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搅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40607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工搅拌系统,属于DMC生产技术领域,包括箱体、第一搅拌机构、第二搅拌机构及刮板;第一搅拌机构包括连接框、若干个搅拌组件、传动组件及第一电机,连接框转动连接于箱体且其内部形成一活动腔,第一电机用于驱动传动组件的驱动件旋转以带动连接框转动;第二搅拌机构包括连接杆、若干个锥齿轮组、若干个螺旋杆及第二电机,连接杆内置于活动腔且其一端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相连,若干个锥齿轮组并列设置于活动腔,若干个螺旋杆另一端穿过连接框并并列设置于连接框一侧,第二电机用于驱动连接杆旋转以带动螺旋杆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将成块的原料搅碎并搅拌均匀,搅拌的效率高,有利于提高DMC的生产效率。有利于提高DMC的生产效率。有利于提高DMC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工搅拌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DMC生产
,尤其是涉及一种加工搅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生产DMC(碳酸二甲酯)需要用到的反应釜,为了增加反应物的反应速度和效果,都设置了搅拌装置。公开号为CN211069860U提供了一种DMC生产过程中的搅拌装置,通过控制驱动电机带动搅拌箱转动,同时带动搅拌杆在搅拌箱中搅拌以实现对原料的搅拌,但是原料在搅拌前会存在堆积成块的情况,这种搅拌方式难以将成块的原料搅拌均匀,搅拌时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影响生产DMC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加工搅拌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加工搅拌系统难以将成块的DMC原料搅拌均匀,影响生产DMC的效率的技术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加工搅拌系统,包括:
[0005]箱体,所述箱体内部形成一腔体且其侧壁开设有一进料口;
[0006]第一搅拌机构,所述第一搅拌机构包括连接框、若干个搅拌组件、传动组件及第一电机,所述连接框转动连接于所述箱体且其内部形成一活动腔,若干个所述搅拌组件并列布置于所述连接框一侧,所述传动组件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框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传动组件的驱动件旋转以带动所述连接框转动;
[0007]第二搅拌机构,所述第二搅拌机构包括连接杆、若干个锥齿轮组、若干个螺旋杆及第二电机,所述连接杆内置于所述活动腔且其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相连,若干个所述锥齿轮组并列设置于所述活动腔,每个所述锥齿轮组均包括两个相啮合的锥齿轮且其中一个锥齿轮同轴套设于所述连接杆、另一个锥齿轮同轴套设于其中一个所述螺旋杆一端,若干个所述螺旋杆另一端穿过所述连接框并并列设置于所述连接框一侧,所述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杆旋转以带动所述螺旋杆转动;
[0008]刮板,所述刮板对称布置于所述连接框并能够随所述连接框转动,且其刮除面贴附于所述箱体内壁。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箱体底部设有一出料口,所述箱体内腔设有与所述出料口相连的导料斗,所述导料斗的横截面积由其斗口至斗底逐渐减小且其斗口的横截面积与所述箱体的横截面积相同。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刮板的刮除面还贴附于所述导料斗内壁并能够沿其内壁转动。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传动组件为直齿齿轮组或带轮组。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搅拌组件均包括一横杆及若干个竖杆,所述横杆与所述连接框相连,所述竖杆与所述横杆相连。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若干个所述竖杆分别呈竖向并列设于所述横杆两
端。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螺旋杆与多个所述搅拌组件呈对称布置且一一对应。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连接框上设有一旋转件,所述箱体内壁与旋转件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一限位框,所述旋转件与所述限位框的内壁构成滑动连接。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箱体侧壁上设有一与进料口连通的进料斗,所述进料口。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设置的第一搅拌机构,使第一电机能够驱动传动组件的驱动件旋转,同时带动传动组件的传动件及连接框转动,连接框转动时带动搅拌组件旋转,使搅拌组件能将箱体内的原料搅拌均匀,配合设置的第二搅拌机构,使第二电机能够驱动连接杆旋转,并通过锥齿轮组的传动带动螺旋杆旋转,螺旋杆自转时具有切削效果,能够将成块的原料搅碎,再配合刮板能将箱体内壁的原料刮落,同时连接框在转动时也能带动螺旋杆沿连接框转动,使螺旋杆在自转的同时还能够在箱体内搅动,在搅拌组件及螺旋杆在箱体内转动下,以实现将原料搅拌均匀,搅拌的效率高,有利于提高DMC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整体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连接框安装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刮板安装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箱体;11、进料口;2、第一搅拌机构;21、连接框; 211、旋转件;212、限位框;22、搅拌组件;221、横杆;222、竖杆; 23、传动组件;24、第一电机;3、第二搅拌机构;31、连接杆;32、锥齿轮组;33、螺旋杆;34、第二电机;4、刮板;5、导料斗;6、进料斗;7、保护框。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4]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工搅拌系统,包括箱体1、第一搅拌机构2、第二搅拌机构3及刮板4。
[0025]箱体1内部形成一腔体且其侧壁开设有一进料口11。
[0026]第一搅拌机构2包括连接框21、若干个搅拌组件22、传动组件 23及第一电机24,连接框21转动连接于箱体1且其内部形成一活动腔,若干个搅拌组件22并列布置于连接框21一侧,传动组件23一端与第一电机24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连接框21连接,第一电机 24用于驱动传动组件23的驱动件旋转以带动连接框21转动。
[0027]第二搅拌机构3包括连接杆31、若干个锥齿轮组32、若干个螺旋杆33及第二电机34,连接杆31内置于活动腔且其一端与第二电机34的输出端相连,若干个锥齿轮组32并列设置于活动腔,每个锥齿轮组32均包括两个相啮合的锥齿轮且其中一个锥齿轮同轴套设于
连接杆31、另一个锥齿轮同轴套设于其中一个螺旋杆33一端,若干个螺旋杆33另一端穿过连接框21并并列设置于连接框21一侧,第二电机34用于驱动连接杆31旋转以带动螺旋杆33转动。
[0028]刮板4对称布置于连接框21并能够随连接框21转动,且其刮除面贴附于箱体1内壁。
[0029]通过将传动组件23一端与第一电机24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连接框21连接,使第一电机24能够驱动传动组件23的其中一端旋转,从而带动其另一端转动从而实现驱动连接框21旋转,使搅拌组件22能够随连接框21转动并搅拌箱体1中的原料,通过将锥齿轮组 32的其中一个锥齿轮同轴套设于连接杆31、另一个锥齿轮同轴套设于其中一个螺旋杆33一端,使第二电机34能够驱动连接杆31旋转同时带动锥齿轮组32的其中一个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另一个锥齿轮和螺旋杆33转动,螺旋杆33在自转时还能够随连接框21的旋转而转动,且其自转时具有切削效果,能够将成块的原料搅碎,再配合搅拌组件22的搅动,使该装置能够将成块的原料搅碎并将其搅拌均匀,通过将刮板4对称布置于连接框21并能够随连接框21转动,且其刮除面贴附于箱体1内壁的设置,使刮板4能够随连接框21旋转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工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形成一腔体且其侧壁开设有一进料口;第一搅拌机构,所述第一搅拌机构包括连接框、若干个搅拌组件、传动组件及第一电机,所述连接框转动连接于所述箱体且其内部形成一活动腔,若干个所述搅拌组件并列布置于所述连接框一侧,所述传动组件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框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传动组件的驱动件旋转以带动所述连接框转动;第二搅拌机构,所述第二搅拌机构包括连接杆、若干个锥齿轮组、若干个螺旋杆及第二电机,所述连接杆内置于所述活动腔且其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相连,若干个所述锥齿轮组并列设置于所述活动腔,每个所述锥齿轮组均包括两个相啮合的锥齿轮且其中一个锥齿轮同轴套设于所述连接杆、另一个锥齿轮同轴套设于其中一个所述螺旋杆一端,若干个所述螺旋杆另一端穿过所述连接框并并列设置于所述连接框一侧,所述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杆旋转以带动所述螺旋杆转动;刮板,所述刮板对称布置于所述连接框并能够随所述连接框转动,且其刮除面贴附于所述箱体内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底部设有一出料口,所述箱体内腔设有与所述出料口相连的导料斗,所述导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祥驰曹冰冰
申请(专利权)人:枣阳惠祥有机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