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静电的纳米过滤材料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34537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三种包括不同层结构的抗静电的纳米过滤材料:第一种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过滤层(1)、导电层(2)、支撑层(3)、第二过滤层(4)和阻燃无纺布层(5);第二种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过滤层(1)、导电层(2)和阻燃无纺布层(5);第三种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过滤层(1)、导电层(2)、支撑层(3)和阻燃无纺布层(5)。通过多层材料的组合设置,保证能够更好的实现材料的过滤效果,在结构上采用过滤层与导电丝复合后再与阻燃材料复合,在提高抗静电效果的同时,同时也实现了高过滤效率与阻燃的效果。通过测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过滤材料的电阻值可降至103Ω以下,大大提高抗静电效率。大大提高抗静电效率。大大提高抗静电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静电的纳米过滤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过滤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抗静电的纳米过滤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纳米过滤材料在多个行业均有广泛应用,但是普通的过滤材料容易产生静电作用,并且在过滤时,过滤材料与粉尘的接触摩擦也容易产生静电荷,在干燥的空气中更容易产生静电作用。在易燃易爆环境(粉尘浓度较高的易燃易爆环境)中,过滤材料引发静电可能会产生火花,引起火灾、产生粉尘爆炸,因此在这种环境下使用的过滤材料对抗静电性能的要求较高。常规防静电的材料多借助材料表面的碳纤维等导电层进行防静电,但该材料存在反吹效果差、风阻上升快,使用周期短等缺陷;常规的PTFE过滤材料具有过滤效率高、可反吹的特性,可多次重复使用,但是又存在不防静电、不阻燃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抗静电效果优异、过滤效率高、阻燃的纳米过滤材料。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三种包括不同层结构的抗静电的纳米过滤材料: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抗静电的纳米过滤材料,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过滤层、导电层、支撑层、第二过滤层和阻燃无纺布层。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抗静电的纳米过滤材料,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过滤层、导电层和阻燃无纺布层。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抗静电的纳米过滤材料,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过滤层、导电层、支撑层和阻燃无纺布层。
[0008]在上述三种抗静电的纳米过滤材料中,所述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采用PTFE膜过滤层,优选所述PTFE膜的过滤等级为F9

U16,最低过滤效率为85%

99.99995%。
[0009]在上述三种抗静电的纳米过滤材料中,所述导电层的导电线为金属线、碳纤维线、导电化处理的涤纶线或导电化处理的棉线,或者包括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丝线。
[0010]在上述三种抗静电的纳米过滤材料中,所述支撑层为无纺布层或网格布层,优选透气量>300L/m2
·
s的无纺布或网格布;
[0011]优选支撑层采用热风无纺布、纺粘无纺布、针刺无纺布、玻纤网格布中的一种。
[0012]在上述三种抗静电的纳米过滤材料中,所述阻燃无纺布层的阻燃性能符合GB2408中HB级材料要求,优选为阻燃浸渍无纺布或者阻燃热轧无纺布。
[0013]上述第一种抗静电的纳米过滤材料的生产方法:先将支撑层、第二过滤层进行复合,再与第一过滤层、导电层同时复合,最后与阻燃无纺布层进行复合;
[0014]优选所述复合方式为胶复合、热复合或超声复合;
[0015]进一步优选所述热复合或胶复合的温度为100

250℃,复合压力为0.2

0.8Mpa。
[0016]上述第二种抗静电的纳米过滤材料的生产方法:将第一过滤层、导电层和阻燃无纺布层同时复合成型;
[0017]优选所述复合方式为胶复合、热复合或超声复合;
[0018]进一步优选所述热复合或胶复合的温度为100

250℃,复合压力为0.2

0.8Mpa。
[0019]上述第三种抗静电的纳米过滤材料的生产方法:将第一过滤层、导电层、支撑层同时复合,再与阻燃无纺布层进行复合;
[0020]优选所述复合方式为胶复合、热复合或超声复合;
[0021]进一步优选所述热复合或胶复合的温度为100

250℃,复合压力为0.2

0.8Mpa。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本专利技术产品结合了常规防静电材料和常规PTFE过滤材料两者的优势,既具有高效的过滤效率、防静电、阻燃特性,同时又具备可脉冲反吹的特性,清灰性好,可多次重复使用。并且抗静电滤材的过滤效率相对传统的机械过滤更高,可以更好的吸附超微粉尘。
[0024]通过多层材料的组合设置,保证能够更好的实现材料的过滤效果,在结构上采用过滤层与导电丝复合后再与阻燃材料复合,在提高抗静电效果的同时,同时也实现了高过滤效率与阻燃的效果。通过测试,本专利技术的过滤材料的电阻值可降至104Ω,甚至达到103Ω以下,大大提高了抗静电效率。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抗静电的纳米过滤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抗静电的纳米过滤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抗静电的纳米过滤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专利技术。
[0029]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使用的化学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领域常规化学试剂和材料,均可通过商购获得。
[0030]如图1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抗静电的纳米过滤材料,由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过滤层1、导电丝层2、无纺布层3、第二过滤层4、浸渍无纺布层5组成。
[0031]如图2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抗静电的纳米过滤材料,由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过滤层1、导电层2和阻燃无纺布层5组成。
[0032]如图3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抗静电的纳米过滤材料,由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过滤层1、导电层2、支撑层3和阻燃无纺布层5组成。
[0033]上述的3种抗静电的纳米过滤材料中:
[0034]涉及到的第一过滤层1和第二过滤层4采用PTFE膜过滤层,选择PTFE膜的过滤等级为F9

U16,最低过滤效率为85%

99.99995%。
[0035]导电层2是的导电线为金属线、碳纤维线、导电化处理的涤纶线或导电化处理的棉线,或者包括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丝线。
[0036]支撑层3为无纺布层或网格布层,优选透气量>300L/m2
·
s的无纺布或网格布;优选支撑层3采用热风无纺布、纺粘无纺布、针刺无纺布、玻纤网格布中的一种。
[0037]阻燃无纺布层5的阻燃性能符合GB2408中HB级材料要求,优选为阻燃浸渍无纺布或者阻燃热轧无纺布。
[0038]如图1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抗静电的纳米过滤材料的生产方法为:先将支撑层3、第二过滤层4进行复合,再与第一过滤层1、导电层2同时复合,最后与阻燃无纺布层5进行复合。
[0039]如图2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抗静电的纳米过滤材料的生产方法为:将第一过滤层1、导电层2和阻燃无纺布层5同时复合成型。
[0040]如图3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抗静电的纳米过滤材料的生产方法为:将第一过滤层1、导电层2、支撑层3同时复合,再与阻燃无纺布层5进行复合。
[0041]在上述的三种生产方法中,复合方式可选择胶复合、热复合或超声复合;热复合或胶复合的温度为100

250℃,复合压力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静电的纳米过滤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过滤层(1)、导电层(2)、支撑层(3)、第二过滤层(4)和阻燃无纺布层(5)。2.一种抗静电的纳米过滤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过滤层(1)、导电层(2)和阻燃无纺布层(5)。3.一种抗静电的纳米过滤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过滤层(1)、导电层(2)、支撑层(3)和阻燃无纺布层(5)。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抗静电的纳米过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层(1)、第二过滤层(4)采用PTFE膜过滤层,优选所述PTFE膜的过滤等级为F9

U16,最低过滤效率为85%

99.99995%。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抗静电的纳米过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2)的导电线为金属线、碳纤维线、导电化处理的涤纶线或导电化处理的棉线,或者包括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丝线。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抗静电的纳米过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3)为无纺布层或网格布层,优选透气量>300L/m2
·
s的无纺布或网格布;优选支撑层(3)采用热风无纺布、纺粘无纺布、针刺无纺布、玻纤网格布中的一种。7.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抗静电的纳米过滤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彤王之浩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宝曼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