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35343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基底的基准方向平行于第一晶向或第二晶向,图形化的掩模层沿第一晶向分布;对于notch不同晶向的基底,通过图形化的掩模层匹配设计,利用所述图形化的掩模层作为掩模对所述基底的表面进行湿法刻蚀工艺相结合,形成多个沟槽,在垂直于所述基底的截面上,所述沟槽的截面宽度从所述基底表面到所述基底内部逐渐减小,提高了半导体器件对光的吸收和转化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进一步缩小关键尺寸(CD),增加了设计的自由度。湿法刻蚀形成多个沟槽,避免了干法刻蚀损伤沟槽侧壁导致的暗电流增加,有效地改善暗电流。地改善暗电流。地改善暗电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集成电路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对于硅基的半导体器件(例如光电器件)而言,硅的表面反射率很高,如果对硅表面不进行任何处理,那么它对可见光的反射率可达40%以上,且对近红外光的反射率高达60%以上。晶体硅对光如此高的反射率,以至于采用晶体硅制备的相关光电器件的量子效率非常不理想,最终严重制约其光电产品的应用领域和使用性能。
[0003]光电类芯片应用的原理是材料对光的吸收。然而材料对光的吸收是有条件的。只有光波具有的能量大于禁带宽度,材料才能吸收光。从可见光到近红外光,晶体硅对光子的吸收效率是逐渐下降的,随着光波从可见光到近红外,硅对光子的吸收问题将变得越来越突出,且必须引起工程技术人员的关注和重视。通过增加硅的厚度可以提高材料对光子的吸收效率,但是硅厚度的增加将给半导体工艺带来非常巨大的挑战,其性价比不高。
[0004]人们常常在硅表面制备各种“绒面”结构,如金字塔阵列,这些结构可增加光在Si表面的反射次数,从而来增强硅表面对入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基底,所述基底的边缘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基底的中心与所述定位凹槽的连线为基准方向,所述基底表面内围绕所述中心周期性分布有属于不同晶向族的第一晶向和第二晶向,所述基准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晶向或所述第二晶向;在所述基底的表面形成图形化的掩膜层,所述图形化的掩膜层上的图案沿平行于所述第一晶向分布;利用所述图形化的掩模层作为掩模对所述基底的表面进行湿法刻蚀,形成多个沟槽,在垂直于所述基底的截面上,所述沟槽的截面宽度从所述基底表面到所述基底内部逐渐减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的表面为(100)晶面,所述第一晶向为<110>晶向族中的一个晶向,所述第二晶向为<100>晶向族中的一个晶向,所述(100)晶面内包括<110>晶向族中相互垂直的晶向一和晶向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形化的掩模层包括沿平行于所述晶向一间隔设置的第一组条形图案,和/或沿平行于所述晶向二间隔设置的第二组条形图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形化的硬掩模层包括所述第一组条形图案和所述第二组条形图案,且在所述第一组条形图案两侧设置所述第二组条形图案;或者在所述第二组条形图案两侧设置所述第一组条形图案。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形化的硬掩模层中所述第一组条形图案和所述第二组条形图案交叉呈网格状图案。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形化的硬掩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立亮杨帆胡胜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