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东发专利>正文

自走式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804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自走式吸尘器,包含有一座体,座体底缘枢设有二滚轮及一带动轮,并于其底面由下往上开设有一环形间隙,而座体的顶面则至少设有一发动机、一滤网、一集尘袋及一自动回转装置,其中自动回转装置包含有一作动马达及预定数目的齿轮及连杆所组成,齿轮及连杆是用以作动带动轮前进转动及可往任意方向移动,而作动马达则是用以作动齿轮转动;一蓄电池,用以提供作动马达的电力来源;一定时器,则是用以定时控制作动马达的开启转动时间。(*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吸尘器,更详而言之,尤指一种无需由人操作的自走式吸尘器。按,一般家庭或办公场所使用的吸尘器结构概包含有一作动本体及一由多根管件组合的吸头部分,使用时,是由操作者握持吸头贴地吸取异物,并移动步伐而相对带动该作动本体移动(一般是利用本体底面所枢设的轮子来移动),而达到全面性吸取清除室内房间内异物的目的;惟,就先行技术所知,习用吸尘器在操作使用过程中,操作者的手脚或吸尘器本体的吸头或轮子常会被吸尘器本身的电源线所牵绊,致使操作者在吸取过程中并不顺畅;且,习用吸尘器电源线的长度有限,在较大的室内空间中,操作者往往必需更换不同位置的电源插孔,或者是藉由串接延长线的辅助始得完成较大空间的吸取作业,操作上亦不尽顺畅;而且,基本上,习用吸尘器的清除作业仍得藉由人力的现场操作始得完成,在这工商业发达、分秒比争的社会结构里,其仍存在著有人力资源浪费的缺失而有待改进。是以,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走式吸尘器,其不需藉由人力操作即可达到全面吸取异物的效用,而达到节省人力资源的目的。缘是,本技术做提供的一种自走式吸尘器,其是包含有一座体,该座体的顶面至少设有一可产生吸力的发动机、一设于该发动机吸气叶轮前端的滤网及一供容设异物的集尘袋,而其底缘则枢设有二相平行的滚轮及一呈三角位置设置的带动轮,其特征在于该座体的底面是由下往上开设有一连通该发动机滤网的环状间隙,且其顶面更再设有一自动回转装置,该自动回转装置是包含有一作动马达及预定数目的齿轮及连杆所组成,其中该等齿轮及连杆是用以作动该带动轮前进转动及可往任意方向的移动,而该作动马达则是用以作动该等齿轮转动;一蓄电池,是用以提供该作动马达的电力来源;一定时器,则是用以定时控制该作动马达的开启转动时间;其中该座体的顶面是罩设有一内罩,并于外周面间更再嵌固结合有一外罩,该内罩的外壁面与该外罩的内壁面间是形成有一适当宽度的环形间隙,该环形间隙则是与该座体的环状间隙相贯通者。藉由该带动轮受该自动回转装置的带动而使吸尘器座体产生前进的转动,并于前进受阻时,更可使吸尘器座体往任意方向移动。有关本技术的详细构造、功能及特点,可由以下实施例配合图式的详细说明而得以充分了解,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自走式吸尘器的一组合状态剖视图。图2是图1的一外观侧视图。图3是图1中的3-3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一作动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自走式吸尘器的一组合状态剖视图。首先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本技术自走式吸尘器2大体上是由一座体10、一内罩20及一外罩30三部分组成,其中该座体10是呈圆盘状,其底面一侧排列枢设有二滑动滚轮11,另一侧则枢设有一带动轮12,其顶面适当位置则分别固设有一作动马达13、一蓄电池14及一定时器15,并于顶面周缘适当位置处另环向凹设有预定数目的卡槽16,其中该作动马达13是用以带动位于该座体1 0壳体内的一自动回转装置17,该自动回转装置17是由多数的齿轮及连杆(图上未示)所组成,而可受该作动马达13的带动而相对作动该带动轮12转动,并得于座体10前进端碰触他物无法前进时,具有带动座体10往左右二侧方向继续前进作动的设计,上述该自动回转装置1 7的构造及原理是为习知构件,在此容不详述;而该蓄电池14是用以提供该作动马达13的电力来源;另该定时器15则是用以定时控制该作动马达13的开启作动时间或马达13停止时间;该座体10的外周面则另藉由多数的连接肋18而一体往外延伸连结有一环垣19(如图3所示),该环垣19的内壁面与座体10外周面间则形成一适当宽度的环状间隙191,并于顶面周缘预定位置处则亦环向凹设有预定数目的卡槽192。该内罩20是为塑胶一体射出成型的半球状罩体,其开口端周面底缘相对于该座体10卡槽16的位置是向下延伸设有相对数目的卡榫21,其顶面中间处是向下设有一圆形凹阶22,该凹阶22中心则开设有一圆孔23,并于凹阶22的侧壁面适当位置处设有一突部24。该外罩30亦是为塑胶一体射出成型的半球状罩体,其开口端直径是大于该内罩20外周面直径,且开口端周面底缘相对于该座体10环垣19的卡槽192位置亦向下延伸设有相对数目的卡榫31,其顶面中间处则向上凸设有一顶罩部32,该顶罩部32的容置空间321内是供固设一发动机33,并于该顶罩部32容置空间321的开口处嵌置有一滤网34,且该顶罩部32壁面上适当位置处是更再开设有多数的排风口322。组合时,是先将一集尘袋40的固设部41卡抵入该内罩20凹阶22的突部24内,促使该集尘袋40的开口对准该内罩20的圆孔23,而后使该内罩20的卡榫21对准压入且卡抵于该座体10的卡槽16内,而使该内罩20固设结合于该座体10的顶面;同理,再将该外罩30的卡榫31对准且压合入该座体10环垣19的卡槽192内,而同样使得该外罩30固设结合于该座体10环垣19的顶面,此时该内罩20的外壁面与该外罩30的内壁面面亦是形成一适当宽度的环形间隙36,该环形间隙36则是与该座体10的环状间隙191相贯通。使用时,是由操作者调整控制该定时器15的作业时间,并于电源启动后,该蓄电池14的电力同时作动该作动马达13及该发动机33转动,则此时位于地上的毛发尘土则受该发动机33的吸力牵引而由该座体10的环状间隙191上移并经由该内外罩20、30间的环形间隙36上移(如图4箭头所示)而到达该外罩30的滤网34处,并藉由吸气、排气的交互作动而使得该等毛发异物经由该内罩20的圆孔23而进入该集尘袋40内;而此时该带动轮12受作动马达13的带动而促使该吸尘器2往预定方向移动,并于前述受阻时,再藉由该自动回转装置17的辅助,而使吸尘器2不断地往任意方向移动,而达到全面消除吸取异物的目的。因此,本技术自走式吸尘器2的特点是藉由该定时器15、自动回转装置17及作动马达13的辅助后,而将完全不必藉由人力的操作而可自动地完成吸除异物的工作,在此工商业发达的现今社会中,其确可达到有效节省人力资源的目的,亦即操作者可于出外不在或是在看电视或洗衣的同时,利用该定时器15的辅助,而达到自动操作清除吸取室内异物的目的。至于当该蓄电池14的电力不足时,则可藉由充电插座(图上未示)的充电补充而可得到电力来源。再请参阅图5,是为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可行实施例,其是于本实施例吸尘器4的座体50外周面上直接向外凸设有预定数目的突块5 1,而其外罩60的底缘则向下延伸至与该座体50底缘同等高的位置,且其外罩60的内壁面相对于该座体50突块51的位置则凹设有相对数目的卡槽61,得于外罩60向下压合时供该等突块51嵌入卡合,而促使该外罩60与座体50相结合成一体;当然,该外罩60壁面与座体50外周面间亦形成有供异物吸进去的环状间隙62,至于其作动原理及操作步骤则是与前一实施例相同而不再赘言。综上所述,本技术自走式吸尘器是以简谐合理的设计创设出一崭新的吸尘器结构,而可广泛地适用于一般家庭室内及办公室内上使用,其实用性、新颖性、进步性均已具备,为保障创作人苦心开发的权益,爰依法提出技术专利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走式吸尘器,包含有一座体,该座体的顶面至少设有一可产生吸力的发动机、一设于该发动机吸气叶轮前端的滤网及一供容设异物的集尘袋,而其底缘则枢设有二相平行的滚轮及一呈三角位置设置的带动轮,其特征在于:该座体的底面是由下往上开设有一连通该 发动机滤网的环状间隙,且其顶面更再设有一自动回转装置,该自动回转装置是包含有一作动马达及预定数目的齿轮及连杆所组成,其中该等齿轮及连杆是用以作动该带动轮前进转动及可往任意方向的移动,而该作动马达则是用以作动该等齿轮转动;一蓄电池,是用以提供该作动马达的电力来源;一定时器,则是用以定时控制该作动马达的开启转动时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自走式吸尘器,包含有一座体,该座体的顶面至少设有一可产生吸力的发动机、一设于该发动机吸气叶轮前端的滤网及一供容设异物的集尘袋,而其底缘则枢设有二相平行的滚轮及一呈三角位置设置的带动轮,其特征在于该座体的底面是由下往上开设有一连通该发动机滤网的环状间隙,且其顶面更再设有一自动回转装置,该自动回转装置是包含有一作动马达及预定数目的齿轮及连杆所组成,其中该等齿轮及连杆是用以作动该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东发
申请(专利权)人:郭东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