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色铝塑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35031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变色铝塑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可变色铝塑膜包括铝箔层,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铝箔层的上表面依次叠设胶层、保护层,所述铝箔层的下表面叠设聚丙烯膜层,所述保护层的非处理面设置变色层,所述变色层会根据温度的变化显示不同的颜色。由于该变色层位于保护层的非处理面可最大限度降低形成变色层的感温材料对铝塑膜复合过程的影响,还可降低铝塑膜复合过程影响变色层的性能,提高可变色铝塑膜的变色效果及寿命,将该可变色铝塑膜用于锂电池生产时,可以通过铝塑膜外观颜色变化,探测温度异常的电池,提前探测异常可有效降低风险,提高生产安全。提高生产安全。提高生产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色铝塑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塑复合膜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变色铝塑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铝塑复合膜(以下简称铝塑膜)由外层的尼龙保护层、中间的铝层以及内层的聚丙烯膜(CPP层)组成。铝塑膜是软包装锂电池电芯封装的关键材料,单片电池组装后用铝塑膜密封形成电池,铝塑膜起到保护内容物的作用;相较于钢壳、铝壳或塑料壳等包装材料,铝塑膜具备质量轻、厚度薄、外形设计灵活等优势,铝塑膜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的锂电池中。尽管锂电池有诸多优点,但是也伴随着一些安全问题,比如电池爆炸、起火等现象。铝塑膜作为电池的外包装,如果可以通过铝塑膜颜色变化显示电池温度范围,可以提前探测异常,可有效降低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可变色铝塑膜,用于锂电池生产时,可以通过铝塑膜外观颜色变化,探测温度异常的电池,提前探测异常可有效降低风险,提高生产安全。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可变色铝塑膜的制备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是提供该可变色铝塑膜在锂电池中的应用。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变色铝塑膜,包括铝箔层,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铝箔层的上表面依次叠设胶层、保护层,所述铝箔层的下表面叠设聚丙烯膜层,所述保护层的非处理面设置变色层,所述变色层会根据温度的变化显示不同的颜色。
[0007]较佳地,所述变色层的厚度为0.5

5μm。r/>[0008]较佳地,所述变色层选用不可逆感温变色材料制得。
[0009]较佳地,所述变色层选用感温粉和无色透明油墨的混合物。
[0010]较佳地,所述无色透明油墨选用油性油墨。
[0011]较佳地,所述保护层选自尼龙膜、PET膜或尼龙膜和PET膜组合。
[0012]相应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可变色铝塑膜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0013]提供铝箔,所述铝箔具有哑面和亮面,对该哑面和亮面均进行预处理;
[0014]提供聚丙烯膜,将所述聚丙烯膜与所述铝箔的亮面复合;
[0015]提供保护层,将所述保护层与所述铝箔的哑面复合;
[0016]提供变色层,将变色层设置在所述保护层的非处理面。
[0017]较佳地,将感温粉按一定浓度溶解于无色透明油墨中,涂布在所述保护层的非处理面形成所述变色层。
[0018]较佳地,涂布方式选自喷涂、凹版印刷、挤涂中的任一种。
[0019]较佳地,涂布前对所述保护层的非处理面进行电晕处理。
[0020]相应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该可变色铝塑膜在锂电池中的应用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变色铝塑膜,在保护层的非处理面设置变色层,所述变色层会根据温度的变化显示不同的颜色,由于该变色层位于保护层的非处理面可最大限度降低形成变色层的感温材料对铝塑膜复合过程的影响,还可降低铝塑膜复合过程影响变色层的性能,提高可变色铝塑膜的变色效果及寿命,将该可变色铝塑膜用于锂电池生产时,可以通过铝塑膜外观颜色变化,探测温度异常的电池,提前探测异常可有效降低风险,提高生产安全。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可变色铝塑膜的结构示意图
[0023]符号说明:
[0024]铝箔层10,胶层30,保护层50,聚丙烯膜层70,变色层90。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限制。
[0026]请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变色铝塑膜,包括铝箔层10,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铝箔层10的上表面依次叠设胶层30、保护层50,铝箔层10的下表面叠设聚丙烯膜层70,保护层50的非处理面设置变色层90,变色层90会根据温度的变化显示不同的颜色。由于该变色层90位于保护层50的非处理面,可最大限度降低形成变色层90的感温材料对铝塑膜复合过程的影响,还可降低铝塑膜复合过程对变色层90性能的影响,提高可变色铝塑膜的变色效果及延长其寿命,将该可变色铝塑膜用于锂电池生产时,可通过铝塑膜外观颜色变化,探测温度异常的电池,提前探测异常可有效降低风险,提高生产安全。
[0027]在上述优选地实施例中,变色层90的厚度为0.5

5μm,比如变色层90的厚度可为0.5μm、1μm、1.5μm、2μm、2.5μm、3μm、3.5μm、4μm、4.5μm、5μm,优选地,变色层90的厚度为1

3μm。
[0028]在上述优选地实施例中,变色层90选用不可逆感温变色材料制得,长效显示电池生产过程中温度异常电池的温度范围。进一步地,变色层90选用感温粉和无色透明油墨的混合物,将感温粉溶解在无色透明油墨中以提高感温变色的效果,优选地,无色透明油墨选用油性油墨,可扩大感温的范围,且变色清晰。
[0029]在上述优选地实施例中,保护层50选自尼龙膜、PET膜或尼龙膜和PET膜组合。也就是说,保护层50单独采用尼龙膜或采用PET膜,也可以采用尼龙膜和PET膜复合得到的复合膜。值得一提的是,可以是将尼龙膜和PET膜的制备原料混合,然后注塑或挤出得到复合膜(即保护层50),也可以是尼龙膜叠设在PET膜上表面形成复合膜,还可以是PET膜叠设在尼龙膜上表面形成复合膜,优选地,保护层50为尼龙膜叠设在PET膜上,这能够提高保护层50的强度。需要理解的是,保护层50的非处理面是指远离铝箔层10的一面,故而,保护层50和铝箔层10的复合不会影响变色层90的变色性能,也可降低形成变色层90的感温材料对铝塑膜复合过程的影响,比如会影响其附着力。
[003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可变色铝塑膜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0031]提供铝箔,铝箔具有哑面和亮面,对该哑面和亮面均进行预处理;
[0032]提供聚丙烯膜,将聚丙烯膜与铝箔的亮面复合;
[0033]提供保护层50,将保护层50与铝箔的哑面复合;
[0034]提供变色层90,将变色层90设置在保护层50的非处理面。
[0035]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对该哑面和亮面均进行预处理,优选依次进行碱洗、钝化和烘干。当然还可以是,依次进行酸洗、钝化和烘干。
[0036]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在铝箔的哑面涂覆聚氨酯胶形成胶层30,保护层50与铝箔复合后进入烘箱固化,采用聚氨酯胶较丙烯酸胶能够提高铝箔与保护层50之间的附着力。
[003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聚丙烯膜与铝箔采用热法复合,具体地,聚丙烯膜选用热法酸改性聚丙烯膜,将聚丙烯膜与铝箔在160℃以上复合,提高耐腐蚀性。
[003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将感温粉按一定浓度溶解于无色透明油墨中,涂布在保护层50的非处理面形成变色层90,该浓度根据需要设定,在此不进行限制,优选地,无色透明油墨选用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色铝塑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铝箔层,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铝箔层的上表面依次叠设胶层、保护层,所述铝箔层的下表面叠设聚丙烯膜层,所述保护层的非处理面设置变色层,所述变色层会根据温度的变化显示不同的颜色。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色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层的厚度为0.5

5μ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色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层选用不可逆感温变色材料制得。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色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层选用感温粉和无色透明油墨的混合物。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色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色透明油墨选用油性油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色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选自尼龙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慧慧戴平翔戴晓兵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盛纬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