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体香菇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3564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体香菇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料棒;S2、料棒接种;S3、菌棒培养;S4、菌棒出菇;S5、成品入库冷藏。采用该工艺每批菌棒的出菇数量和品质可达到活体香菇要求的比例达到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体香菇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活体香菇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香菇作为一种健康的食品,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食用菌,其含有多种维生素、多种氨基酸和矿物质,对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机体适应力有很大作用,还具有延缓衰老、降血压、降血脂等功效。
[0003]现有香菇产品的模式为:香菇在菌棒成熟后进行采摘,配送市场鲜菇销售。活体香菇是本申请独有的国内首创的食用菌种植、消费模式,成熟后的菇体不采摘,连带培养基(菌棒)一起直接配送至餐桌,香菇在被消费者食用之前一直保持鲜活的生长状态,最大限度的保存的香菇的新鲜度,客户既能享受到健康鲜美的菌菇,又能享受边采边吃的独特体验。
[0004]活体香菇要求香菇长满整个菌棒,只出一茬,出菇数量多,每个标准尺寸的菌棒(长度21cm,直径9.7cm)出菇个数达30朵以上,菇体均匀分布整个菌棒,把菌棒表面全部覆盖,覆盖面达90%以上,菇型圆整厚实,无畸形菇。采用现有工艺生产的香菇,由于每个菌棒要出2-4茬菇,因此每个菌棒出菇数量需要进行控制,每个标准尺寸的菌棒出菇个数为15个左右,传统工艺生产出菇个数达不到活体香菇要求,不能均匀覆盖整个菌棒,菇质又薄又小,品质差,菇盖运输时易碎易掉落。因此,现有香菇生产工艺无法满足活体香菇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活体香菇生产工艺,每批菌棒的出菇数量和品质可达到活体香菇要求的比例达到80-90%,每个标准尺寸的菌棒出菇个数达30朵以上,菇型圆整无畸形,且均匀分布在菌棒表面,不出现明显空缺,覆盖菌棒面积达90%以上。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活体香菇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制备料棒:
[0009]1)培养料的配置:将重量份为70-80份的木屑,15-25份的麸皮、0.5-2份的石膏进行搅拌混合5-10min,然后加入水,继续搅拌20-30min后,制成活体香菇的培养料,培养料的含水量为55-65wt%;
[0010]2)装袋:将制成的培养料装入菌袋,得到料棒;
[0011]3)灭菌:将料棒转入至高温灭菌器内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0012]S2、料棒接种:
[0013]1)接种前准备:提前准备菌种和接种工具;
[0014]2)打穴接种:使用打孔器在料棒上进行限位打穴,采用无菌接种操作方法将香菇菌种接种至料棒上的菌穴内;
[0015]3)菌棒包膜:在无尘室内,将接种后的菌棒与盛放的塑料框采用塑料膜包裹密封在一起,确保菌棒与外界空气隔离,防止感染杂菌;
[0016]S3、菌棒培养:
[0017]1)一次培养:将接种后的菌棒转移至培养室内,在培养温度为15-20℃条件下,进行发菌培养15-18天,前期因为菌种刚接入培养基,前期萌发定植较慢,杂菌比较容易侵害培养基,因此采取15-20℃培养,此温度条件下,比较适宜香菇菌丝生长,其它种类的杂菌生长较慢,香菇菌丝易形成生长优势;
[0018]2)二次培养:将菌棒脱去包裹的塑料膜,并在培养温度为20-24℃条件下继续培养,培养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2000-2500ppm,直至菌棒上菌丝长满菌袋;
[0019]3)菌棒转色:开启白光灯带,每天光照10-12h,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3000-4000ppm,刺激菌棒表面出现瘤状物,菌棒表面全部起瘤后,进行刺孔增氧,用直径3mm钢钉制成钉板,每个菌棒表面均匀分布刺18个孔,促进转色,刺孔后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2000-2500ppm,待菌棒全部完成转色,即可进行出菇管理;
[0020]菌棒培养过程中菌棒表面起瘤状态好坏直接影响后期出菇密度,起瘤越均匀,面积越多,后期出菇越密越均匀,通过采用白光灯带给菌棒以均匀的光照刺激,并控制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3000-4000ppm,可以起到较好的起瘤促进作用;
[0021]S4、菌棒出菇:对菌棒进行催蕾出菇;
[0022]S5、成品入库冷藏:将合格的成品活体香菇菌棒转运到0-3℃冷库内保藏。
[0023]其中,所述步骤S4中,菌棒出菇的具体操作步骤为:
[0024]1)低温刺激:将成熟的菌棒放入0-3℃冷库,进行低温刺激20-24h;
[0025]2)补水:低温刺激后的菌棒进行快速补水,补水后菌棒重量达到1公斤左右,菌棒含水量不足,表面干燥影响产量和出菇密度;
[0026]3)振动刺激:使用柔软的塑料拍对菌棒进行拍打,拍打8-12下,适当的振动刺激可以大大提高菌棒产生菇蕾的数量,让菌棒周身全部长满香菇,提高成品率;
[0027]4)上架脱袋:将菌棒表层菌袋脱去,摆放至菇房出菇层架上;
[0028]5)出菇管理:菇房温度控制在16-20℃,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1500-2000ppm,使用白光灯带光照每天10-12h,菇蕾出来之前空气湿度保持在90%-95%,菇蕾长出之后空气湿度保持在80%-85%。
[0029]菌棒出菇过程中催蕾工艺非常关键,前期菌棒培养成熟后,催蕾技术对菌棒出菇密度有直接影响,采取低温、补水、振动均可有效刺激菌棒产生更多的菇蕾,提高菌棒的出菇数量,进而提高成品率。
[0030]其中,所述步骤S1中,对料棒进行高温灭菌处理过程如下:3h内将高温灭菌器内温度升至98-100℃度,保持20-30分钟,随后升温至104-106℃,保持20-30分钟,再升温至110-112℃保持5-7h,停火闷置10-16h。
[0031]其中,所述步骤S3中,在对菌棒进行一次培养过程中,培养室采用初中效过滤通风系统,并使用臭氧对培养室进行消毒处理。
[0032]菌棒培养过程中感染率的控制主要在两方面:
[0033]一方面,对接种后的菌棒进行包膜,刚接种的菌棒,前期菌丝为定植,接种处洞穴有缝隙,外界杂菌易通过此缝隙入侵培养基,导致感染,链孢霉、绿霉等杂菌生长速度比香
菇菌丝快,只需2-3天即可爆发,因此前期防感染措施非常关键,通过将接种后的菌棒与塑料框一起用塑料膜在无菌条件下包裹起来,可有效防止空气中杂菌入侵菌棒导致感染,塑料膜上有肉眼难以看清的微孔可微透气,菌棒前期1-15天内菌丝刚萌发,菌丝量(生物量)很少,薄膜内的空气已足够前期菌丝生长,待菌丝定植后有较强抗杂能力,接种口也被菌丝封严,15天后去掉薄膜进入二次培养时基本不会感染。采用此措施后成品率可由原来的95%提高到98%,高温季节杂菌活跃,传统生产方式高温季节感染率可高达10%-20%,采用此措施可保持成品率的稳定,不受气候及外界环境影响。
[0034]另一方面,一次培养过程中,使用初中效过滤通风系统净化培养室内空气,减少室内杂菌,减少感染,使用臭氧对培养室进行消毒处理,菌棒培养空间达到相对无菌状态。
[0035]其中,所述步骤S1中,培养料中木屑的颗粒度直径为7-9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体香菇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料棒:1)培养料的配置:将重量份为70-80份的木屑,15-25份的麸皮、0.5-2份的石膏进行搅拌混合5-10min,然后加入水,继续搅拌20-30min后,制成活体香菇的培养料,培养料的含水量为55-65wt%;2)装袋:将制成的培养料装入菌袋,得到料棒;3)灭菌:将料棒转入至高温灭菌器内进行高温灭菌处理;S2、料棒接种:1)接种前准备:提前准备菌种和接种工具;2)打穴接种:使用打孔器在料棒上进行限位打穴,采用无菌接种操作方法将香菇菌种接种至料棒上的菌穴内;3)菌棒包膜:在无尘室内,将接种后的菌棒与盛放的塑料框采用塑料膜包裹密封在一起;S3、菌棒培养:1)一次培养:将接种后的菌棒转移至培养室内,在培养温度为15-20℃条件下,进行发菌培养15-18天;2)二次培养:将菌棒脱去包裹的塑料膜,并在培养温度为20-24℃条件下继续培养,培养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2000-2500ppm,直至菌棒上菌丝长满菌袋;3)菌棒转色:开启白光灯带,每天光照10-12h,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3000-4000ppm,刺激菌棒表面出现瘤状物,菌棒表面全部起瘤后,进行刺孔增氧,促进转色,待菌棒全部完成转色,即可进行出菇管理;S4、菌棒出菇:对菌棒进行催蕾出菇;S5、成品入库冷藏:将合格的成品活体香菇菌棒转运到0-3℃冷库内保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体香菇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菌棒出菇的具体操作步骤为:1)低温刺激:将成熟的菌棒放入0-3℃冷库,进行低温刺激20-24h;2)补水:低温刺激后的菌棒进行快速补水;3)振动刺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长儿廖志敏苏慧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彭世菇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