件(24)与链轮(21)连接,以驱动链轮(21)转动,进而带动传送链条(23)对定位槽(25)上的佛珠进行传送;第一打磨组件(3),包括抵压件(31)、两个第一打磨件(32)及一第一打磨驱动件(34),抵压件(31)包括抵压驱动件(311)及抵压头(312),抵压驱动件(311)装设于机架(1)上并与抵压头(312)连接,抵压头(312)位于传送链条(23)的上方,抵压头(312)能够在抵压驱动件(311)的驱动下沿竖向靠近或远离传送链条(23),以夹紧或释放定位槽(25)中佛珠;两个第一打磨件(32)沿传送链条(23)的宽度方向分别设于传送链条(23)的相对两侧;第一打磨驱动件(34)与两个第一打磨件(32)连接,以驱动两个第一打磨件(32)相向或相背运动,进而对被抵压头(312)夹紧的佛珠进行打磨;及对孔钻孔组件(4),包括夹紧件(41)、两个打孔件(42)及一打孔驱动件(43),夹紧件(41)包括夹紧驱动件(412)及夹块(413),夹紧驱动件(412)装设于机架(1)上并与夹块(413)连接,夹块(413)位于传送链条(23)的上方,夹块(413)能够在夹紧驱动件(412)的驱动下沿竖向靠近或远离传送链条(23),以夹紧或释放定位槽(25)中佛珠;两个打孔件(42)沿传送链条(23)的宽度方向分别设于传送链条(23)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机架(1)滑动连接,打孔驱动件(43)与两个打孔件(42)连接,以驱动两个打孔件(42)沿传送链条(23)的宽度方向相向或相背运动,进而对被夹块(413)夹紧的佛珠进行打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佛珠通孔打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打磨件(32)包括砂轮电机(321)及砂轮(323),砂轮电机(321)与第一打磨驱动件(34)连接,两个第一打磨件(32)的砂轮(323)沿传送链条(23)的宽度方向分别设置于传送链条(23)的相对两侧,每一砂轮(323)面向传送链条(23)的端面上凹设有打磨槽(325),打磨槽(325)环绕砂轮(323)的中心轴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佛珠通孔打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打孔驱动件(43)包括传动轴(431)、两个柱形凸轮(434)、两个从动部(437)及一旋转驱动件(438),传动轴(431)与机架(1)转动连接并与传送链条(23)的宽度方向平行,两个柱形凸轮(434)间隔地套接于传动轴(431)上,每一柱形凸轮(434)的外圆周壁上设有曲线导轨(436),两个从动部(437)分别与两个柱形凸轮(434)的曲线导轨(436)滑动连接;两个打孔件(42)分别与两个从动部(437)连接;旋转驱动件(438)与传动轴(431)连接,以带动传动轴(431)转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佛珠通孔打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传动轴(431)上对应两个柱形凸轮(434)间隔设有两组插接孔(432),每组插接孔(432)中的多个插接孔(432)沿传动轴(431)的轴向均匀间隔设置,每一柱形凸轮(434)上间隔设有多个穿插孔(435),多个穿插孔(435)沿柱形凸轮(434)的轴向均匀间隔设置,且相邻两个穿插孔(435)的间隔距离与相邻两个插接孔(432)的间隔距离不同;柱形凸轮(434)套接于传动轴(431)上并与传动轴(431)通过插销(439)可拆卸连接,插销(439)依次穿设柱形凸轮(434)的其中一穿插孔(435)及对应组插接孔(432)中的其中一插接孔(43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佛珠通孔打磨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佛珠通孔打磨一体机还包括中孔钻孔组件(5),中孔钻孔组件(5)位于传送机构(2)的出料端,中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强李冬梅蓝周朋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旭平首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