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齿圈的车削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3024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齿圈加工夹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内齿圈的车削夹具,包括卡盘,卡盘顶面沿径向设置至少两条滑块导槽内配合设置滑块组,卡盘的中心孔内设置有能够进行轴向往复移动的拉杆,拉杆的上端通过连动盘压盖固定连动盘,所述连动盘设有沿径向开设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数量与滑块导槽一致,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滑块组及第一凹槽铰接连接;卡盘的顶面紧固连接上限位盖,连动盘的上、下极限位置分别通过上限位盖的上限位面、拉杆的拉杆定位段限位。该车削夹具采用内撑咬合线的方式对内齿圈进行加工,能减少因齿面误差进而引起的其余部位加工精度的偏差。位加工精度的偏差。位加工精度的偏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齿圈的车削夹具


[0001]本技术属于齿圈加工夹具
,涉及一种内齿圈的车削夹具。

技术介绍

[0002]现在市场上的齿轮类型非常的丰富,不论是直线,斜齿还是渐开线内齿圈,在一些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等行业都被广泛的运用着。
[0003]不论是哪一种齿轮,都有着它独特的质量优势与特点存在。而渐开线内齿圈具有较高的齿轮比和较小的空间特性,此乃因为渐开线形内齿圈比外齿轮具有更小的中心距。所以被广泛地应用于减速齿轮箱中。
[0004]因为现在很多的行业都在使用着内齿圈这种零件,该零件在一些设备上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所以很多的厂家对内齿圈的质量生产极为的关注,不断地发挥着内齿圈的配合功能,且内齿圈的质量好坏还体现在它的使用时长上面。
[0005]一个机器如果要想正常的进行工作,那么是需要各个零件之间的配合,所以有关于一些机器的小零件,在市面上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和空间。有一些企业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而把握了这次的机会,专门是对各大机器零件进行生产销售。比如对内齿圈加工,这就是一个精细而且要求较高的工作。
[0006]而目前在加工内齿圈外径与端面时通常是采用内撑齿面的方式。但在加工齿形面时不管是如何精密的机械,在高的技术,其误差几乎不可能为零。因此采用内撑齿面的方式进行加工难免会因为齿面的误差而造成其余部位加工精度的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内齿圈的车削夹具,该车削夹具采用内撑咬合线的方式对内齿圈进行加工,能减少因齿面误差进而引起的其余部位加工精度的偏差。
[0008]按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内齿圈的车削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卡盘,卡盘顶面沿径向设置至少两条滑块导槽内配合设置滑块组,卡盘的中心孔内设置有能够进行轴向往复移动的拉杆,拉杆的上端通过连动盘压盖固定连动盘,所述连动盘设有沿径向开设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数量与滑块导槽一致,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滑块组及第一凹槽铰接连接;
[0009]卡盘的顶面紧固连接上限位盖,连动盘的上、下极限位置分别通过上限位盖的上限位面、拉杆的拉杆定位段限位;
[0010]滑块组包括齿圈固定销,拉杆带动连动盘沿卡盘的轴向往复移动时,连动盘经由连杆带动滑块组沿滑块导槽作径向往复移动,以实现齿圈固定销固定内齿圈或松开内齿圈的目的。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块导槽设于卡盘顶面,滑块导槽构造为下宽上窄的凸字形,滑块导槽底部较宽的槽区两侧分别设置钢珠导槽,滑块组的钢珠配合设置于钢珠导槽内;
[0012]所述卡盘内安装一个直线轴承,拉杆贯穿直线轴承,卡盘上对应于直线轴承的上方设置活动腔室,活动腔室的直径大于直线轴承的外径,活动腔室的底面形成下限位面,卡盘顶面设置上限位盖锁固螺牙孔,上限位盖通过上限位盖锁固螺钉锁紧于上限位盖锁固螺牙孔。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拉杆包括拉杆轴承组配段,拉杆轴承组配段的下端构造一体连接的设备连接螺牙,拉杆轴承组配段的上端依次设置一体连接的拉杆定位段、连动盘定位段,所述拉杆定位段的上表面形成定位段顶面,拉杆定位段的下表面形成下限位接触面,连动盘定位段设置连动盘固定螺牙孔。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块组包括滑块本体、齿圈固定销、钢珠、钢珠挡片、挡片固定螺钉、连杆、连杆固定销,
[0015]所述滑块本体为外形与滑块导槽相配合的凸字形本体,滑块本体下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滑块本体钢珠槽,钢珠配合设置于所述滑块本体钢珠槽中;
[0016]滑块本体底部前后端分别设置钢珠挡片锁固螺牙孔,钢珠挡片通过挡片固定螺钉锁紧于钢珠挡片锁固螺牙孔,钢珠挡片将钢珠限位于滑块本体钢珠槽中;
[0017]滑块本体设置滑块凹槽,连杆的一端通过连杆固定销与滑块连杆固定销孔转动连接,连杆另一端与第一凹槽转动连接;
[0018]滑块本体的齿圈固定销装配孔过盈配合连接齿圈固定销。
[001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动盘设置连动盘外径,连动盘外径设置第一凹槽、逃料区,第一凹槽及逃料区两者的数量与滑块导槽的数量分别相同,在每个第一凹槽处都贯穿设置联动盘销孔,连动盘的中间贯穿设置连动盘中心孔。
[002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动盘压盖包括一体连接的压盖上段、压盖下段,压盖上段的底面构成压盖结合面,压盖上段的顶面构成上限位接触面,连动盘压盖的中间部位设有拉杆锁固螺钉通过的螺钉沉头孔。
[002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限位盖的底面设置第二凹槽及连杆活动区,连杆活动区的数量与滑块导槽的数量相同,第二凹槽处设置上限位面,上限位盖的顶面设置沉头孔,沉头孔与上限位盖锁固螺钉相配合。
[0022]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产品结构合理巧妙,以咬合线的方式作为夹持内齿圈。能减少因齿面误差进而引起的其余部位加工精度的偏差。而本新型便是采用内撑咬合线的方式对内齿圈进行加工的一种新型车削夹具。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卡盘的俯视图。
[0024]图2为卡盘的剖视图。
[0025]图3为拉杆的剖视图。
[0026]图4为滑块组的等角视图。
[0027]图5为滑块本体的等角视图。
[0028]图6为钢珠档片的正视图。
[0029]图7为连杆的等角视图。
[0030]图8为连动盘的等角视图。
[0031]图9为连动盘压盖的剖视图。
[0032]图10为上限位盖的俯视图。
[0033]图11为上限位盖的剖视图。
[0034]图12为齿圈的等角视图。
[0035]图13为内齿圈的车削夹具等角剖视图。
实施方式
[003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0037]如图1~13所示,本技术是一种内齿圈的车削夹具,包括卡盘1,卡盘1顶面沿径向设置至少两条滑块导槽1

5内配合设置滑块组3,卡盘1的中心孔内设置有能够进行轴向往复移动的拉杆2,拉杆2的上端通过连动盘压盖6固定连动盘4,所述连动盘4设有沿径向开设的第一凹槽4

2,第一凹槽4

2的数量与滑块导槽1

5一致,连杆3

6的两端分别与滑块组3及第一凹槽4

2铰接连接。
[0038]卡盘1的顶面紧固连接上限位盖7,连动盘4的上、下极限位置分别通过上限位盖7的上限位面7

3、拉杆2的拉杆定位段2

2限位。
[0039]滑块组3包括齿圈固定销3

2,拉杆2带动连动盘4沿卡盘1的轴向往复移动时,连动盘4经由连杆3

6带动滑块组3沿滑块导槽1

5作径向往复移动,以实现齿圈固定销3

2固定内齿圈或松开内齿圈的目的。...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齿圈的车削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卡盘(1),卡盘(1)顶面沿径向设置至少两条滑块导槽(1

5)内配合设置滑块组(3),卡盘(1)的中心孔内设置有能够进行轴向往复移动的拉杆(2),拉杆(2)的上端通过连动盘压盖(6)固定连动盘(4),所述连动盘(4)设有沿径向开设的第一凹槽(4

2),第一凹槽(4

2)的数量与滑块导槽(1

5)一致,连杆(3

6)的两端分别与滑块组(3)及第一凹槽(4

2)铰接连接;卡盘(1)的顶面紧固连接上限位盖(7),连动盘(4)的上、下极限位置分别通过上限位盖(7)的上限位面(7

3)、拉杆(2)的拉杆定位段(2

2)限位;滑块组(3)包括齿圈固定销(3

2),拉杆(2)带动连动盘(4)沿卡盘(1)的轴向往复移动时,连动盘(4)经由连杆(3

6)带动滑块组(3)沿滑块导槽(1

5)作径向往复移动,以实现齿圈固定销(3

2)固定内齿圈或松开内齿圈的目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齿圈的车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导槽(1

5)设于卡盘(1)顶面,滑块导槽(1

5)构造为下宽上窄的凸字形,滑块导槽(1

5)底部较宽的槽区两侧分别设置钢珠导槽(1
‑5‑
1),滑块组(3)的钢珠(3

3)配合设置于钢珠导槽(1
‑5‑
1)内;所述卡盘(1)内安装一个直线轴承(1

2),拉杆(2)贯穿直线轴承(1

2),卡盘(1)上对应于直线轴承(1

2)的上方设置活动腔室(1

3),活动腔室(1

3)的直径大于直线轴承(1

2)的外径,活动腔室(1

3)的底面形成下限位面(1

4),卡盘(1)顶面设置上限位盖锁固螺牙孔(1

6),上限位盖(7)通过上限位盖锁固螺钉(10)锁紧于上限位盖锁固螺牙孔(1

6)。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齿圈的车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2)包括拉杆轴承组配段(2

1),拉杆轴承组配段(2

1)的下端构造一体连接的设备连接螺牙(2

5),拉杆轴承组配段(2

1)的上端依次设置一体连接的拉杆定位段(2

2)、连动盘定位段(2

3),所述拉杆定位段(2

2)的上表面形成定位段顶面(2

6),拉杆定位段(2

2)的下表面形成下限位接触面(2

7),连动盘定位段(2

3)设置连动盘固定螺牙孔(2

4)。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齿圈的车削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组(3)包括滑块本体(3

1)、齿圈固定销(3

2)、钢珠(3

3)、钢珠挡片(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醇彬刘季寰
申请(专利权)人:青志无锡粉末铸锻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