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三层结构消防服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350568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消防服装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三层结构消防服及其生产方法,包括外层面料、中间层面料以及内层面料组成;所述中间层面料处于外层面料与内层面料之间;所述外层面料的材质主要为聚酰亚胺纤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三层结构消防服及其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消防服装
,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三层结构消防服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消防服装是保护活跃在火灾、爆炸、塌方、中毒等多种安全事故救援现场的消防第一线消防人员人身安全的必备装备之一。而火灾、爆炸、塌方、中毒等多种安全事故救援现场往往属于高温、高湿、强辐射热、噪音、有毒有害气体、油污、烟雾、灰尘、粉末等污渍种类共存的高危作业环境,故一线消防人员在执行救援任务的过程必然会沾染其作业环境的各类污渍。同时,作业人员在执行救援任务时,往往也需要完成装备搬运、水带拖拽、架梯登梯、火钩使用、破拆及搜寻、人员救护等一系列的高强度体力劳动,导致作业人员大量出汗,进一步加剧了污渍种类的复杂性。
[0003]由洗护研究理论可知:重复多次洗涤或不正确洗消、维护、保养消防服装,会造成衣物各项性能的显著下降。同时,消防服装因其使用环境极其危险、恶劣,其防护功能要求极高,用于服装的材料、加工工艺与附件的成本极高,导致国家每年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相关救援装备的生产与研发。
[0004]现有技术中,国内目前普遍使用的消防服多采用四层结构,使其具有整体厚重,透气性差,热湿舒适性有待改善;同时面料僵硬,耐热程度低,热防护能力也有待提高;服装结构设计不合理,不便于攀爬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三层结构消防服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国内目前普遍使用的消防服多采用四层结构,使其具有整体厚重,透气性差,热湿舒适性有待改善;同时面料僵硬,耐热程度低,热防护能力也有待提高;服装结构设计不合理,不便于攀爬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三层结构消防服及其生产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三层结构消防服,包括外层面料、中间层面料以及内层面料组成;所述中间层面料处于外层面料与内层面料之间;
[0007]所述外层面料的材质主要为聚酰亚胺纤维
‑‑
轶纶95织成的阻燃面料,且所述阻燃面料的外层涂覆有氟代聚硅氧烷疏水性粘合剂与TiO2纳米颗粒混合溶液;
[0008]所述中间层面料的材质主要为阻燃硅胶点、轶纶水刺基布以及PTFE膜组成的阻燃硅胶点复合面料结构;
[0009]所述内层面料的材质主要为相变微胶囊与腈纶混纺制备的喷丝织物。
[0010]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三层结构消防服的生产方法,该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S1:消防服面料的制备:具体为外层面料的制备、中间层面料的制备以及内层面料
的制备;
[0012]S2:通过对消防员救援现场经典动作的运动姿势、关节部位、受力点、接触形式以及心理需求的分析,明确消防服的设计要点以及款式要求;
[0013]S3:根据步骤S2的分析,将步骤S1制备的各层面料,按照所需制备服装的款式,裁剪为相应的衣片;
[0014]S4:将步骤S3获得的各层衣片,利用阻燃线和密封胶依次进行缝合,直至完成消防服装的生产制造。
[0015]优选的,所述S1中,外层面料的制备,即选用聚酰亚胺纤维
‑‑
轶纶95织成的阻燃面料作为基材,并将氟代聚硅氧烷疏水性粘合剂与TiO2纳米颗粒混合溶液涂覆在基材表面,制得外层面料。
[0016]优选的,所述S1中,中间层面料的制备,即选用阻燃硅胶点、轶纶水刺基布以及PTFE膜组成的阻燃硅胶点复合面料结构制得,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7]A1:聚酰亚胺纤维
‑‑
轶纶95水刺基布的制备;
[0018]A2:PTFE膜与轶纶水刺基布的复合;
[0019]A3:发泡硅胶点的形成。
[0020]优选的,所述A1中,聚酰亚胺纤维
‑‑
轶纶95水刺基布的制备即将聚酰亚胺纤维
‑‑
轶纶95的纤维原料经开松机进行开松混合,再由梳理机进行梳理,使纤维沿同一方向有序排列,接着经铺网机进行交叉铺网,形成布状基布,再由多个牵伸特定倍率牵伸拉长,然后进入水刺机多次加固,最后经烘干机多级烘干,即得到轶纶水刺基布。
[0021]优选的,所述A2中,PTFE膜与轶纶水刺基布的复合即通过油性胶复合机,将复合胶水通过原点辊转移到轶纶水刺基布上,再将PTFE膜置于上胶后的轶纶水刺基布上,一起送入橡胶辊,利用橡胶辊的压力将薄膜和轶纶水刺基布贴合在一起,然后通过圆辊加热使复合胶水中的溶剂挥发,最后在室温下放置24h,等复合胶水固化完全就得到复合基布。
[0022]优选的,所述A3中,发泡硅胶点的形成即采用圆网转移法将液体硅橡胶转移到复合基布上,具体为将配好的硅橡胶液体倒入浆桶中,再通过给浆泵将硅橡胶液体从浆桶中打进有分布孔眼的硅浆管中,液体在重力作用下从硅浆管流入圆网中,复合基布从圆网底部经过,圆网内部的刮刀就会将圆网孔中的点状液体硅胶转移到复合基布上。
[0023]优选的,所述S1中,内层面料的制备,即采用通过相变微胶囊混纺的纤维代替现有的普通阻燃棉面料,实现消防服装内部温度的自主调控。
[002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三层结构消防服及其生产方法,从面料材料层次组合方面对传统消防服装面料进行优化,通过减少衣物层数角度和表面涂敷超疏水性氟代聚硅氧烷/TiO2纳米混合物的方法,实现消防服装的自清洁和轻量化,同时,在聚酰亚胺(PI)纤维
‑‑
轶纶95水刺基布上附着硅胶点和支撑PTFE膜制备阻燃硅胶点复合面料取代传统的防水透湿层和隔热层两层面料,实现服装层数的减少,使得消防服具有更轻薄的外观、更高效的热防护性、更舒适的穿着性;此外通过对消防防护层的拒水整理形成超疏水界面,利用荷叶效应理论实现灰尘类污渍从表面清除,和利用光催化技术使有机类污渍化学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等小分子,进而实现消防服装表面污渍自清洁效果。
附图说明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7]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消防服装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面料制备
‑‑
圆网转移法过程示意图;
[0029]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胶点排列方式与实物示意简图;
[0030]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面料结构示意图;
[0031]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消防服制备流程图;
[0032]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外层
‑‑
阻燃防护层自清洁功能实现原理图;
[0033]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内层

舒适层实现原理图;
[0034]图中:1、外层面料;2、中间层面料;3、内层面料;4、浆桶;5、给浆泵;6、刮浆管;7、挡板;8、夹具;9刮刀;10、网眼;11、复合基布。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三层结构消防服,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面料(1)、中间层面料(2)以及内层面料(3)组成;所述中间层面料(2)处于外层面料(1)与内层面料(3)之间;所述外层面料(1)的材质主要为聚酰亚胺纤维
‑‑
轶纶95织成的阻燃面料,且所述阻燃面料的外层涂覆有氟代聚硅氧烷疏水性粘合剂与TiO2纳米颗粒混合溶液;所述中间层面料(2)的材质主要为阻燃硅胶点、轶纶水刺基布以及PTFE膜组成的阻燃硅胶点复合面料结构;所述内层面料(3)的材质主要为相变微胶囊与腈纶混纺制备的喷丝织物。2.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三层结构消防服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消防服面料的制备:具体为外层面料的制备、中间层面料的制备以及内层面料的制备;S2:通过对消防员救援现场经典动作的运动姿势、关节部位、受力点、接触形式以及心理需求的分析,明确消防服的设计要点以及款式要求;S3:根据步骤S2的分析,将步骤S1制备的各层面料,按照所需制备服装的款式,裁剪为相应的衣片;S4:将步骤S3获得的各层衣片,利用阻燃线和密封胶依次进行缝合,直至完成消防服装的生产制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三层结构消防服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外层面料的制备,即选用聚酰亚胺纤维
‑‑
轶纶95织成的阻燃面料作为基材,并将氟代聚硅氧烷疏水性粘合剂与TiO2纳米颗粒混合溶液涂覆在基材表面,制得外层面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三层结构消防服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中间层面料的制备,即选用阻燃硅胶点、轶纶水刺基布以及PTFE膜组成的阻燃硅胶点复合面料结构制得,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1:聚酰亚胺纤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玉辉苏兆伟袁惠芬王宗乾王鹏张瑾王志恒唐欣吴开明张海燕许仲童佘敏楚楚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