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隔性层积体、具备该阻隔性层积体的热封性层积体和具备该热封性层积体的包装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4353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33
[课题]提供一种阻隔性层积体,其具备与蒸镀膜的层间密合性优异的多层基材,并具有高的气体阻隔性。[解决手段]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阻隔性层积体的特征在于,其具备多层基材和蒸镀膜,上述多层基材至少具备聚丙烯树脂层和表面涂层,上述聚丙烯树脂层实施了拉伸处理,并且,上述表面涂层包含具有极性基团的树脂材料,上述蒸镀膜由无机氧化物构成。由无机氧化物构成。由无机氧化物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阻隔性层积体、具备该阻隔性层积体的热封性层积体和具备该热封性层积体的包装容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阻隔性层积体、具备该阻隔性层积体的热封性层积体和具备该热封性层积体的包装容器。

技术介绍

[0002]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构成的膜(下文中也称为聚酯膜)的机械特性、化学稳定性、耐热性和透明性优异,并且价格低廉。因此,以往,聚酯膜被用作构成包装容器的制作中所用的层积体的基材。
[0003]根据填充到包装容器中的内容物的不同,要求包装容器具有高的氧阻隔性和水蒸气阻隔性等气体阻隔性。为了满足该要求,包装容器广泛进行了下述操作:在聚酯膜表面形成包含氧化铝、二氧化硅等的蒸镀膜(专利文献1)。
[0004]近年来,正在摸索代替聚酯膜的树脂材料,正在研究将聚烯烃膜、特别是聚丙烯膜应用于基材。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

05322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9]本专利技术人研究了使用聚丙烯的拉伸膜(下文中也称为拉伸聚丙烯膜)来代替现有的聚酯膜基材。研究的结果,本专利技术人发现了下述新的课题:即便在拉伸聚丙烯膜的表面形成蒸镀膜,也无法得到令人满意的气体阻隔性。
[0010]并且,本专利技术人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使用了在该拉伸聚丙烯膜设有蒸镀膜的层积膜的包装容器中,发生了在使用聚酯膜基材的现有层积膜中未发现的特有现象,即,在拉伸聚丙烯膜与蒸镀膜的层间发生了剥离,并发现该现象使气体阻隔性不充分。
[0011]另外,本专利技术人发现,通过在拉伸聚丙烯膜表面设置包含具有极性基团的树脂材料的表面涂层,形成于该表面涂层上的蒸镀膜的密合性得到改善,并且气体阻隔性也提高。
[0012]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上述发现而进行的,其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阻隔性层积体,该阻隔性层积体具备与蒸镀膜的层间密合性优异的多层基材,并具有高的气体阻隔性。
[001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该阻隔性层积体的热封性层积体。
[001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该热封性层积体的包装容器。
[0015]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6]本专利技术的阻隔性层积体的特征在于,其具备多层基材和蒸镀膜,
[0017]上述多层基材至少具备聚丙烯树脂层和表面涂层,
[0018]上述聚丙烯树脂层实施了拉伸处理,
[0019]并且,上述表面涂层包含具有极性基团的树脂材料,
[0020]上述蒸镀膜由无机氧化物构成。
[0021]上述阻隔性层积体可以在蒸镀膜上进一步具备阻隔涂层。
[0022]上述阻隔性层积体为具备多层基材、蒸镀膜和阻隔涂层的阻隔性层积体,
[0023]上述阻隔性层积体在上述蒸镀膜上具备阻隔涂层,
[0024]上述多层基材至少具备聚丙烯树脂层和表面涂层,
[0025]上述聚丙烯树脂层实施了拉伸处理,
[0026]上述表面涂层包含具有极性基团的树脂材料,
[0027]上述蒸镀膜由无机氧化物构成,
[0028]对于上述阻隔涂层的表面而言,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XPS)测定的硅原子与碳原子之比(Si/C)可以为1.60以下。
[0029]上述阻隔性层积体中,表面涂层的厚度相对于多层基材的总厚度的比例可以为0.08%以上20%以下。
[0030]上述阻隔性层积体中,表面涂层的厚度可以为0.02μm以上10μm以下。
[0031]上述阻隔性层积体中,树脂材料可以为选自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EVOH)、聚乙烯醇(PVA)、聚酯、聚乙烯亚胺、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尼龙6、尼龙6,6、MXD尼龙、无定形尼龙和聚氨酯中的一种以上的树脂材料。
[0032]上述阻隔性层积体中,表面涂层可以为使用水系乳液或溶剂系乳液形成的层。
[0033]上述阻隔性层积体可以用于包装容器用途。
[0034]上述阻隔性层积体中,无机氧化物可以为二氧化硅、碳氧化硅或氧化铝。
[0035]本专利技术的热封性层积体的特征在于,其具备上述阻隔性层积体和密封层。
[0036]上述热封性层积体中,密封层由与聚丙烯树脂层相同的材料构成,相同的材料为聚丙烯。
[0037]本专利技术的包装容器的特征在于,其具备上述热封性层积体。
[0038]专利技术的效果
[0039]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一种聚丙烯膜与蒸镀膜的层间密合性优异、能够制作具有高层压强度的包装容器、具有高气体阻隔性的阻隔性层积体。
[0040]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一种具备该阻隔性层积体的热封性层积体。
[0041]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一种具备该热封性层积体的包装容器。
附图说明
[0042]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阻隔性层积体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截面图。
[0043]图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阻隔性层积体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截面图。
[0044]图3是示出蒸镀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截面图。
[0045]图4是示出蒸镀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截面图。
[0046]图5是示出蒸镀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截面图。
[0047]图6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热封性层积体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截面图。
[0048]图7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热封性层积体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截面图。
[0049]图8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包装容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0050]图9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包装容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0051]图10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包装容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0052]图11是示出层压强度的测定方法的一例的示意图。
[0053]图12是示出层压强度的测定方法的一例的示意图。
[0054]图13是示出拉伸应力相对于为了测定层压强度而拉伸多层基材侧和密封层侧的一对夹具之间的间隔的变化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5](阻隔性层积体)
[0056]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阻隔性层积体10具备多层基材11和蒸镀膜12,该多层基材11至少具备聚丙烯树脂层13和表面涂层14。
[005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图2如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阻隔性层积体10在蒸镀膜12上进一步具备阻隔涂层15。
[0058]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阻隔性层积体所具备的各层进行说明。
[0059]阻隔性层积体的雾度值优选为20%以下、更优选为5%以下。由此,能够提高阻隔性层积体的透明性。
[0060]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阻隔性层积体的雾度值依照JIS K 7105:1981利用雾度计(株式会社村上色彩技术研究所)进行测定。
[0061](多层基材)
[0062]多层基材具备聚丙烯树脂层和表面涂层。
[0063](聚丙烯树脂层)...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阻隔性层积体,其为具备多层基材、蒸镀膜和设置于所述蒸镀膜上的阻隔涂层的阻隔性层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基材至少具备聚丙烯树脂层和表面涂层,所述聚丙烯树脂层实施了拉伸处理,所述表面涂层包含具有极性基团的树脂材料,所述蒸镀膜由无机氧化物构成,所述阻隔涂层为气体阻隔性涂布膜,对于所述气体阻隔性涂布膜的表面而言,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XPS测定的硅原子与碳原子之比Si/C为1.60以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隔性层积体,其中,所述表面涂层的厚度相对于所述多层基材的总厚度的比例为0.08%以上20%以下。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阻隔性层积体,其中,所述表面涂层的厚度为0.02μm以上10μm以下。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阻隔性层积体,其中,所述树脂材料为选自乙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刚奥村昌平古谷俊辅高桥秀明
申请(专利权)人: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