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料箱搬运机器人的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7723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及一种用于料箱搬运机器人的升降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料箱自动搬运机器人中的升降机构运行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其包括升降驱动电机、减速机、第一主动同步带轮、转轴、第一从动同步带轮、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一下同步带轮、第二下同步带轮、第一上同步带轮、第二上同步带轮、第一竖直同步带、第二竖直同步带、第一升降转接板、第一定位轮连接板、第一竖直同步带固定块、第一竖直同步带松紧调整块、第一顶丝安装块、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第一定位轮、第二定位轮、第三定位轮、第四定位轮、第一同步带轮安装架、第二同步带轮安装架;其可广泛应用于智能物流领域。可广泛应用于智能物流领域。可广泛应用于智能物流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料箱搬运机器人的升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物流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料箱搬运机器人的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智能物流是利用条形码、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等先进的物联网技术通过信息处理和网络通信技术平台广泛应用于物流业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等基本活动环节,实现货物运输过程的自动化运作和高效率优化管理,提高物流行业的服务水平,降低成本,减少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消耗。物联网为物流业将传统物流技术与智能化系统运作管理相结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进而能够更好更快地实现智能物流的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透明化、系统的运作模式。智能物流在实施的过程中强调的是物流过程数据智慧化、网络协同化和决策智慧化。
[0003]料箱自动搬运是智能物流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参考公开号为 CN109748027A,名称是“一种物料箱自动拣选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就公开了一种料箱自动搬运机器人。然而,现有的料箱自动搬运机器人存在以下技术缺陷:机器人的升降机构驱动料箱取放机构上升或下降时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料箱自动搬运机器人中的升降机构运行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稳定性强的用于料箱搬运机器人的升降装置。
[0005]本技术公开的用于料箱搬运机器人的升降装置包括升降驱动电机、减速机、第一主动同步带轮、转轴、第一从动同步带轮、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一立柱固定座、第二立柱固定座、第一下同步带轮、第二下同步带轮、第一上同步带轮、第二上同步带轮、第一竖直同步带、第二竖直同步带、第一升降转接板、第一定位轮连接板、第一竖直同步带固定块、第一竖直同步带松紧调整块、第一顶丝安装块、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第一定位轮、第二定位轮、第三定位轮、第四定位轮、第一同步带轮安装架、第二同步带轮安装架、第二升降连接板、第二定位轮连接板、第二竖直同步带固定块、第二竖直同步带松紧调整块、第二顶丝安装块、第三导向轮、第四导向轮、第五定位轮、第六定位轮、第七定位轮和第八定位轮;减速机的输入端与升降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主动同步带轮与减速机的输出端连接,转轴转动连接于第一立柱的下端与第二立柱的下端之间,第一从动同步带轮与转轴固定连接,第一从动同步带轮与第一主动同步带轮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第一立柱固定座与第一立柱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立柱固定座与第二立柱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下同步带轮与转轴的一端连接,第二下同步带轮与转轴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同步带轮安装架与第一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同步带轮安装架与第二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上同步带轮与第一同步带轮安装架连接,第二上同步带轮与第二同步带轮安装架连接;第一竖直同步带连接于第一上同步带轮和第一下同步带轮之间,第二竖直同步带连接于第二上同步带轮和第二
下同步带轮之间;第一立柱设有轨道槽和同步带容纳槽,第二立柱设有轨道槽和同步带容纳槽;第一竖直同步带位于第一立柱的同步带容纳槽中,第二竖直同步带位于第二立柱的同步带容纳槽中;第一升降转接板与第一定位轮连接板固定连接,第一升降转接板与第一定位轮连接板之间的夹角是90
°
,第一升降转接板设有第一竖直同步带固定块安装槽、第一竖直同步带松紧调整块安装槽,第一竖直同步带松紧调整块安装槽的底部设有两个腰型孔,第一竖直同步带松紧调整块安装槽的两侧分别设有限位槽,第一竖直同步带固定块与第一竖直同步带固定块安装槽固定连接;第一竖直同步带松紧调整块的两侧分别设有定位凸出部,第一竖直同步带松紧调整块的顶面设有同步带连接孔,第一竖直同步带松紧调整块设有两个螺栓孔,第一竖直同步带松紧调整块的定位凸出部插入第一竖直同步带松紧调整块安装槽的两个限位槽中,用第一螺栓依次穿过第一竖直同步带松紧调整块的螺栓孔、第一竖直同步带松紧调整块安装槽的腰型孔,用第一螺母与第一螺栓的端部连接;第一顶丝安装块与第一升降转接板的端部固定连接,第一顶丝安装块设有第一顶丝孔,第一顶丝孔连接有第一顶丝,第一顶丝的端部与第一竖直同步带松紧调整块接触;第一导向轮通过支架与第一定位轮连接板的一端连接,第二导向轮通过支架与第一定位轮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定位轮、第二定位轮、第三定位轮和第四定位轮分别与第一定位轮连接板连接,第一定位轮、第二定位轮、第三定位轮、第四定位轮位于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之间,第一定位轮和第三定位轮之间的中心线与第二定位轮和第四定位轮之间的中心线平行;第一竖直同步带是断开的,用螺钉穿过第一竖直同步带的一端与第一竖直同步带松紧调整块顶面的同步带连接孔连接,第一竖直同步带的另一端与第一竖直同步带固定块固定连接;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第一定位轮、第二定位轮、第三定位轮和第四定位轮嵌入第一立柱的轨道槽中;沿第一立柱高度方向,第一导向轮位于第二导向轮的上方,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均与轨道槽的底面接触,第一定位轮和第三定位轮分别与轨道槽的一个侧面接触,第二定位轮和第四定位轮分别与轨道槽的另一个侧面接触;第二定位轮连接板与第二升降连接板固定连接,第二升降转接板设有第二竖直同步带固定块安装槽、第二竖直同步带松紧调整块安装槽,第二竖直同步带固定块固定连接于第二竖直同步带固定块安装槽中,第二竖直同步带松紧调整块固定连接于第二竖直同步带松紧调整块安装槽中,第二竖直同步带松紧调整块安装槽的底部设有两个腰型孔,第二竖直同步带松紧调整块安装槽的两侧设有两个限位槽,第二竖直同步带松紧调整块两侧设有两个定位凸出部,第二竖直同步带松紧调整块设有两个螺栓孔,述第二竖直同步带松紧调整块的两个定位凸出部分别插入第二竖直同步带松紧调整块安装槽的两个限位槽中,用第二螺栓依次穿过第二竖直同步带松紧调整块的螺栓孔、第二竖直同步带松紧调整块安装槽的腰型孔,用第二螺母与第二螺栓的端部连接;第二顶丝安装块与第二升降转接板的端部固定连接,第二顶丝安装块设有第二顶丝孔,第二顶丝孔连接有第二顶丝,第二顶丝的端部与第二竖直同步带松紧调整块接触;第三导向轮通过支架与第二定位轮连接板的一端连接,第四导向轮通过支架与第二定位轮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第五定位轮、第六定位轮、第七定位轮和第八定位轮分别与第二定位轮连接板连接,第五定位轮、第六定位轮、第七定位轮和第八定位轮位于第三导向轮和第四导向轮之间,第五定位轮和第七定位轮之间的中心线与第六定位轮和第八定位轮之间的中心线平行;第二竖直同步带是断开的,用螺钉穿过第二竖直同步带的一端与第二竖直同步带松紧调整块顶面的同步带连接孔连接,第二竖直同步带的另一端与第二竖直同步带固定
块固定连接;第三导向轮、第四导向轮、第五定位轮、第六定位轮、第七定位轮和第八定位轮嵌入第二立柱的轨道槽中;沿第二立柱高度方向,第三导向轮位于第四导向轮的上方,第三导向轮和第四导向轮均与第二立柱的轨道槽的底面接触,第五定位轮和第七定位轮分别与第二立柱的轨道槽的一个侧面接触,第六定位轮和第八定位轮分别与第二立柱的轨道槽的另一个侧面接触。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升降装置能够承载较大重量的料箱。升降装置结构紧凑、体积小,运动稳定性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料箱搬运机器人的升降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升降驱动电机、减速机、第一主动同步带轮、转轴、第一从动同步带轮、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一立柱固定座、第二立柱固定座、第一下同步带轮、第二下同步带轮、第一上同步带轮、第二上同步带轮、第一竖直同步带、第二竖直同步带、第一升降转接板、第一定位轮连接板、第一竖直同步带固定块、第一竖直同步带松紧调整块、第一顶丝安装块、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第一定位轮、第二定位轮、第三定位轮、第四定位轮、第一同步带轮安装架、第二同步带轮安装架、第二升降连接板、第二定位轮连接板、第二竖直同步带固定块、第二竖直同步带松紧调整块、第二顶丝安装块、第三导向轮、第四导向轮、第五定位轮、第六定位轮、第七定位轮和第八定位轮;所述减速机的输入端与升降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主动同步带轮与减速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第一立柱的下端与第二立柱的下端之间,所述第一从动同步带轮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从动同步带轮与第一主动同步带轮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所述第一立柱固定座与第一立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立柱固定座与第二立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下同步带轮与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下同步带轮与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同步带轮安装架与第一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同步带轮安装架与第二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上同步带轮与第一同步带轮安装架连接,所述第二上同步带轮与第二同步带轮安装架连接;所述第一竖直同步带连接于第一上同步带轮和第一下同步带轮之间,所述第二竖直同步带连接于第二上同步带轮和第二下同步带轮之间;所述第一立柱设有轨道槽和同步带容纳槽,所述第二立柱设有轨道槽和同步带容纳槽;所述第一竖直同步带位于第一立柱的同步带容纳槽中,所述第二竖直同步带位于第二立柱的同步带容纳槽中;所述第一升降转接板与第一定位轮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升降转接板与第一定位轮连接板之间的夹角是90
°
,所述第一升降转接板设有第一竖直同步带固定块安装槽、第一竖直同步带松紧调整块安装槽,所述第一竖直同步带松紧调整块安装槽的底部设有两个腰型孔,所述第一竖直同步带松紧调整块安装槽的两侧分别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竖直同步带固定块与第一竖直同步带固定块安装槽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直同步带松紧调整块的两侧分别设有定位凸出部,第一竖直同步带松紧调整块的顶面设有同步带连接孔,所述第一竖直同步带松紧调整块设有两个螺栓孔,所述第一竖直同步带松紧调整块的定位凸出部插入第一竖直同步带松紧调整块安装槽的两个限位槽中,用第一螺栓依次穿过第一竖直同步带松紧调整块的螺栓孔、第一竖直同步带松紧调整块安装槽的腰型孔,用第一螺母与第一螺栓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一顶丝安装块与第一升降转接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顶丝安装块设有第一顶丝孔,第一顶丝孔连接有第一顶丝,所述第一顶丝的端部与第一竖直同步带松紧调整块接触;所述第一导向轮通过支架与第一定位轮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士州姚玉峰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福睿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