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毛刺机的工件夹持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7755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去毛刺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去毛刺机的工件夹持工装,包括基础板,所述基础板一侧表面安装电机组,另一侧表面安装拉撑回转缸,拉撑回转缸内转动设置回转轴,所述回转轴的输入端与电机组的输出轴相连接,回转轴设有轴向延伸的盲孔,盲孔内配合设置拉杆,拉撑回转缸包括转动设置于缸体内的前后往复套件组,前后往复套件组可移动支撑于回转轴上,回转轴还设有径向贯通的长条孔,导引销径向贯穿拉杆且导引销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前后往复套件组上。该夹持工装能够有效便捷对需要去毛刺的工件进行装夹作业。毛刺的工件进行装夹作业。毛刺的工件进行装夹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去毛刺机的工件夹持工装


[0001]本技术属于去毛刺设备
,涉及一种去毛刺机的工件夹持工装。

技术介绍

[0002]去毛刺,就是去除在零件面与面相交处所形成的刺状物或飞边,毛刺的危害性尤 为明显 ,逐渐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尤其以粉末冶金零件来说,不管是在成行时模具组配间隙与机械加工时所产生的残留毛刺都是无法避免的一种情况。毛刺这个小东西虽然不大,但却是直接影响到产品尺寸与组装质量。随着目前工业不断的发展,对产品的精度要求也不断地提高。偏偏去毛刺这项工艺又是极为繁琐的一项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去毛刺机的工件夹持工装,该夹持工装能够有效便捷对需要去毛刺的工件进行装夹作业。
[0004]按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去毛刺机的工件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板,所述基础板一侧表面安装电机组,另一侧表面安装拉撑回转缸,拉撑回转缸内转动设置回转轴,所述回转轴的输入端与电机组的输出轴相连接,回转轴设有轴向延伸的盲孔,盲孔内配合设置拉杆,拉撑回转缸包括转动设置于缸体内的前后往复套件组,前后往复套件组可移动支撑于回转轴上,回转轴还设有径向贯通的长条孔,导引销径向贯穿拉杆且导引销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前后往复套件组上;
[0005]拉撑回转缸的输出端与涨套工装固定座组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涨套工装固定座组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锥度涨套,拉杆的轴向外端固定连接锥度撑头,锥度撑头的外锥斜度与锥度涨套的内锥斜度相配合;
[0006]所述基础板上还安装连杆组,前后往复套件组能够在连杆组的作用带动拉杆轴向往复移动,拉杆的内端与盲孔的底端之间形成拉杆活动空间距离。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后往复套件组包括套件壳体,套件壳体通过前端直线轴承、后端直线轴承支承于回转轴上,套件壳体的内壁设置导引销置入槽,导引销限位设置于导引销置入槽内,套件壳体上还设置有连杆定位孔,拉撑回转缸的缸体设置连杆通过孔,连杆组的连杆穿过连杆通过孔后伸入连杆定位孔中。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杆组包括气缸,气缸安装于基础板上对应于电机组一侧,气缸的气缸轴贯穿基础板,并在气缸轴端部的连杆第一支点铰接连杆,基础板上还安装连杆第二支点安装架,连杆上部与连杆第二支点铰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组包括电机固定座,电机固定座与基础板固定连接,电机安装于电机固定座上,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回转轴的输入端相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转轴的轴端锥面与涨套工装固定座组的内锥面紧配合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涨套工装固定座组的内孔设有定位台阶,拉杆上套设压紧块,压紧块压紧于定位台阶上,并通过连接螺钉锁紧于回转轴上。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锥度涨套与涨套工装固定座组的端面通过连接螺钉紧固连接。
[0013]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产品结构合理巧妙,在工作时,能够对需要去毛刺处理的工件,进行快速可靠装夹,并且结构简单、承载能力强,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进而降低成本,提升公司的整体竞争力。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6]图3为图2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8]图1~3中,包括主夹臂1、铰接轴2、辅夹臂3、手柄4、抱钳5、耐热胶垫6等。
[0019]如图1~3所示,本技术是一种去毛刺机的工件夹持工装,包括基础板3,所述基础板3一侧表面安装电机组5,另一侧表面安装拉撑回转缸1,拉撑回转缸1内转动设置回转轴2,所述回转轴2的输入端与电机组5的输出轴相连接,回转轴2设有轴向延伸的盲孔2

1,盲孔2

1内配合设置拉杆2

3,拉撑回转缸1包括转动设置于缸体内的前后往复套件组1

3,前后往复套件组1

3可移动支撑于回转轴2上,回转轴2还设有径向贯通的长条孔2

2,导引销2

4径向贯穿拉杆2

3且导引销2

4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前后往复套件组1

3上。
[0020]拉撑回转缸1的输出端与涨套工装固定座组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涨套工装固定座组6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螺钉固定连接锥度涨套7,拉杆2

3的轴向外端固定连接锥度撑头8,锥度撑头8的外锥斜度8

1与锥度涨套7的内锥斜度7

1相配合。
[0021]基础板3上还安装连杆组4,前后往复套件组1

3能够在连杆组4的作用带动拉杆2

3轴向往复移动,拉杆2

3的内端与盲孔2

1的底端之间形成拉杆活动空间距离2
‑1‑
1。
[0022]前后往复套件组1

3包括套件壳体,套件壳体通过前端直线轴承1
‑3‑
1、后端直线轴承1
‑3‑
2支承于回转轴2上,套件壳体的内壁设置导引销置入槽1
‑3‑
4,导引销2

4限位设置于导引销置入槽1
‑3‑
4内,套件壳体上还设置有连杆定位孔1
‑3‑
3,拉撑回转缸1的缸体设置连杆通过孔1

4,连杆组4的连杆4

2穿过连杆通过孔1

4后伸入连杆定位孔1
‑3‑
3中。
[0023]连杆组4包括气缸4

1,气缸4

1安装于基础板3上对应于电机组5一侧,气缸4

1的气缸轴4
‑1‑
1贯穿基础板3,并在气缸轴4
‑1‑
1端部的连杆第一支点4
‑2‑
1铰接连杆4

2,基础板3上还安装连杆第二支点安装架4

3,连杆4

2上部与连杆第二支点4
‑2‑
2铰接。
[0024]电机组5包括电机固定座5

3,电机固定座5

3与基础板3固定连接,电机5

2安装于电机固定座5

3上,电机5

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5

1与回转轴2的输入端相连接。
[0025]回转轴2的轴端锥面与涨套工装固定座组6的内锥面紧配合连接,涨套工装固定座组6的内孔设有定位台阶,拉杆2

3上套设压紧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去毛刺机的工件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板(3),所述基础板(3)一侧表面安装电机组(5),另一侧表面安装拉撑回转缸(1),拉撑回转缸(1)内转动设置回转轴(2),所述回转轴(2)的输入端与电机组(5)的输出轴相连接,回转轴(2)设有轴向延伸的盲孔(2

1),盲孔(2

1)内配合设置拉杆(2

3),拉撑回转缸(1)包括转动设置于缸体内的前后往复套件组(1

3),前后往复套件组(1

3)可移动支撑于回转轴(2)上,回转轴(2)还设有径向贯通的长条孔(2

2),导引销(2

4)径向贯穿拉杆(2

3)且导引销(2

4)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前后往复套件组(1

3)上;拉撑回转缸(1)的输出端与涨套工装固定座组(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涨套工装固定座组(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锥度涨套(7),拉杆(2

3)的轴向外端固定连接锥度撑头(8),锥度撑头(8)的外锥斜度(8

1)与锥度涨套(7)的内锥斜度(7

1)相配合;所述基础板(3)上还安装连杆组(4),前后往复套件组(1

3)能够在连杆组(4)的作用带动拉杆(2

3)轴向往复移动,拉杆(2

3)的内端与盲孔(2

1)的底端之间形成拉杆活动空间距离(2
‑1‑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毛刺机的工件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往复套件组(1

3)包括套件壳体,套件壳体通过前端直线轴承(1
‑3‑
1)、后端直线轴承(1
‑3‑
2)支承于回转轴(2)上,套件壳体的内壁设置导引销置入槽(1
‑3‑
4),导引销(2

4)限位设置于导引销置入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醇彬林冠秀
申请(专利权)人:青志无锡粉末铸锻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