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尘式垃圾桶的内桶及吸尘式垃圾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00731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4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可提高吸尘效率的吸尘式垃圾桶的内桶及具有该内桶的吸尘式垃圾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吸尘式垃圾桶的内桶,包括一具有内腔体的桶体,其桶体上还设有使内腔体与外界相连通的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还设有一过滤装置,桶体的内侧壁与内底面之间通过非平滑的表面衔接起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吸尘式垃圾桶,包括如上所述的内桶。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内桶的内侧壁与内底面之间通过非平滑的表面衔接起来,使进风管道流入的气流在内桶的内腔体内流动时,破坏原本气流的流动方向,将气流中的大颗粒垃圾脱离并沉淀在内桶的内底面,减少大颗粒垃圾阻塞过滤装置,使垃圾桶保持长时间吸力,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可提高吸尘效率的吸尘式垃圾桶的内桶及具有该内桶的吸尘式垃圾桶。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在进行打扫时,通常先采用扫帚将地面上的纸屑或灰尘等垃圾聚拢起来,然后扫入簸箕中,再将簸箕内的垃圾倒入垃圾桶中。这种打扫方式需要人们不断地弯腰,对腰椎不好的中老年人是一种负担。中国技术CN204606761U中揭示了一种智能自吸式垃圾桶,包括桶体,在桶体的上部设置有用于盛放垃圾的内胆(即内桶),在桶体的下部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进风口连接垃圾吸入管,垃圾吸入管的进口设置在桶体的底面,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连接垃圾输送管,垃圾输送管的出口连通内胆。可将垃圾直接扫至垃圾桶的底部,垃圾桶即可将垃圾吸入。在现有技术中,垃圾桶内桶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具有内腔体的封闭式的桶体10’、其桶体10’上还设有内腔体与外界连通的进风管道20’及出风管道30’,其出风管道30’套设有过滤装置40’,桶体10’的内侧壁101’与内底面102’呈弧形连接,该弧形连接结构具有导流的效果,使自进风管道20’流入的气流在内腔体内经导流形成有规律的气流,但同时被吸入的垃圾会一起随气流在内腔体内流动,最后会吸附在过滤装置40’上,随着被吸附的垃圾越多,其出风管道30’被阻塞越严重(尤其是碎纸屑),导致吸力不足,其工作效率下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状况下出现工作效率不佳的吸尘式垃圾桶,对现有技术上的内桶结构进行改善,以达到可长时间维持吸力、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吸尘式垃圾桶的内桶,包括一具有内腔体的桶体,其桶体上还设有使内腔体与外界相连通的两个通孔作为该内桶的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还设有一过滤装置,气流从进风口进入内桶的内腔体内,再通过过滤装置过滤垃圾从出风口排出,所述桶体的内侧壁与内底面之间通过非平滑的表面衔接起来。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该非平滑的表面是具有一折角的结构。进一步的,折角结构是直角折角结构。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桶体包括:具有开口的桶状壳体、与桶状壳体的开口相匹配的桶盖,所述桶盖覆盖在桶状壳体的开口上形成一具有内腔体的桶体。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在进风口外围的桶体向内腔体内延伸一进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在内腔体内的端口设有一挡板。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在出风口外围的桶体向内腔体内延伸一出风管道,所述过滤装置覆盖在该出风管道在内腔体内的端口上。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吸尘式垃圾桶,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吸尘式垃圾桶的内桶、外壳、电源模块、抽风泵,垃圾桶的内桶置于外壳内,所述电源模块为抽风泵提供电源,所述外壳上设有一吸风口,垃圾桶的内桶的进风口与外壳上的吸风口相连接,抽风泵的抽风口与垃圾桶的内桶的出风口相连接。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红外感应模块、控制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为红外感应模块、控制模块提供电源,所述红外感应模块的感应端设置在外壳的吸风口处,其输出端连接控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抽风泵的电源输入端。通过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内桶的内侧壁与内底面之间通过非平滑的表面衔接起来,使进风管道流入的气流在内桶的内腔体内流动时,破坏原本气流的流动方向,容易将气流中的大颗粒垃圾脱离并沉淀在内桶的底面,减少大颗粒垃圾(尤其是纸屑或棉絮等)阻塞过滤装置,使垃圾桶保持长时间吸力,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吸尘式垃圾桶的内桶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改善后的吸尘式垃圾桶的内桶结构立体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改善后的吸尘式垃圾桶的内桶结构截面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吸尘式垃圾桶的工作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照图2、图3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吸尘式垃圾桶的内桶,包括:具有开口的桶状壳体101、与桶状壳体101的开口相匹配的桶盖102、过滤装置40,桶盖102覆盖在桶状壳体101的开口上形成一具有内腔体的桶体。在内桶的底面分别开设有使内腔体与外界相连通的两个通孔作为该内桶的进风口103及出风口104,在进风口103外围的桶体向内腔体内延伸一进风管道20,进风管道20在内腔体内的端口设有一挡板201,在出风口104处的桶体向内腔体内延伸一出风管道30,过滤装置40覆盖在该出风管道30在内腔体内的端口上。内桶的内侧壁105与内底面106之间呈直角连接。本实施例中,进风管道20在内腔体内的端口设有一挡板201,挡板201可以抵挡自进风管道20进入的气流及垃圾,避免垃圾被吸入后直接碰撞至内桶的壁面,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可改变气流的方向。本实施例中,内桶的内侧壁105与内底面106之间呈直角连接,目的是破坏原本气流的流动方向,将气流中的大颗粒垃圾脱离并沉淀在内桶的内底面106上,避免大颗粒垃圾吸附在过滤装置40上。在其他实施例中,桶体的内侧壁与内底面之间也可以呈不同角度的折角或凹凸面等非平滑的表面衔接起来。参照图4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吸尘式垃圾桶,包括:外壳(未示出),置于该外壳内的抽风泵80、电源模块50、红外感应模块60、控制模块70及如图2与图3所示的内桶,外壳上设有一吸风口(未示出),电源模块50分别为抽风泵80、红外感应模块60及控制模块70提供电源,红外感应模块60的感应端设置在吸风口处,其输出端连接控制模块70的输入端,控制模块70的控制端连接抽风泵80的电源输入端,内桶的进风口103与外壳上的吸风口相连接,抽风泵的抽风口与内桶的出风口104相连接。其工作原理如下:外壳上的吸风口处的红外感应模块60感应到垃圾,并输出至控制模块70中,控制模块70控制抽风泵80启动,在吸风口处的垃圾随同气流一起被吸入并被带入内桶的进风管道20进入内桶,进入内桶的气流从内侧壁流至内底面,内侧壁105与内底面106之间呈直角连接,破坏了原本气流的流动方向,将气流中的大颗粒垃圾脱离并沉淀在内桶的内底面106上,气流继续流至内桶的出风口104,并通过过滤装置40过滤掉剩余垃圾从出风口104排出,排出的气体从抽风泵80的排风口排出。若在外壳上的吸风口处的垃圾被清理完成,控制模块70控制抽风泵80关闭,完成吸尘。需清理内桶的垃圾时,将内桶取出,打开桶盖102,将内桶内的垃圾倒出即可。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内桶的内侧壁105与内底面106之间呈通过非平滑的表面衔接起来,使进风管道20流入的气流在内桶的内腔体内流动时,破坏原本气流的流动方向,容易将气流中的大颗粒垃圾脱离并沉淀在内桶的内底面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尘式垃圾桶的内桶,包括一具有内腔体的桶体,其桶体上还设有使内腔体与外界相连通的两个通孔作为该内桶的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还设有一过滤装置,气流从进风口进入内桶的内腔体内,再通过过滤装置过滤垃圾从出风口排出,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的内侧壁与内底面之间通过非平滑的表面衔接起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尘式垃圾桶的内桶,包括一具有内腔体的桶体,其桶体上还设有使内腔体与外界相连通的两个通孔作为该内桶的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还设有一过滤装置,气流从进风口进入内桶的内腔体内,再通过过滤装置过滤垃圾从出风口排出,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的内侧壁与内底面之间通过非平滑的表面衔接起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式垃圾桶的内桶,其特征在于:该非平滑的表面是具有一折角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式垃圾桶的内桶,其特征在于:折角结构是直角折角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式垃圾桶的内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包括:具有开口的桶状壳体、与桶状壳体的开口相匹配的桶盖,所述桶盖覆盖在桶状壳体的开口上形成一具有内腔体的桶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式垃圾桶的内桶,其特征在于:在进风口外围的桶体向内腔体内延伸一进风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博锋刘锦雄黄军平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唯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