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5-正辛基-呋喃-2-酮的高效催化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43112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呋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5

正辛基

呋喃
‑2‑
酮的高效催化合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呋喃
‑2‑
酮类化合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5

正辛基

呋喃
‑2‑
呋喃的高效催化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呋喃
‑2‑
酮类化合物,被发现具有很好的抗生物无损性能、抗菌除霉性能,可被广泛的应用在海洋涂料、杀虫剂、农药等领域。目前的制备方法都是从菌株白黄链霉菌菌株UST040711

291进行浓缩分离提取。该方法虽然能够获得产品,但是提取效率有限,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市场需求。市场上还未有人工合成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5

正辛基

呋喃
‑2‑
酮的制备方法,填补了呋喃
‑2‑
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空白,以1

氯辛烷为原点进行醚化,并在质子化反应后与活化的马来酸酐反应转化为为5

正辛基呋喃
‑2‑
酮。
[0004]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5

正辛基

呋喃
‑2‑
酮的制备方法,以马来酸酐和1

氯辛烷为原材料,经催化反应,萃取浓缩后得到最终产物。
[0006]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步骤1,将1

氯辛烷进行脱氯化氢反应和烷基化反应,得到1

乙氧基辛烷;
[0008]步骤2,将1

乙氧基辛烷质子化反应后,并与活化的马来酸酐反应,获得5

正辛基

呋喃
‑2‑
酮。
[0009]其中,步骤1中,所述脱氯化氢反应是将1

氯辛烷脱氯化氢转化为1

辛烯,具体为:所述1

氯辛烷以乙醇为溶液,且在氢气氛围下回流催化反应。且所述催化反应的催化剂为镍基催化剂,该镍基催化剂为多孔固体催化剂,均匀分散至乙醇内进行回流催化反应,达到去除氯化氢,并将1

氯辛烷转化为1

辛烯;此时的氯化氢在乙醇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够快速分散至乙醇内;回流催化反应的过程中,乙醇回流过程中,将作为产物的氯化氢转化为蒸汽,直接分离去除。
[0010]其中,步骤1中,所述烷基化反应是将1

辛烯烷基化反应转化为1

乙氧基辛烷;具体为以乙酸和TBAF为烷基化试剂,常温反应获得1

乙氧基辛烷,且所述乙酸和TBAF的摩尔比为1:1。
[0011]其中,步骤2中,所述质子化反应以PPTS为酸性催化剂,以甲醇为溶剂。所述质子化反应的温度为40℃。
[0012]其中,步骤2中,所述活化的马来酸酐是以马来酸酐为原料,以苯基亚甲基双(三环己基磷)二氯化钌为催化剂,以二氯甲烷为溶剂。所述苯基亚甲基双(三环己基磷)二氯化钌为的加入量是10mol%。
[0013]其中,步骤2中,所述活化的马来酸酐与质子化的1

乙氧基辛烷的反应温度为

10
℃。
[0014]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优点:
[0015]1.本专利技术填补了呋喃
‑2‑
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空白,以1

氯辛烷为原点进行醚化,并在质子化反应后与活化的马来酸酐反应转化为为5

正辛基呋喃
‑2‑
酮。
[0016]2.本专利技术利用1

氯辛烷催化除氯化氢的方式转化为端烯烃,并在酸性催化剂和相转移催化剂的协同作用下,与乙醇反应形成1

乙氧基辛烷。
[0017]3.本专利技术的合成方法效率高,原材料广泛,成本低廉,且制备的产物纯度高,可达到97%以上。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产物的HNMR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结合图1,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不对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做任何限定。
[0020]实施例1
[0021]一种5

正辛基

呋喃
‑2‑
酮的高效催化合成方法,以1

氯辛烷和马来酸酐为原材料,具体步骤包括:
[0022]步骤1,将1

氯辛烷加入乙醇中形成溶解液,并加入镍基催化剂形成浆料,并在氢气氛围下回流反应10h,过滤除去镍基催化剂,得到1

辛烯溶液;其中1

氯辛烷在乙醇中的浓度为0.20mol/L,镍基催化剂的加入量是8mol%,回流反应的温度为82℃;所述1

辛烯的收率为93%。所述镍基催化剂采用改性兰尼镍催化剂,且改性材料为氧化铝和一氧化钛,一氧化钛具有良好的电子流转速度,能够在镍原子催化过程中的电子转移速度大幅度提升,达到提升催化效率,所述氧化铝为活性氧化铝,自身表面具有活性,能够起到效果,在除氯化氢过程中,产生的氯化氢能够快速被氧化铝吸收,并禁锢在氧化铝的多孔结构内,并不影响整体的反应,保持环境内的低氯化氢,与镍自身的活性效果,有助于保持兰尼镍自身的高活性特点;所述改性兰尼镍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1,将镍铝合金粉研磨成80目颗粒,并采用乙醚

乙醇混合液浸泡20min,经水洗后干燥4h,得到镍铝合金粉末,所述乙醚

乙醇混合液中的乙醚与乙醇的体积比为2:3,所述干燥的温度为90℃,且干燥采用氮气氛围或者真空干燥;所述镍铝合金粉采用NiAl3;NiAl3结构的镍铝合金粉含有较多的铝结构,后续的内部孔径较大,有助于内部改性,且不会造成孔径堵塞;a2,将镍铝粉末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微波反应2h,反应结束后过滤并洗涤至中性得到多孔镍;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2mol/L,微波反应的温度为30℃,功率为500W;在镍铝粉末浸泡至氢氧化钠溶液中,利用镍与碱液不反应,铝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形成可溶性的铝酸钠,从而形成多孔结构,并且微波反应能够形成内部的自身振动,保证浸出反应温度的同时,大大减少了氢氧化铝沉淀造成的堵塞问题;a3,将二氯化钛溶解于乙醇乙醚液中配制成二氯化钛溶液,然后放入多孔镍超声反应,取出后烘干,并喷淋冲洗无水乙醚,得到内含二氯化钛膜的多孔镍,所述二氯化钛溶液中的二氯化钛的浓度为20g/L,所述乙醇

乙醚液的乙醇与乙醚的体积比为5:1,超声反应的温度为40℃,超声频率为40kHz;在超声过程中,乙醇乙醚形成混合液能够快速
渗透至内部,并将溶解的二氯化钛渗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5

正辛基

呋喃
‑2‑
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马来酸酐和1

氯辛烷为原材料,经催化反应,萃取浓缩后得到最终产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

正辛基

呋喃
‑2‑
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1

氯辛烷进行脱氯化氢反应和烷基化反应,得到1

乙氧基辛烷;步骤2,将1

乙氧基辛烷质子化反应后,并与活化的马来酸酐反应,获得5

正辛基

呋喃
‑2‑
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5

正辛基

呋喃
‑2‑
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脱氯化氢反应是将1

氯辛烷脱氯化氢转化为1

辛烯,具体为:所述1

氯辛烷以乙醇为溶液,且在氢气氛围下回流催化反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5

正辛基

呋喃
‑2‑
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反应的催化剂为镍基催化剂。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5

正辛基

呋喃
‑2‑
酮的制备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烨
申请(专利权)人:香港科技大学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深圳福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